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软件工程师》2016,(11):45-48
电力企业内部网络监控设备众多,品牌性能各不相同,网络监控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解决不同平台的网络设备监控的难题,本文以跨平台技术为基础,设计了由网络资源设备、主动节点、监控信息库构成的跨平台网络监控系统。系统设计了基于主动网络的动态数据采集算法实现数据的周期性采集,采用主动报文的形式将信息发送给监控平台服务端,通过构造主动节点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送控制。本系统于2015年在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始应用,实现了对电力系统不同网络设备进行状态监控集中管理,极大的提高了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2.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首先介绍了传统网络存在的弊端引入了主动网络技术,对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做了分析研究,举例说明了主动网络在动态控制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其存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主动网络是一个可编程的网络计算平台,它为用户提供了可编程的接口,允许用户或应用在网络内部定制自己的数据包处理方法。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包是由用户数据和数据处理程序共同构成的主动包,主动包经过网络节点转发处理时.通过执行主动包中的程序代码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行为:传统网络管理不能发挥主动网络的分布式计算能力,不适应主动网络管理。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节点的、用主动报文实现主动网管功能的主动网络管理模型,重点对管理报文的结构、转发机制和主动包路径转发算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主动网络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网络(Acdve Network)是一种新颖的网络概念,其新技术和服务将极大地推进网络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主动网络体系结构,并结合实例对主动网络的三种实现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主动网络技术新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强  温涛  赵宏 《计算机工程》2000,26(2):1-3,18
概要介绍了主动网络技术的概念,体系结构及相关研究进展与应用,指出主动网络技术将成为新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动探测技术的P2P网络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2P网络无中心节点的特点使得P2P网络中的有害信息传播难以监管,针对目前广为流行的P2P软件BitTorrent和eMule,在协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探测技术的P2P网络监控方法,并开发了P2P网络信息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在因特网范围内利用BT和eMule网络进行有害信息传播的探测功能,有效解决了P2P网络中的信息传输不易发现和不易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7.
主动网络是一个可编程的网络计算平台,它为用户提供了可编程的接口,允许用户或应用在网络内部定制自己的数据包处理方法。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包是由用户数据和数据处理程序共同构成的主动包,主动包经过网络节点转发处理时,通过执行主动包中的程序代码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行为。传统网络管理不能发挥主动网络的分布式计算能力,不适应主动网络管理。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节点的、用主动报文实现主动网管功能的主动网络管理模型,重点对管理报文的结构、转发机制和主动包路径转发算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网络技术--主动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有网络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分析了主动网络技术的特点,并对其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及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主动网络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重点论述了主动网络应用技术和研究状况。指出了有待研究的一些问题及主动网络研究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孔婷  邬家炜 《微机发展》2005,15(5):142-144,147
传统网络对报文不做处理或计算.只是原封不动地转发用户数据,严重限制了网络业务的开发和应用。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允许用户向网络节点嵌入定制的程序.可以快速动态地定制、配置新的服务,增强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对主动网络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文中从主动节点的体系结构、主动报文的格式和处理等方面阐述了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并介绍了主动网络的实现方法及其研究现状,论述了主动网络的几种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主动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原理以及主动网络的几种执行体制,并描述了主动网络的基本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它为用户提供了可编程的接口,用户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动态地注入所需的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IP选项的主动网络体系结构,分析IP数据报的格式,扩展IP数据报选项域的定义,通过在其中嵌入代码,可以在现有的IP网络上实现主动技术,扩展现有的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动监测的大型结构连接失效的远程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际工程结构大且复杂,螺钉数目较多,失效模式增多且易发生混叠。针对现有的监测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循环激励—依次传感方案,并建立了铝板结构中的验证系统,基于主动监测技术,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实现结构上数目较多的螺钉松动判别。通过系统集成和网络通信与控制,实现远程实时螺钉松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的重视,水质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需求迫切。基于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通讯手段,结合水质评价模型,设计了一个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特定水域的实时监测,对提高水质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个安全的主动网络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网络就是可编程网络,它允许包对通过路由器的路由元素进行编程。主动网络为中间节点提供处理代码的能力。和传统网络相比较,主动网络让用户拥有更多的权限,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用户能为自己的选择进行计算,并能跟主动节点进行交流,选择适合当前网络状况和自身条件的路由。这篇文章重点是针对主动网络面临的威胁,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主动网络的安全性和发展主动网络节点。  相似文献   

16.
工业环境监测同工业生产安全、质量关系紧密,诸多传感监测系统正被使用于各类工业工程中,且需求缺口仍然巨大。工业监测要求传感系统具有低功耗、远距离传输、工作稳定和节点容量大的特点。针对工业应用现状,提出一种基于LoRa(Long Range)的工业监测自组网协议系统的设计。系统主控采用STM32F407芯片,同时集成了8路LoRa 模块,从而提高了网关的节点容量,具备W5500的网络接口和片外存储flash,以及预留的4G和GPS模块。系统兼备了LoRa通信的抗干扰、远距离传输、低功耗的特点,同时又支持TCP/IP网络通信和4G通信,且提供一种web上位机的操控前端,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实时的管控。系统使用一套简单的自组网协议,可满足工业监测的要求,具备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换机流量和网络线路的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网络数据包捕获、TCP/IP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交换机流量和网络线路的监控系统,通过执行snamping.exe、ping.exe使所有运行SNMP协议的设备(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与交换机建立连接,获取各种流量数据及各种网络线路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提取和规范,建立数据库,并以HTML文档方式显示及报警给管理用户.该系统通过测试,达到了预定要求,为网络管理员了解网络线路运行状态及网络运行状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云计算的自动气象监测网络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琳  齐文新  齐宇 《计算机应用》2012,32(5):1415-1417
针对目前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在建设和运行中出现的硬件成本高和信息孤岛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微软的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的自动气象监测网络系统。系统采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组网技术实现自动气象站的接入,运用微软的Blob、Table存储和SQL Azure数据库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结合ASP.NET及Flash技术在Windows Azure平台上开发和部署Web的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统一访问平台。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实现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对各种范围内自动气象监测网络系统的开发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目前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方案.从节点硬件选型、无线传感器组网、无线传感器节点软件设计,Sink节点软件设计,上层管理软件设计方面阐述了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实现.与传统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相比,该系统测量准确、便于部署、易于扩充,有利于降低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及Zigbee协议标准的基础上,对远程实时水质监测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结合的远程实时水质监测系统架构.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的水质监测网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水质监测参数的荻取及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