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国外核/壳型聚合物乳液的发展概况,讨论了核/壳型乳胶粒的形态,生成机理及其形态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着重综述了近年来聚合物乳液开发应用的动态。 在乳液聚合过程中,借助功能性单体的参与,通过分子设计制取的不同组成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3.
核壳聚合与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核 /壳乳液聚合机理、方法、工艺以及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综述 ,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 ,并回顾了核 /壳乳液聚合最新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4.
核壳型复合聚合物乳液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涌深  曹同玉 《化工学报》1991,42(6):683-689
以乳化单体加料的种子聚合技术,合成了聚丙烯酸乙酯/聚苯乙烯核壳型复合聚合物乳液.确定了种子聚合过程中乳化剂补加量与聚合单体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和合理的单体加料速率.该体系所得聚台物乳液的乳胶粒是“翻转型”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了种子乳液聚合法,以可被碱溶胀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为核,交联型的丙烯酸类高聚物为壳,合成了新型的可以代替部分钛白粉等颜料的可遮盖聚合物。讨论了乳化剂、单体、核壳比等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其中核壳比在1:15-1:25时,聚合物具有较好的遮盖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四平 《应用化工》2014,(11):1985-1988
采用欠量加料核壳型乳液合成法,以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乳化剂为复合乳化剂,以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核单体,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丙烯酸丁酯为壳单体,KPS为引发剂,制备出核预聚体和壳预聚体,又以乳化剂、水、p H缓冲剂、核预聚体制备出核种子乳液,然后通过半间歇法加入壳预聚体和壳引发剂制得核/壳型硅丙乳液。对乳液进行了红外光谱测定,并初步探讨了乳化剂的用量、乳液p H值、乳化温度、引发剂的用量等因素对合成过程中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0.7%,乳化温度为75~80℃,p H在接近中性的6.5~8.0时,制得硅丙乳液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核/壳型ACR乳液的聚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预乳化工艺,种子聚合法,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说明丙烯酸丁酯(BA)接枝共聚反应,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ACR)乳液,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乳液聚合和PVC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材料》2010,24(4):217-217
陕西科技大学的马建中等人采用单体预乳化法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型硅丙复合乳液,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璜酸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MS-1)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比列、核层聚合乳化剂补加速率及壳层聚合乳化剂补加速率对乳液性能和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陕西科技大学的马建中等人采用单体预乳化法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型硅丙复合乳液,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璜酸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MS-1)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比列、核层聚合乳化剂补加速率及壳层聚合乳化剂补加速率对乳液性能和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结构可控增韧型核-壳结构乳液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结构可控增韧型核-壳结构乳液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增韧机理及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核/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结构可控增韧型核一壳乳液聚合物的最新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核/壳型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聚合法,通过MMA—St—BA—AA四元共聚反应,制得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讨论了乳化剂用量、阴/非离子乳化剂配比、核壳两阶段乳化剂配比以及功能性单体对乳液聚合反应和乳液性能的影响。表征了所得聚合物乳液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刘德峥 《现代化工》2002,22(5):34-36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单体的投料方式及配比对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得到了含氢聚硅氧烷/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PHMS/BA/St/MMA/MAA)共聚物复合乳液,乳液性能稳定,该乳液所制得的胶膜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无皂核壳乳液的聚合反应机理,包括接枝机理、互穿聚合物网络机理、离子键合机理,及其聚合方法,并阐述了提高无皂核壳乳液稳定性的几种方法,及其在涂料、胶黏剂、复合材料、单分散性微球和功能性微球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核壳型苯丙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并讨论了引发剂、乳化剂、单体、反应温度、聚合工艺等对乳液合成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m(引发剂):m(总单体)-0.4:100.0,m(乳化剂):m(总单体)=2.2:100.0,m(苯乙烯):m(丙烯酸丁酯)=1:1。反应温度控制在80~82℃。  相似文献   

15.
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ctyflon-God)、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制备了壳层含氟的核壳型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乳胶膜化学组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乳胶粒的微观形态结构,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表面分析。发现氟有向空气与膜面迁徙的现象。通过吸水率表征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胶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含氟量增加使乳胶膜吸水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6.
核/壳苯丙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及两阶段用量等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得到了聚合过程稳定、综合性能好的核/壳型乳液。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并讨论了引发剂、乳化剂、单体、反应温度、聚合工艺等对乳液合成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m(引发剂)∶m(总单体)=0.4∶100.0,m(乳化剂)∶m(总单体)=2.2∶100.0,m(苯乙烯)∶m(丙烯酸丁酯)=1∶1,反应温度控制在80~82℃。  相似文献   

18.
核壳型苯丙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种子乳液和预乳化工艺,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混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探讨了乳化剂、引发剂、丙烯酸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合适的反应条件为:MMA∶BA∶St∶AA=14∶25∶16∶2,乳化剂用量为3.2%,引发剂用量0.35%~0.42%,温度80℃。  相似文献   

19.
核壳型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几种通过核壳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环氧改性、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改性和有机氟改性等。介绍了它们的改性机理,具体阐述了核壳型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目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李小培  艾照全  肖宇 《粘接》2014,(3):78-82
综简述了核壳型纳米二氧化钛/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重点对纳米TiO-核/聚合物-壳和2聚合物-核/纳米TiO-壳这2种复合粒子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