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北京市《生态清洁水流域技术规范》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并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调查、评价、规划、治理、监测、验收的有关概念定义,技术指标和方式方法,是规范北京市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一本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2.
介绍北京水土保持工作从小流域综合治理走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背景,围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开展北京山区小流域单元的划分、水源保护三道防线划分、小流域调查监测及评价方法、防治措施配置和治理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并规范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的调查、评价、规划、治理、监测和验收等技术环节、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对北京水源保护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过程实际是小流域的综合管理过程,与传统小流域治理相比,其建设范围更广,治理措施多样化,要求标准更高,需要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就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谈几点看法,以期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对双峰寺水库工程单元质量验收评定工作进行总结,在实施过程中按要求统一表格制备与填写,规范施工、监理单位的验收评定工作,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其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小流域治理的新境界,是保护饮用水水源、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总结近年来浙江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试点工程的实践和经验,初步构建浙江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清洁小流域实践推广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近年在北京和全国逐渐推广,取得了初步成效。2013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的发布,为在全国范围内扎实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范工程建设与管理等环节起到了促进作用。大连市于2012年启动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编制工作,在项目区选择、建设思路、规划方法、措施布局与设计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思路和方法,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实践与推广积累了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评价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验收及指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野外调查与监测、“3S”技术以及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鄂西北箭流铺小流域2016年生态清洁程度开展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箭流铺小流域的生态清洁程度评价等级为“较清洁”,河沟道水生植物多样性、小流域出口水环境质量、水土保持率、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指标评分较低是影响箭流铺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的主要原因;采用水土保持率和F值评分法分别替换原评价方法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和单因子评价法能够增加方法的科学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可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开展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及后评价对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效果评估和指导生态清洁小流域后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为止,关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后的监测及后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鉴于此,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从建设目标的角度出发,针对性选取了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效果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监测因子,并简述了监测方法。同时,综合考虑生态清洁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从社会和自然环境两大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生态清洁小流域后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该研究结果可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为进一步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广西各地积极创新治理模式,依托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打造水土保持与精准扶贫产业相结合的示范基地,逐步提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平。以平南县新隆河(新隆段)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例,介绍项目实施背景、措施配置,并分析工程带来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论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指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到一起的一种综合治理模式。建设城镇周边生态清洁小流域,有利于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建设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文章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重点和目标为切入点,探索城镇周边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采用欧盟水框架指南标准,在北京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开展小型水体(小型河(沟)道)生态修复的做法及经验。从防洪、水质、生态和休闲娱乐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型水体生态修复的目标、技术及做法,介绍了项目6个示范区河(沟)道生态修复措施的配置及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为全市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北运河流域是北京市地跨区县多、环境问题复杂的大流域。本研究从流域实际特点出发,基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念与方法,总结出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区的4类13项治理技术,形成北运河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体系。该研究是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由山区走向平原、从郊区走向城市的又一尝试,十分有利于推动北运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相似文献   

13.
平原地区是保障首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区域。通过调查分析北京市大兴区东半壁店小流域基本情况,指出平原小流域内农村生活与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防洪安全与河(沟、渠)道生态等问题是当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平原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思路及措施,提出了按照污水、垃圾、厕所、沟渠、环境五同步治理思路,分区防治。  相似文献   

14.
王衍行 《广东水利水电》2015,(11):46-49, 65
通过某灌区项目跨河涵管设计方案由现浇混凝土管变为沉管的讨论、变更过程,详细阐述了跨河反虹涵管采用沉管法的优劣;同时,通过详细阐述沉管主要施工过程,介绍了沉管施工的一般施工工艺和主要质量控制方法,对类似项目的实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中德合作小型水体生态修复示范项目为平台,对北京市怀柔区北宅小流域小型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其生态功能的定位,对河道水体等进行生态恢复,达到了涵养水源、保护水源、净化水质及恢复河道生态功能的目的,实现了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新农村建设及沟域经济建设服务的目标,成为具有普遍示范效应的工程。  相似文献   

16.
王锐  冯麒宇  卢毓伟 《水力发电》2021,(3):69-74,97
为系统解决流域水环境问题,践行“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的理念,以某市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为例,阐述流域综合治理一体化管控平台系统解决方案。该平台通过建设水质、污水管网等监测监控感知体系,并整合流域水环境、水务及市政相关管理信息资源,实现流域水质、管网等相关信息的实时处理与呈现,再经大数据分析,为流域提供实时水质预报、预警,并实现以目标为导向的智能化运维管理,为流域水环境长治久清提供信息化决策支持。该平台作为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其设计成果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17.
空间技术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前期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审批工作中,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监测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通过将高分辨率影像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空间叠加分析,充分发挥高分辨率影像"看得清、看得全"的特点,为工程规划审批监督管理探索出新模式。该模式在获取客观全面的基础数据、保障规划设计的科学规范、提高规划审批质量、及时发现违规设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台兰河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施工期的水土流失、水质、植被、生物多样性、水量指标的权重较大,而运营期的灌溉效益、人群健康、景观、土地利用影响指标的权重较大。根据这一分析结果,我们分别对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以此降低对它的负面影响,并为后续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Conclusions The complex of hydraulic investigations carried out for the lower pool of the Zagorsk pumped-storage plant yielded a sufficient substantiation of the questions which arose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These results continue to be useful also during the period of its present-day operation, for example, for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 state of the project as regards such tasks as evaluation of the stability and destructibility of the bank hillsides or the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of the scour products along the pool.Translated from Gidrotekhnicheskoe Stroitel'stvo, No. 8, pp. 34–38, August, 1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