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分别进行了炭砂复合滤池处理Ⅳ类~劣V类地表水的中试和生产性试验,并与常规过滤工艺进行对比.中试及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GAC强化过滤工艺在去除浊度方面与常规过滤工艺相差不大,两种工艺的最终出水浊度都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的要求;GAC强化过滤工艺在去除氨氮方面优于常规过滤工艺;GAC强化过滤工艺存在亚硝酸盐氮积累现象,但其硝化效果较普通砂滤池好;GAC强化过滤工艺的出水CODMn值基本能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的规定;炭砂复合滤池的硝化作用比较明显,对溶解氧的消耗量比较大,要加速硝化过程则需进行曝气充氧. 相似文献
4.
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邯郸市滏阳河水为原水,进行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中试采用混凝沉淀/Zeo-carbon生物滤池/臭氧/活性炭工艺,综合考察臭氧/活性炭对浊度、COD<,Mn、UV<,254>、NH<,4><'+>-N等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该深度处理工艺中,臭氧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g/L,活性炭滤池的最佳滤速为6.0 m/h.在最佳运行工况下,出水浊度、COD、NH<,4><'+>-N、UV<,254>的平均值分别为0.85 NTU、2.43 mg/L、0.33 mg/L和0.031 cm<'-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4%、53.5%、73.0%和59.4%,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目前水资源污染现状、主要危害及微污染水源水水质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及常规处理工艺的特点,探讨了强化混凝、强化沉淀和强化过滤、强化消毒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净化机理。 相似文献
6.
7.
成都市的饮用水源水由都江堰输送到成都,沿程经过多个城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上游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着成都市的水源,致使原水突发性污染情况时有发生。在呼吁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如何去除污染物提高水质是供水行业面临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就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预氧化技术与与饮用水常规混凝工艺组合联用开展了一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氧化强化聚合氯化铝混凝工艺对原水中CODMn,UV254。和浊度的去除;次氯酸钠预氧化时间小5min;高锰酸钾预氧化在11min后反应完全;水体pH值改变不会影响预氧化的助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
改性凹凸棒土强化混凝处理低浊微污染水源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并将其用于处理低浊微污染水源水,考察了改性凹凸棒土投加点、投加量对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水源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改性凹凸棒土能显著改善混凝性能,大大提高了对浊度、CODMn、UV254、氨氮的去除效果。当聚合氯化铝和改性凹凸棒土的投加比例为1∶(1~1.25)时,强化混凝对浊度、CODMn、UV254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7.02%、47.63%、32.46%和31%,且形成的絮体密实度高、沉降性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定化包埋颗粒,借助气升式内循环好氧流化床反应器,对人工模拟低氨氮、低有机物的微污染源水进行处理。分别研究了DO和碳氮比对氨氮和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T=24℃,HRT=60min,pH=7.1~7.3的条件下,当C:N=1:1、DO为3~8mg/L时,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90%,对COD的去除率保持在50%~60%;当DO=8mg/L、C:N=2:1时,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达93.56%,对COD的去除率为50%~60%;当C:N=3:1时,对氨氮的去除率〉90%,对COD的去除率在40%左右。在微污染源水的处理过程中,固定化包埋硝化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常规工艺对高藻、低浊微污染源水的处理效果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气浮与混凝、过滤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一套新型浮滤池工艺(DAFF),并以济南玉清湖水库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中试,考察了对藻类及有机物的去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DAFF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工艺,对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UV254、浊度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24%、59.76%、58.62%、85.2%、20.83%.该工艺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适合新建的小水厂及老水厂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生物活性滤池的强化过滤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研究开发了三种生物活性滤池,实现了对普通滤池过滤作用的强化。经长期运行测定,在10m/h左右的滤速下,生物活性滤池对氨氮、亚硝酸盐氮、有机物、浊度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其中氨氮的去除率为76%-87%,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76.9%-90.6%,CODMn的去除率为17.3%-31.4%,出水浊度均能保证在1NTU以下,经消毒后能满足卫生学指标的要求。所载生物膜受滤池频繁反冲洗的影响较小,在反洗2-3次/d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该技术为解决现有水厂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问题、提高供水水质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纤维过滤介质孔隙率准确的测量方法及其内部结构的特性,采用计算机VB语言构建了三维纤维过滤材料模型,对其进行了内部结构孔隙率、表面光学视图孔隙率计算及分析,得出二维滤材孔隙率与三维滤材孔隙率存在的关系,提出一种简便的测试纤维过滤材料孔隙率应用于实际的方法,并且与真实纤维过滤材料孔隙率和电镜扫描下的纤维过滤材料孔隙率进行比对,利用分形数学理论求解出纤维模型二维切面条件下的分型维数,并得出切面平均孔隙率与切面分形维数的数学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电镜扫描孔隙率较三维真实孔隙率偏小,平均误差约为7%,过滤材料内部结构2/9和7/9处的切面的孔隙率与其三维孔隙率相同;纤维过滤介质具有统计分形特性,随孔隙率增加其分形维数减少,孔隙率减少其分形维数增加,得出的分形维数与孔隙率关联表达式与经典文献形式吻合。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从质量平衡关系式得出纤维过滤器过滤固体气溶胶的非稳态过程第一阶段中穿透率和积尘量的关系式,并用无量纲参数加以简化。R.C.Brown和D.A.Japuntich的实验数据验证了该关系式的可靠性。结合R.C.Brown的数据分析得到同一时间穿透率随厚度增加而减小,同一位置处穿透率随时间而减小;同一时间局部当量积尘量随厚度增加而减小,同一位置处局部当量积尘量随时间而增加;当量总积尘量与无量纲时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