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话     
《中装》:崔总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杂志的采访,先谈谈最近在做哪些项目吧。崔彤:从去年开始我们的项目越来越多.虽然金融危机在不断蔓延,但是对我们的影响不大。我今年手上有将近45万平方米的设计面积.所以在今年有一半时间是做项目的施工图。  相似文献   

2.
对话     
正邵唯晏竹工凡木设计研究室设计总监来自北京的读者提问:邵唯晏先生您好,我也是一名80后,很喜欢您的设计作品。当下民宿正热,有人说这折射出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东方美学的新追求。知道您设计了民宿项目——上山回家旅舍,请问在这个作品中您试图表达怎样的设计理想?您又是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民宿热这一现象?台湾民宿源于西方,早期西方国家民宿的出现是因为当时农家都拥有比较大的房子留有空闲,为了增加收入,所以大多数原宿民会把自家空闲的房子租出去,形成一个普遍现象,久而久之逐渐演变,形成西  相似文献   

3.
对话     
《Planning》2015,(6)
<正>来自北京的读者提问:罗灵杰先生、龙慧祺小姐你们好,我是一名设计专业在校生,我看过两位的许多作品,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在设计中运用多种色彩、材料进行搭配,创意随处可见。我想问下,两位是如何达到空间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艺术效果?我们的设计一向都着重独特性和实用性,不想被一些功能性或者实际性的因素绑住。因此我们都是以概念为先,当然我们一定会兼顾创意及功能性的搭配,例如在设计戏院的时候,要兼顾影厅  相似文献   

4.
对话     
《中装》:您从小就对建筑设计感兴趣吗?您是何时决定真正要成为一名建筑师的?Joost Ector: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并且常常画很多建筑的图画。此外,我还非常喜欢阅读,我会把书中提到的房子和城堡画出来。在我十岁那年,我的父母为我们家建了一座新房子当时我常常会跑去工地观察盖房子的过程。六年后,当我的父母决定要盖另一所房子时,我参与了房子的设计。此后,成为一名建筑师也就成为了我顺理成章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对话     
《中装》:你们是在什么时候考虑成立自己的事务所的?Jean&Martin:事实上,在1999年我们曾考虑开始合作。我们开始一起参与国际性设计比赛,当时我们在不同的事务所工作,但我们都对建筑或者说国际性建筑设计竞赛很感兴趣。1999年,我们决定辞了各自的工作,开始成立我们自己的事务所。  相似文献   

6.
对话     
《现代装饰》2013,(6):19-19
一直以来,经常有读者联系我们,或对某个作品感兴趣希望了解某个设计细节,或想要通过我们与某个设计师进行沟通,等等。自从信息化时代铺天盖地而来,世界的距离就被无限缩减。但是,全球设计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作为一家与世界各地的设计力量都保持联系的媒体,我们希望能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一个自由沟通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不限国别、不限身份、不限思想,只要你希望交流,都可以加入。因为在这里,你可以自由“对话”。  相似文献   

7.
对话     
来自厦门的读者提问:利旭恒先生您好,我很喜欢您的餐饮空间项目,特别是“又及餐厅”,非常时尚,也给人十足的轻松感。想问下,在体验经济盛行的今天,您在设计时如何充分考虑顾客的用餐体验?  相似文献   

8.
对话     
《现代装饰》2014,(1):15-15
来自深圳的读者提问:“1001”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空间案例,里面的钢结构边框让我想起了最近在中国很流行的“断舍离”收纳术。请问Ashizawa先生能结合这个案例给我们分享一些小型住宅的收纳方法吗?  相似文献   

9.
对话     
《现代装饰》2014,(2):15-15
设计师陈方晓提问:曾听于强先生讲过“天下武功唯快不败,天下设计唯美不破”的话。中国的一些设计师很了不起,他们用自己的坚实的脚步和眼睛,把所有大师的作品实地阅读了一遍,这是很重要的补课。另外对设计师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圈子”,我觉得“圈子”是当下设计界状态的一种表现。我追求的“状态”是建立一个可以自由探讨设计的“圈子”,在一些设计细节想不明白的时候,把问题抛到圈子里,立刻就有同行能够回答、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话     
《Planning》2016,(6)
<正>赵睿大连纬图建筑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CEO兼设计总监来自广州的读者提问:赵睿先生您好,知道您设计的生活大师家具体验馆项目,简约的线条处处充满着人性化的设计,请问您如何平衡商业和美学之间的关系?这个项目我并没有过多的去思考商业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我到现在还分不清什么叫美学,更多的是针对案例去思考。在这个项目中,我都会综合项目本身的各种条件,通过自己的技术和感受把它的感  相似文献   

