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韶钢6号高炉炉役后期炉皮开裂、上部耐材基本脱落、冷却壁烧坏多块,使炉况不顺,生产技术指标下滑;通过提高原燃料筛分质量、操作制度的研究与调整、冷却壁检漏与修复和炉身上部喷涂及灌浆造衬等措施,炉况顺行明显好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韶钢6号高炉炉役后期炉皮开裂、上部耐材基本脱落、冷却壁烧坏多块,出现炉况不顺、生产技术指标下滑的状况,通过提高原燃料筛分质量、操作制度的研究与调整、冷却壁检漏与修复、炉身上部喷涂及灌浆造衬等护炉措施,炉况顺行明显好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3.
梅钢3号高炉现在处于炉役后期,炉缸炉身局部地区耐火材料侵蚀严重,经过实施炉缸保护,炉身维护的各个措施,使高炉处于较高水平稳定生产。炉喉钢砖的更换及雷达探尺的使用,更为高炉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合适的上下部制度与科学实际的管理制度成为高炉长寿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对安钢6号高炉炉役后期稳产高产做了两方面工作:(1)加强炉体维护和设备管理;(2)积极探讨合理的操作制度,稳定煤气流,优化操作管理,实施后平均利用系数达到3.54t/(m3·d).  相似文献   

5.
针对宝钢3号高炉炉役后期设备老化、冷却壁破损、原燃料劣化等诸多不利因素,积极探索炉役后期的操作制度.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煤气流分布、控制休风率、加强设备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稳定高产,并通过加强炉身、炉缸长寿维护,确保了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6.
赵伟 《南钢科技》2003,(4):30-31,58
南钢1^#高炉2000年始进入炉役后期,存在风机能力不足、炉体破损严重等问题,但通过采取精料、合理调整上下部操作制度、适当压制边缘气流、加强管理等措施,使炉况保持了长周期稳定顺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7.
8.
伏明  周爱林  丁晖 《炼铁》2001,20(6):27-29
1 概况 马钢2500m~3高炉1994年4月25日建成投产,炉体采用双层蛇型管球墨铸铁冷却壁、工业水开路循环的冷却方式。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高炉投产进入第七个年头后,炉腹至炉身下部冷却壁及炉身冷却壁钩头已大量破损,局部只剩下炉皮,3号铁口两侧的冷  相似文献   

9.
对宣钢1号高炉炉役后期稳定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提升原燃料质量、缩小风口面积、使用长风口、优化布料矩阵、采用大矿批,量化炉前出渣铁管理等措施实现了炉役后期的稳定生产及指标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包钢5~#高炉炉役后期安全稳定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针对原料有害元素偏高及焦炭质量逐步下滑,高炉处于炉役后期的生产实际情况,通过不断优化操作制度,采取有效的护炉措施,实现了安全生产和炉况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合理调整热制度和造渣制度,优化高炉上下部操作制度,提高冷却系统操作水平,加强管理等措施,青钢6#高炉冷却壁破损得到有效控制,优化了煤气流分布,实现了炉役后期的高效、低耗、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2.
张正东  严琳波  尹腾  帅照 《炼铁》2019,38(3):7-10
武钢1号高炉投产近18年,存在炉体冷却壁破损多、炉缸监控难度大、原燃料条件复杂多变和设备系统老化等问题,在确保高炉安全生产的同时,通过采取改进设计、强化管理、精细操作、优化布料制度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2018年平均利用系数2.198,燃料比491.9kg/t,煤气利用率49.87%,炉缸水温差控制在0.35℃,炉缸状况安全可控,实现了炉役末期的安全低耗运行。  相似文献   

13.
水钢二号高炉1998年因炉底温度升高而被迫停炉抢修,计划生产五年,至现在已处于炉役末期,靠炉皮喷水维持生产。按照公司总体发展规划,二号高炉炉龄要求达到2005年。因此,炉役末期的操作很重要,是炉况能否稳定且炉龄延长到2005年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张有德  何艳红  崔岩  刘永久 《炼铁》2003,22(4):38-40
1 概况 邯钢6号高炉有效容积380m~3,1个铁口,1个渣口,14个风口。采用料车上料,料钟布料。高炉冷却结构情况如下:炉缸为光面冷却壁;炉腹和炉腰为镶砖冷却壁;炉身一、二层也是镶砖冷却壁,但炉身三层和四层为带凸台的镶砖冷却壁。冷却壁材质均为普通铸  相似文献   

15.
辛公良  许思东  王全贵 《炼铁》2001,20(6):41-42
1 概况 济钢二铁厂1号高炉(120m~3)大修改造后于1995年6月投产,开炉时炉基温度即达到400℃以上。因炉底无冷却和长期冶炼低硅生铁,炉基温度上升较快,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温度上升更加迅速,到1999年2月,炉基温度已达到890℃,给高炉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经研究决定,对1号高炉实施特护,以确保高炉安全稳定生产。1号高炉先后采取了炉基打孔通水冷却,配加钒钛矿(球)护炉,发展边缘煤气流等措施,延长高炉寿命2  相似文献   

16.
莱钢2^#750m^3高炉本体进入一代炉役后期,面对冷却壁损坏,设备老化等不利强化治炼,威胁安全等问题,采取精料方针、稳定四大制度和合钛物料护炉等措施,即保证了高炉生产的安全,又使高炉强化冶炼程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2^#高炉在炉役后期通过维持稳定顺行的炉况、加强设备管理、降低休风率等措施,达到高强度冶炼效果的生产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炉役后期高炉特点,4#高炉始终把合理炉型控制放在科技攻关的首要位置,逐步形成了适应原燃料条件变化及炉役发展的高炉操作控制体系。结合宣钢4#高炉生产攻关操作实践,解析和探讨炉役后期高炉合理炉型稳定控制技术基本规律,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炉役后期合理操作炉型管控技术。  相似文献   

19.
张晓光  张爱明  崔跃芳 《山西冶金》2006,29(2):54-56,79
通过设立护炉小组,强化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采用炉底穿管、炉外喷水、安装冷却棒、缩小铁口角度、加钒钛矿、炉体灌浆、炉内喷补等操作技术,有效地延缓了炉缸炉底的侵蚀,遏制了冷却壁热流强度升高的态势,减少了炉腹炉腰的开裂变形,实现了稳定顺行生产,延长了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20.
高炉炉役后期稳产高产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安钢6号高炉在炉役后期,稳产高产措施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炉体维护和设备管理;二是积极探讨合理的操作制度,稳定煤气流,优化操作管理。因此,在2004年平均利用系数达到3.54t/m^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