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刺真丝功能性医卫材料——人的第二皮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刺的原理上分析了水刺真丝非织造布的特点,概述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探索了水刺真丝非织造布加工过程中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2.
赵博 《江苏丝绸》2023,(6):20-32
测试了4种汉麻/棉混纺水刺非织造布的性能,通过对比4种非织造布的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试样的纤维形态结构、厚度、面密度、透气性、透湿性、力学性能、耐磨性、尺寸稳定性、透气性、透湿性等。研究结果表明:汉麻/棉混纺水刺非织造布材料的各项性能等均与面密度和厚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汉麻/棉混纺水刺法非织造布材料具有独特的过滤性能,在过滤、湿巾、柔巾、面膜等领域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PE/PET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不同面密度的纺粘法双组分PE/PET非织造布试样进行了性能测试,得出了断裂强力、均匀性和耐静水压随面密度增大而提高,而柔软度随面密度增大而降低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新一代的抑菌生物医用材料,采用壳聚糖、粘胶纤维混合制备新型水刺非织造布。对不同面密度、不同配比的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柔软性、吸水性、透气透湿性和抑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生物医用性能,其断裂强力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柔软性、吸水透气性却呈下降趋势;壳聚糖纤维含量较多的水刺非织造布柔软性好,吸水透气佳,抑菌效果显著,但强力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轻薄型耐高温阻燃消防服隔热层水刺非织造布,分析了芳纶1313、芳纶1414和芳砜纶不同混纺比水刺非织造布的耐高温阻燃性能、力学性能、透气性、刚柔性、回潮率、耐洗涤性能等。结果表明:纯芳砜纶水刺非织造布强力较差;混纺水刺非织造布,随着芳砜纶含量增大,阻燃性能变好,高温处理后水刺非织造布尺寸稳定性好。各水刺非织造布纵横向断裂强力随温度升高,总体呈升高趋势,断裂伸长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现象,总体呈震荡型下降,经各项综合性能分析,3#水刺非织造布为最佳配比工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橘瓣短纤作为原材料,经一系列工艺处理制备了不同面密度的水刺非织造布,测试了其过滤效率与过滤阻力,并阐述了提升水刺非织造布静电吸附以及物理拦截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此工艺方法制备的水刺非织造布,在一定的面密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和较低的过滤阻力,可为空气过滤材料的创新发展提供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改变水针能量,研究其对真丝水刺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真丝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弯性能随水针能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厚度、透气率、吸水率则是随水针能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以涤粘水刺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刺非织造布的均匀性和透湿性能,并且分析了孔隙率和涤粘成分对涤粘水刺非织造布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刺非织造布均匀性均较好;涤粘水刺非织造布的透湿系数,先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后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具有吸湿、透气、抑菌、保健等性能的再生动物蛋白纤维开发生产了不同面密度、不同厚度的功能性水刺非织造布;对该产品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制定了动植物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企业标准,填补了该产品的国内空白及质量标准规定的空白。再生动物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这一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成功将进一步拓展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王剑亮 《非织造布》2006,14(4):13-15
介绍了我国水剌法非织造布的发展情况,列举了目前我国水刺法非织造布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我国水刺法非织造布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佳玥  吴巧英 《纺织学报》2022,43(11):154-162
针对现有羽绒制品保暖性测试方法的测试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等不足,提出一种数值模拟测试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羽绒-织物-皮肤”的三维几何模型,模拟分析不同织物、不同填充密度、不同绗缝数量条件下模型内部与外表面的温度分布特征,探究不同条件对热量沿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传递的影响,计算其保暖性,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羽绒填充密度增加,热量沿模型厚度方向的传递距离增大,外表面温度及热流密度减小;绗缝数量增加,热量沿模型厚度方向的传递增大,沿模型宽度方向的传递距离减小,外表面温度及热流密度逐渐增大;织物对羽绒制品保暖性的影响较小;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79%,二者吻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纳米纤维物性参数对复合滤材气液过滤性能的影响,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在普通玻璃纤维滤材上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层,以3层堆叠方式得到不同纳米纤维层面密度和纤维直径的复合滤材。在相同实验操作条件下,以癸二酸二辛酯(DEHS)为实验介质,通过滤材气液过滤性能实验装置分析了不同复合滤材的过滤效率、压降和品质因子。结果表明:复合滤材的稳态过滤效率和压降均随着纳米纤维层面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稳态品质因子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面密度为0.4 g/m2时达到最大值;在面密度相等的条件下,纳米纤维直径由706.5 nm降低到520.1 nm,滤材的稳态过滤效率和品质因子均随着纳米纤维直径降低而逐渐增加,表明在复合滤材中宜选用纤维直径较小的纳米纤维层。  相似文献   

13.
