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乃平  宋世芳 《计算机工程》2008,34(17):205-207,
分析一种基于ElGamal的前向安全签名方案.该方案满足前向安全性,但在签名者私钥泄漏后,签名是不安伞的,即不满足后向安全性,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文引入强前向安全的思想,克服了该方案的局限性,并将改进后的强前向安全签名与代理签名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满足强前向安全定义的强前向安全代理签名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周萍等提出的两种具有前向安全性质的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指出两种方案都不能抵抗原始签名人的伪造攻击,不具备前向安全性。针对以上问题,对原来两个方案分别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两个方案具有抗伪造性和真正意义上的前向安全性,而且改进方案2还具有后向安全性,是一个强前向安全签名方案。  相似文献   

3.
前向安全代理签名方案无法保证代理者密钥泄漏后未来时段代理签名的安全性。基于单向散列链,对王天银等提出的前向安全代理签名方案进行了改进,使该方案的代理签名具有强前向安全性:即使代理密钥被泄露,攻击者也无法伪造过去和未来时段的代理签名,并且具有密钥泄露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魏俊懿等人提出的一种前向安全的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该方案不能抵抗原始签名人的伪造攻击、不具有盲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通过对代理密钥生成过程以及盲签名过程的改进,克服了原方案存在的安全缺陷。利用将单向散列链嵌入签名的方法,保证了改进的方案具有后向安全性。而且,密钥生成中心与用户之间不需要建立可信的安全通道,节省了额外的开销。安全分析表明,改进的方案满足前向安全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魏俊懿等人提出的一种前向安全的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W-Y方案)进行分析,指出该方案不具有前向安全性和不可伪造性,并且攻击者在获取代理密钥后可以伪造未来时段的代理签名。提出一种改进方案,新方案不需要密钥生成中心(PKG)参与用户密钥生成,克服了W-Y方案的安全漏洞,具有前向安全性和后向安全性:即使代理密钥被泄露,攻击者也无法伪造过去和未来时段的代理签名。  相似文献   

6.
结合RSA密码体制和前向安全理论,提出一种基于RSA的前向安全代理签名方案。新方案不仅满足代理签名的基本性质,而且具有前向安全性,实现了即使代理签名人的代理签名密钥泄露,以前所产生的代理签名仍然有效。该方案具有无需以安全方式传送代理密钥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椭国曲线代理签名体制及前向安全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前向安全的椭圆曲线代理签名方案,该方案利用椭圆曲线代理签名的安全性和前向安全机制来保证代理签名的安全性,并且还可以预防人为私钥泄漏对系统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肖红光等人提出的一种前向安全的代理盲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指出该方案不能够抵抗原始签名人的伪造攻击,不诚实的原始签名人可以伪造代理签名密钥。同时,该方案也不具有不可追踪性和前向安全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案。通过对代理授权方式和盲签名过程的改进,使得改进后的方案克服了原方案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基于离散对数困难问题以及二次剩余困难问题,对方案的不可伪造性、强盲性、前向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案满足前向安全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个前向安全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个前向安全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进行分析,指出这个方案既不具有不可伪造性,也不具有前向安全性。证明了该方案对于公钥替换攻击是不安全的,即敌手通过替换原始签名者和代理签名者的公钥可以伪造该代理签名者对任意消息的代理签名,给出了伪造攻击方法。指出该方案不具备前向安全性的原因,即该签名方案的代理密钥更新算法没有利用时段标识,代理签名没有明确包含时段信息。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数字签名方案中的密钥泄露问题,在 Guillou-Quisquater签名体制和 Rabin密码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强前向安全的数字签名方案。通过引入双密钥,使攻击者即使得到签名者当前时段的2个签名密钥,也无法伪造其以前和此后时段的有效签名。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正确和安全的,同时具有前向安全和后向安全性,耗费时间较少。  相似文献   

11.
将前向安全的概念结合到代理签名体制中,利用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构造了一个基于双线性对的前向安全代理签名方案。此方案保护了原始签名者和代理签名者权益,攻击者即使在本时段入侵,也无法伪造过去时段的签名,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一个新的前向安全的代理数字签名方案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对文献[9]提出的一个前向安全的强代理数字签名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发现该方案存在安全隐患,不具有前向安全性。基于Guillou-Quisquater签名体制,提出了一个新的前向安全的代理数字签名方案,并分析了所提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密钥泄露问题对数字签名系统带来的后果是系统的崩溃,具有前向安全特性的数字签名体制就是针对密钥泄露问题提出的。基于前向安全性思想和代理盲签名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前向安全性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在该方案中,即使某一时刻代理签名者的密钥泄露,以前时段所产生的代理盲签名依然有效。对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做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两个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最近一些学者提出的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和改进的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给出了这两种代理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并指出它们是不安全的,均不具备前向安全性质。当代理人的私钥泄露后,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不能抵抗伪造攻击;而改进的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对攻击者来说仅利用公开的信息就可以实施伪造攻击。  相似文献   

15.
对两个基于双线性对的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发现其方案均存在安全漏洞,并不具有前向安全性。基于RSA签名体制,提出了一个新的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并对所提出方案的安全性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方案不仅能抵抗伪造攻击和满足代理签名的性质,而且具有前向安全。即使当前时段的代理签名密钥泄露,攻击者也无法得到以前时段的代理签名。  相似文献   

16.
在代理签名方案中,原始签名人能将其数字签名权力委托给代理签名人。前向安全的数字签名能解决密钥泄露问题。现有基于身份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文献数量少,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代理签名和前向安全,利用双线性映射,构造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身份前向安全的代理签名方案。分析表明,该方案在保持了前向安全代理签名的各种安全特性的条件下,效率高于已有方案,更适合在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种高效前向安全短门限代理签名方案分析,发现该方案不能抵抗伪造攻击,任何人包括代理签名者都可以伪造原始签名者委托代理签名团体进行代理签名,同时该方案也不能抵御内部合谋攻击,任意门限个代理签名者可以合谋获取其他代理签名者的私钥,进而可以伪造他们的签名。对这种门限代理签名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方案克服了原方案的缺陷的同时还具有后向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