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对饮用供水安全及自来水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1985年制定的饮用水标准也被新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所替代,新标准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水质检测指标也由1985年标准的35项增加到106项,且很多指标的限值更加严格。金科环境一直致力于超滤膜技术在市政饮用水深度处理领域的工程应用与研究,所承建的超滤膜系统累计日处理规模已超过300万m3/d。金科环境2021年重点项目——石景山水厂20万m3/d超滤膜系统的正式投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供水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5.
超滤-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核心技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介绍了一种新型净水技术--超滤的机理及其发展趋势,超滤利用物理分离方法能有效去除水中颗粒物质;处理水浊度<0.1 NTU,微生物指标满足要求.超滤方法可少用或不用混凝药剂,减少药剂对水质的二次污染,同时超滤技术还具有可缩短水厂建设周期、节约土地资源等优势,认为超滤将成为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7.
8.
超滤技术在无锡中桥水厂深度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膜处理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已趋成熟。随着对供水安全的日益关注,超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中桥水厂于2009年采用西门子外压式超滤膜处理技术,率先建成15×104m3/d采用超滤膜饮用净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全面达到且部分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根据无锡中桥水厂升级改造工程的经验以及两年多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超滤系统运行操作的特点。超滤技术在无锡中桥水厂的应用可以为国内其他水厂的工艺升级改造,特别是大型水厂的膜法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管道分质供水是在原有的自来水设施基础上,再建一条独立的优质供水管道系统,将与饮食有关的2%~5%的饮用水与95%~98%的日常生活用水分质、分管供应。超滤技术是直饮水处理工艺之一。本文提出了具体案例,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给水深度处理应用状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综述了目前我国给水深度处理工艺应用的背景、现状和各种深度处理单元的技术特点以及可去除污染物与去除机理等,并对各种处理单元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同时,还对深度处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根据不同原水水质和出水要求合理选择深度处理工艺的原则。最后对消毒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国标的制定对出厂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水源水受到有机物、氨、氮、磷及有毒污染物较低浓度污染状况又日趋严重,突发性水源水质污染事件频发,常规水处理工艺又难以生产出符合新国标水质标准的饮用水。因此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加大力度研究并推广饮用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指出了我国水处理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并综合概述了我国饮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程度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效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UF-MCBR)处理模拟微污染源水,考察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与机理.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0mg/L时,UF-MCBR对DOC、UV254、TOC、CODMn、BDOC和AOC的去除率分别为44.0%、54.5%、49.0%、58.5%、72.8%和58.3%.UF-MCBR通过超滤、生物降解以及混凝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就DOC的去除而言,三种作用的贡献率分别为11.1%、6.2%和26.7%.UF-MCBR系统中的UF膜表面为污泥层所覆盖,该污泥层能有效强化UF膜对分子质量为300-6000u 有机物的截留,UF膜(连同污泥层)对僧水碱、憎水中性物、憎水酸、弱憎水酸和亲水性物质的截留率分别达到了37.0%、42.8%、52.7%、39.8%和19.0%. 相似文献
15.
给水处理过程中颗粒物的粒径与其相对应颗粒数量的分布规律满足幂函数关系,其参数(β和K)可以用于描述悬浮颗粒物的特征。结合试验探讨了参数β和K的意义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β值反映了水中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分布情况,K值则反映了水中颗粒物总体积的变化情况。对S水厂的原水、沉淀出水和过滤出水的试验结果表明,β值的变化显示了水中小粒径颗粒物(2~15μm)所占比例逐渐降低;K值的变化显示了水处理过程中颗粒物的逐步去除,且K值的递减程度说明了各处理单元对水中颗粒物的去除效果;β和K值可以间接体现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