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纳米CaCO3对聚丙烯(PP)的增强增韧作用,采用合理的成型工艺及设备,挤出成型了性能优越的发泡板材。详细研究了CaCO3粒子对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CaCO3粒子的含量接近4%时(相对PP),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良好,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纳米粒子是否经过表面处理,只对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产生不同效果;微米CaCO3粒子含量小于5%时(相对PP),对板材的性能影响很小,但超过该含量后,板材的性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VC/纳米CaCO3、PVC/CPE和PVC/CP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然后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纳米CaCO3与CPE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此影响规律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的增韧剂(EPDM、HDPE、LDPE和SBS)对聚丙烯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EPDM含量为15%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下降较小,冲击强度比纯聚丙烯提高450%。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纳米CaCO3和EPDM并用对PP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含量6%的纳米CaCO3具有增强和增韧作用;纳米CaCO3与EPDM并用能协同增强聚丙烯;PP/EPDM/纳米CaCO3的质量比为74/20/6时,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熔融共混制得聚丙烯/聚乳酸/纳米碳酸钙(PP/PLA/CaCO3)复合材料,考察了PLA和纳米CaCO3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与结晶形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形成连续空间网络结构的PLA有助于改善PP的性能,PLA含量为20 %(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与纯PP相比,加入PLA后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1 %和54.4 %,断裂伸长率降低62.5 %;纳米CaCO3通过“滚珠增韧”和“异相成核”作用明显改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纳米CaCO3含量15 %时产生的晶粒细化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比未添加CaCO3时提升了15.2 %、2.7 %和5.6 %。  相似文献   

5.
周红军 《中国塑料》2007,21(1):34-38
以氨基功能化聚丙烯(PP-g-NH2)作为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反应性增容剂,研究了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性增容剂的加入能较大幅度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尤其是冲击性能,在环氧功能化改性纳米SiO2粒子含量为3%、反应性增容剂含量为10%时,冲击强度提高87%,拉伸强度提高了13%,表现出明显的增强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6.
PP/针形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硬脂酸皂化改性针形纳米CaCO3表面后,将其与聚丙烯(PP)共混、挤出和注塑,制成PP/CaCO3纳米复合材料。与纯PP相比,填充针形纳米CaCO3的体积分数为4.21%时,PP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49%,339%,拉伸强度下降2.7%。改性后的纳米CaCO3与PP之间的界面作用与改性前相比有所减弱,冲击断面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针形纳米CaCO3均匀地分散在PP基体中。偏光显微照片显示,针形纳米CaCO3对PP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7.
CaCO3粒子对PVC/CPE/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SEM及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研究了表面处理剂品种、CaCO3颗粒直径对PVC/CPE/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均粒径为1.36μm并经烷氧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NDZ)和端噁唑啉聚醚(ON337)复合偶联剂处理的CaCO3改性PVC/CPE(100/10)复合材料,可使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并在CaCO3含量为10份时达到极大值;此条件下被改性材料的Charpy缺口冲击强度提高75%以上,达到46.3kJ/m^2,而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变化不明显。当CaCO3颗粒尺寸较大时,即使采用NDZ ON337复合偶联助剂处理,此种CaCO3颗粒对PVC/CPE复合材料也不具备明显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8.
纳米碳酸钙改性聚丙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牌号的聚丙烯(PP)与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考察了双螺杆挤出和密炼混合工艺及相容剂含量对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纳米CaCO3在PP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纳米CaCO3对不同牌号的PP均有增韧作用,对基材韧性较好的共聚PP增韧效果较显著.冲击强度提高了81%;双螺杆挤出和密炼混合均能使纳米CaCO3粒子在PP中达到较好的分散。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反应性单体改性纳米CaCO3填充PP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性单体丙烯酸(AA)和苯乙烯(St)在有、无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存在下改性纳米CaCO3填充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复合材料弯曲断面的形态。结果表明,PP/改性纳米CaCO3的力学性能优于PP/微米CaCO3的力学性能;在DCP存在下,AA、AA与St混合改性可使PP/纳米CaCO3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提高,减小拉伸强度随CaCO3含量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并可有效提高纳米CaCO3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粘结性。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轻质CaCO_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P/CaCO3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轻质CaCO3的表面处理、含量及粒径对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两大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着重对实验结果作了科学的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钛酸酯类偶联剂能很好地改善CaCO3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相容性,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经表面处理后的超细轻质CaCO3(纳米级)所填充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明显优于普通轻质CaCO3(微米级);而且处理后的纳米级CaCO3在填充量为10%时对PP的增强增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为增容剂制备了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复合材料.采用DSC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用WDW3020微控电子万能实验机、XCJ-40电子冲击实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与氯化聚乙烯(CPE)增容PVC/PP共混体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EMMA能显著改善PVC与PP的相容性。当增容剂用量为9份时,与未增容PVC/PP体系相比。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91%,70%,41%;与CPE增容PVC/PP体系相比,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44%,39%,12%。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原位复合纳米碳酸钙增韧PP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有机单体原位聚合包覆的CaCO3与PP熔融混合制备了PP/CaCO3纳米复合材料,经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填料饱覆聚合物比、接枝聚丙烯以及复合填料含量对PP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纳米CaCO3只需填加5%就可以将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为原树脂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13.