探讨镀银纤维含量及其在织物中的分布对织物静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和分析不同镀银纤维含量和分布的平纹织物电荷面密度,结果表明:随着镀银纤维含量的增加电荷面密度减小,但其变化趋势会受到间隔嵌织非功能性纱线的影响;非功能性纱线的织入会在织物中形成静电积聚区,织物的静电性能取决于静电积聚区的大小和功能纱线的防静电性能;非功能纱线的织入会恶化由于镀银纤维在纱线中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的织物静电性能的不均匀性;与赛络菲尔纱织物和长丝交织织物相比,短纤混纺织物具有更好的防静电效果。  相似文献   

14.
凌群民  谭磊 《纺织学报》2010,31(7):91-96
针对纯苎麻针织物在穿着过程中具有强烈刺痒感的问题,简要阐述苎麻针织物刺痒感产生的原因及降低刺痒感的方法。采用剪毛-柔软剂整理、纤维素酶-柔软剂整理、柔软剂整理3种工艺对纯苎麻针织物试样进行后整理加工,并对整理后纯苎麻针织物的线圈密度、织物面密度等织物基本织物规格及纵向拉伸强力、悬垂性能、起毛起球性能、折皱回复性能及织物刺痒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后整理工艺均能降低纯苎麻针织物刺痒感,但后整理工艺会劣化纯苎麻针织物的基本性能,对拉伸强力的劣化尤为明显。对比分析3种后整理工艺发现,剪毛-柔软剂整理的复合整理能有效降低纯苎麻针织物刺痒感,是较为理想的后整理工艺,但对织物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DMF处理时间、电晕处理时间、接枝共聚时间、温度和单体浓度等各种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ESCA(化学分析用电子光谱学)技术分析了织物表面元素和官能团的变化,采用SEM(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织物表面形态。结果表明,接枝反应仅发生在纤维表面,织物改性后的回潮率随着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烤烟表面微观结构特征与外观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烟叶外观品质差异的成因,进而建立烟叶外观品质的客观、量化评价方法,以河南、云南产区初烤烟叶样品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图像处理软件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烤烟表面微观结构特征指标(细胞面积、周长、形状、密度和气孔密度等)与外观品质的关系,并建立了基于表面微观结构特征指标的烤烟外观品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在产地、部位一致的条件下,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细胞形状呈不规则变化趋势;叶片结构疏松程度较好的烟叶,细胞相对较小;随烟叶身份由稍薄~中等变化,气孔密度呈下降趋势,身份相对适中的烟叶细胞形状相对规则;油润感较强的烟叶,细胞相对较小,细胞密度相对较大。②利用细胞面积、细胞周长和细胞形状参数,建立了烟叶成熟度与叶片结构综合状况预测模型,建模样品和验证样品预测值与实际评价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18%和6.20%。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对不同纤维细度和面密度的ES纤维热风非织造布进行电晕驻极处理,通过对比电晕处理前后的过滤效率,分析ES纤维热风非织造布的驻极性能;通过对比ES纤维热风非织造布与PP熔喷非织造布驻极后的表面电压变化情况,分析ES纤维的电荷存储稳定性。结果表明:热风非织造材料的纤维越细、面密度越大,材料的驻极效果愈好;ES纤维热风非织造布较PP熔喷非织造布,其即时电荷稳定性较差,但是长期的电荷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蔗渣浆纤维比表面积的测定及其对纸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蔗渣浆纤维比表面积在不同制浆得率中的变化,以及纤维比表面积与纸浆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蔗渣浆纤维比表面积随制浆得率的增加而减少,也随木素含量的增加而减少;比表面积的提高有利于成纸强度的提高,紧度的增加,但使脆性增大,印刷适印性降低,不透明度下降。蔗渣化学浆纤维比表面积大,是其成纸的紧度大,脆性大,印刷适印性差,不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涂布合成纸喷墨打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合成纸进行表面处理,增强涂料在纸张表面的附着力。实验采用单层涂布与双层涂布,并对涂布后的合成纸进行打印性能的评价。单层涂布样张中用sMA表面处理后,色密度随胶黏剂用量的增加而上升,而用PVA表面处理后,色密度随胶黏剂用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灰阶在50%~90%范围内再现性最佳,而在90%-100%范围再现性较差;单层涂布纸样中两种样张差别不大,且都要优于双层涂布纸样的阶调再现性。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面料抗皱性能规律,用织布机自制45块面料,采用压皱实验测试面料抗皱性能,得到结论如下:面料密度显著影响面料抗皱性能,面料密度越大抗皱性能越差;面料组织对面料抗皱性影响略小,缎纹面料抗皱性最好,平纹面料抗皱性最差,斜纹面料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