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对批判的地域主义和地域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批判地域主义及乡土建筑理论的阅读研究,总结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及乡土建筑各自的特点,并对如何批判地面对世界文化和地域文化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那么,各个地区上千年形成的自成体系的文化是否也全球化了呢?与经济和文化都直接相关的建筑是否在全球化中被完全同化了呢?本文就是想通过对拉美现代建筑基本特征的探讨回答上述问题。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属于拉丁语系国家,有着相似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拉丁美洲的建筑发展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创造自觉现代建筑个性之路。 相似文献
4.
现代建筑运动带来大量缺乏个性的建筑,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肌理;能源危机,则促使建筑师们从更高的层面关注人类资源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贫困阶层住房紧张的状况需要缓解。批判的地域主义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本文从建筑技术的视角,通过分析一些具有地域主义倾向的建筑作品,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技术观点加以说明,即主张谨慎对待和使用全球性的现代技术;使用需有利于生态、环保、节能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则选择使用“适宜技术”。对照中国的发展状况,希望从中获取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5.
批判的地域主义与建筑的地域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建筑的地域性与地域主义的研究分析,探讨了批判性地域主义和地域性以及批判性地域主义和全球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关于批判性地域主义对建筑地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批判的地域主义和建构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提炼对比批判地域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与建构理论的要素,提出二者的关联性,指出如果地域主义是一种理想,那么实现这种理想的过程就是建构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什么时候的地域主义和哪里的地域主义两个角度入手,提出了对批判的地域主义在实践中对“当代”的特定地方文化的忽视和建筑师的地域文化、个人风格凌驾于建筑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两种现象的质疑,以提高人们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地域性"建筑的理论辨析,结合云南具有地域性和代表性的新建筑案例,对云南地域特色建筑提出批判.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地点性"比"地域性"要求精准;"整体"制约着"部分";"色"重于"特";"质"胜于"文". 相似文献
9.
10.
创作是游移找寻的历程,自身的位移与基地的更迁使创作衍生为动态的行为。今天,日趋多元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及消费文化无休止的蔓延,正在逐渐蚕食文化的地域差异,环境的趋同使肤色、国籍、居所无法定义,于是“批判的地域主义”便应运而生。
批判的地域主义不是简单的怀旧和记忆,作为“地域主义”的当代潮流之一,它是一种更原生的运动。其研究对象是当代全球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新问题。这个新运动不反对过去其他的地域主义理论,且具有强烈的进化和体验色彩。 相似文献
11.
针对呈现地域特征的物质要素的消失,介绍了批判的地域主义为挽救地方文化所起的作用,对批判的地域主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批判地看待批判的地域主义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全球化和地域主义的发展背景、相互冲突等方面,探讨了全球化与地域主义的过程及影响,进而找出一条新的出路,从而拓宽对当今世界人类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助于选择最适合全球共同进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阐述了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内涵之后,着重从建筑“场所感”的表达这个方面对西方几位建筑师的探索与实践做了一些分析和总结,从而创造出具有场所精神的地域建筑。 相似文献
14.
从"地域性城市设计"的概念出发,提出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地域性的概念、构成及特征,分析了小城镇发展规划中地域性的形成机制及消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地域性的保护与创新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全球化环境的民族文化的出路为缘头,探讨了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不同,分析了地域主义的出路,阐述了地域主义的建筑态度,总结了思考全球化进程下地域主义出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浅谈可持续建筑与地域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可持续性与建筑的"多样性"的研究,探讨了在不同的气候、地域、文化条件下,如何采用适当的设计和技术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指出这对我国摆脱纯模仿西方"传统"设计模式,发展地域文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指出地域性是民族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借鉴传统文化,强调地域性与民族风格也就是通达设计的世界性,就如何营造酒店的地域性作了分析与阐述,提出越有民族特色,越有地域性的酒店,就越有世界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经济学关于效用的相关原理,从理论上探讨了建筑火灾保险的定价问题。首先针对作为风险厌恶者的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分别分析了其对保费水平的要求;其次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分析了临界保费的确定,并计算了3类常见效用函数下的临界保费;通过实例验证了效用理论在建筑火灾保险临界保费确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