纳米CaCO3/EPR/PP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双辊混炼和挤出制样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碳酸钙(CaCO3)/乙丙橡胶(EPR)/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与试样放置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纳米CaCO3/EPR/PP复合材料的室温冲击强度提高,而未添加纳米CaCO3的EPR/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则降低;纳米CaCO3用量为10phr试样,在放置一个月后,冲击强度达到50.3kJ/m2,比未添加纳米CaCO3的试样的冲击强度高86%。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采用SEM及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研究了表面处理剂品种、CaCO3颗粒直径对PVC/CPE/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均粒径为1.36(m并经烷氧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NDZ)和端刲唑啉聚醚(ON337)复合偶联剂处理的CaCO3改性PVC/CPE(100/10)复合材料,可使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并在CaCO3含量为10份时达到极大值;此条件下被改性材料的Charpy缺口冲击强度提高75%以上,达到46.3kJ/m^2,而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变化不明显。当CaCO3颗粒尺寸较大时,此时即使采用NDZ ON337复合偶联助剂处理,此种CaCO3颗粒对PVC/CPE复合材料也不具备明显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熔融共混使纳米CaCO3粒子周围包覆上一层TPE橡胶,制备出纳米CaCO3母料,用其与PP、ABS共混复合制备出ABS/PP合金纳米填料复合物.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熔体流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CaCO3含量在试验用量范围内,ABS纳米CaCO3复合物的拉伸强度随填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母料含量为17%,母料中纳米CaCO3填料含量为60%左右时有较佳的冲击性能;ABS/PP纳米CaCO3复合物在PP含量9%~10%时有最好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纳米CaCO3填料含量对复合物的拉伸强度影响不大,随其用量增加对冲击强度有明显的提高;熔体流动性能在PP含量10%左右时达最大,但随填料含量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高抗冲聚丙烯喷灌管材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SBS和纳米CaCO3对无规共聚聚丙烯进行改性,结果表明,SBS使PP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但拉伸强度等有所降低;将表面改性的纳米CaCO3填充于PP/SBS共混体系中,可有效地提高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及其它性能,可满足喷灌管在不同区域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PP/POE/CaCO_3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旸  邬素华 《塑料科技》2007,35(10):54-56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碳酸钙(PP/POE/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POE及CaCO3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E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显著增大,当POE含量为12%时,冲击强度较纯PP增加233%;同时拉伸强度随POE含量的增加缓慢下降。随着CaCO3含量增加,冲击强度先增加后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丁杨柳  张广平 《塑料工业》2007,35(B06):177-179,191
利用反应性单体甲基丙烯酸(MA)接枝聚丙烯(PP)后,二步法制备了反应改性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经液氮冷却脆断后断面的形态。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接枝聚丙烯(MAPP)加入后与CaCO3反应使MAPP与纳米CaCO3微聚体之间产生离子键作用,使纳米/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对冲击性能的改善尤为明显。充分控制的MA反应量比单独依靠MAPP增容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纳米CaCO3的分散性和界面黏结性。  相似文献   

19.
PP/湿法表面处理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自制水溶性钛酸酯偶联剂对新型超重力反应结晶法所得纳米碳酸钙浆料进行湿法表面处理的配方和工艺。系统研究了纳米CaCO3用量和表面处理剂种类对:PPA纳米CaCO3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偶联剂处理的纳米CaCO3在基体中的分散优于脂肪酸盐。纳米CaCO3经表面处理,在低含量时(5~6份)即可对PP进行有效地增韧改性,偶联剂和脂肪酸盐处理的两种纳米CaCO3分别使PP冲击强度提高70%和50%,且拉仲强度保持不变。DSC和WAXD研究复合材料中PP的晶体结构发现,PP β-晶型的成核结晶与表面处理剂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高流动性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丙烯(PP)/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不同体系的形态,结果显示:纳米CaCO3和POE在PP/POE/nano-CaCO3中互相促进分布及均化。冲击试验结果表明:PP/POE/nano-CaCO3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较PP/POE、PP/nano-CaCO3和纯PP分别提高了65%,107%和178%。熔体流动速率测试显示:纳米CaCO3在PP/POE/nano-CaCO3中具有提高体系流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