11.
对话     
《现代装饰》2013,(9):17-17
来自江西的作者提问一直比较关注如恩设计研究室的作品,如新作Mercato意大利海岸餐厅,还有早期佳作.以及为”设计共和“设计的旗舰店等,大部分是旧建筑的空间改造.而空间的处理方式,给我的感觉似乎是一种立足于传统.但却超出传统,在其基础上做了补充。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在做这类旧建筑改造的时候是怎么思考的吗?有怎样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对话     
《现代装饰》2014,(3):15-15
来自北京的读者提问:我看过Michael先生的“纽约上东城的精致生活”的项目案例,里面的布艺和涂饰总体都为金色,这种视觉单一感被独具风格的陶瓷制品和雕塑等室内摆设很好地缓解。请问Michael先生能否就此案例谈谈您是如何达到搭配和谐的艺术效果的呢?  相似文献   

13.
对话     
正韩文强建筑营设计工作室(ARCH STUDIO)主持建筑师来自北京的读者提问:韩文强先生您好,之前到过您改造设计的北京胡同茶社,四合院结合现代风格,基于胡同四合院环境肌理的再设计使旧建筑赋予了新的生命意义,我想知道您是怎样做到将廊元素融入建筑设计里的呢?廊这种元素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建筑之中。它属于内与外之间的过渡空间,既有房屋之间串联的功能,同时也是引导视线变化、增加环境体验的空间媒介。比如四合院中有抄手游廊;江南园林中有各种  相似文献   

14.
对话     
正来自上海的读者提问:倪益新先生您好,看过您设计的DC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办公空间,了解后才得知这是一个旧建筑改造的项目,很惊讶,想问下倪益新老师,接手该项目时如何在旧建筑空间里面融入创新,让旧建筑跟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的?在空间改造方面克服了哪些难题?  相似文献   

15.
对话     
《中装》: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您父母对您当初选择学习建筑及后来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Mr.van Berkel:这个问题要是具体来说比较困难,因为我的母亲与父亲都不是建筑师,但他们的确影响了我的兴趣爱好,比如说对艺术与音乐的兴趣。另外一个原因也许可以说是因为我们在很多地方居住过。当时我总是能看到很多在建的新建筑。所以其实他们没有直接教给我关于建筑文  相似文献   

16.
对话     
《中装》:现在设计界很流行流线型设计,而且您的很多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其他设计都采用了流线型。那么,您为什么会喜欢流线型?扎哈·海迪德也经常使用流线型的设计。您的设计跟她的设计有什么关系吗?(从外型上开,您的未来桥与扎哈的ZARAGOZA桥阁很相似。)Mr.Brell:  相似文献   

17.
对话     
<正>《中装》:我们了解到吴钢老师的出生地在安徽屯溪,属于历史徽州、坐落在黄山脚下、新安江边的一个美丽的小城,您对家乡的建筑有着怎样的感情?吴钢:生长的地方会对建筑师有很大影响,在以前中国还没有发生巨大变化时候,可能屯溪并不特别突出,现在城市化使每个城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对话     
《现代装饰》2014,(11):21-21
<正>赖建安十方圆国际设计工程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来自上海的读者提问:赖建安先生您好,最近看到您完成的最新作品平壤阿里郎餐厅,是一家纯粹性朝鲜餐厅,尤其是包厢的设计充满浓郁的朝鲜风情,想问一下,您是如何将这种民族特色感极强的餐厅与当地文化融合的?刚接到平壤阿里郎餐厅这个项目时,不知从何入手,思索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突破口,决定打造一个全新海派新观念的朝鲜餐厅。  相似文献   

19.
对话     
《风景园林》2011,(3):15-15
风景园林行业之“产学研”访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桂昌(图14)《风景园林》:从最近的一条新闻说起。今年3月18日国务院学位办、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了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您是30名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中唯一的企业代表。  相似文献   

20.
对话     
正杨邦胜YAZG酒店设计集团创始人、总裁来自广州的读者提问:杨邦胜先生您好,您做过非常多优秀的酒店设计,酒店除了艺术性,还要为业主带来更多商业价值,您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艺术与商业价值相结合呢?您觉得在新形势下酒店设计面临怎样的考验?艺术的完美呈现是商业价值成功的一个必备基础,撇开艺术单独谈商业价值是无从谈起的。我们试图挖掘每个项目独特的艺术价值,营造不一样的美学气质,带给客户愉悦的审美感受,最终让客户接受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