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福伟 《山西建筑》2007,33(12):35-37
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了现代景观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介绍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从而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人性化和经济化。  相似文献   

2.
极少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思潮,它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东西方传统的园林设计中,东方尤其是日本禅宗庭院是以极少数元素表现自然以及人内心的思想境界,而西方传统园林是以简单的几何形体表现自然社会的,所有这些都是极少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传统思想和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从而产生现代极少主义艺术流派,这种思想广泛运用于艺术、建筑、景观以及室内设计领域,本文主要探讨极少主义思想在室内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生态街道"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了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演变历程 ,分析了城市“生态街道”的内涵 ,提出了建设现代城市“生态街道”的设计准则 ,指出城市街道的生态化设计是城市街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浅探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与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泉林 《山西建筑》2008,34(16):352-353
分析了当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介绍了生态、生态设计和生态园林的概念,根据多年从事植物景观设计的实践,归纳总结了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手法,以此指导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使生态理论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城市商业建筑公共环境发展现状,介绍了现代城市商业建筑公共环境的特点,并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以期丰富我国商业建筑中公共环境的职能,满足消费者及城市建设对公共环境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7.
王颖恺  李楠 《山西建筑》2016,(6):195-196
以临沂市东关片区旧城改造中的古城设计为例,介绍了古城景观的三条文化轴线,阐述了古城各个文化节点的设计方式,并对其街区及步行街景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指出小城设计应以园林生态学思想为指导,营造出具有现代化内容和古典风格的现代古城。  相似文献   

8.
黄杉  余玉云 《山西建筑》2006,32(23):46-47
探讨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建设性破坏的危害性,并结合杭州的经验探讨了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建平 《山西建筑》2010,36(33):42-43
针对园区的区位条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园区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安全防卫等的设计要点,以动植物园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园区设计中和谐理念的运用,指出园区设计规划是一项综合工程,应结合实际,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10.
基于游客的感知印象和真实印象,利用网络调查和搜索相关信息,对开封市的部分城市景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对城市的景观建设提出设计构想,以改善开封城市景观的现状,增加其客流量。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旧城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城市整体空间、传统形态特征、良好氛围和城市现有环境几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以使旧城展现出和谐的空间形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沛的现代化活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兴起,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事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的兴旺行业。本文介绍了室内设计的特点和要求,介绍了现代室内设计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4.
赵焰 《建筑节能》2006,34(2):53-55
现代景观的设计理念是景观设计中的一种指导思想或设计思路,通过设计理念的运用,将主观上想要达到的一种效果客观地体现在设计对象——场所中,以便形成各种合理的、舒适的、个性的、对立统一的、有文化底蕴的、给人以美感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5.
住宅设计出现了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反映在建筑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四个方面:住宅设计走向精细化、住宅空间设计走向多样化、住宅设计走向人性化、住宅生态环保设计走向系统化,来阐述住宅的未来创新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6.
This essay deals with issues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modern dwelling, conceived in the years of the Fascist regime as a model of political order and as a tool to achieve the modernisation of Italian lifestyle. By the end of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se issues became the paradigm of all the incongruities i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Fascism was in its essence traditional and reactionary, or rather a genuinely revolutionary movement. The whole discourse reached its apotheosis when Fascism was widely recognised as a national regime and the dictatorship 'nationalised' Italian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When one considers the kaleidoscopic aspects of the Italian intellectual scene under Fascism, it seems useful to underline that, let alone the various degrees of consensus to the regime, a major obstacle to the affirmation of a coherent practice of modernity was to be found in the ina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antithesis between nationalism and the international quest for progress. This was eventually the case among well-cultivated, progressive architects, who continued to see their practice dominated by two major concerns, which from time to time diverged and, in the end, reunited: native forms on the one hand and modern process on the other. In its essence the modern was necessarily perceived in opposition to more traditional values deeply rooted in the common patriotism, which served as leitmotiv for Fascist politicians. Italianità or mediterraneità were the two terms most frequently used to describe the formal qualities of a design identified as distinctively Italian.  相似文献   

17.
陈源林 《山西建筑》2010,36(32):15-16
以图底关系理论为基础,结合《拼贴城市》中对传统城市与现代城市图底关系的研究,分析了现代城市设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原因,并对图底关系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适用性及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指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创造更加和谐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规划再也不是单纯的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与具体化。规划要有长远目标的战略安排,但又不是终极理想的静态描述,城市规划必须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适时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9.
以静游镇总体规划为例,对其规划构思进行了介绍,从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两方面入手,探讨了空间布局形式,并阐述了城镇景观风貌框架的建构理念及管理方法,使镇区建设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20.
陈珊 《山西建筑》2006,32(3):30-32
从城市仿生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一些仿生城市,把握建设会“呼吸”的绿色城市的宗旨,挖掘城市发展中较强的可塑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城市的“皮”、“骨”、“肉”、“器官”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将城市的建设与仿生学结合起来,利用仿生思想创造绿色和谐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