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3G网络中,江苏联通制定了软交换的MIP〔MSC-S(移动软交换)inpool〕建设,MSC pool组网有一定的优势:负荷分担,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减少信令负荷,提高容量;提高处理机能力;实现冗余备份,提高了MSC服务性能;核心网规划与无线接入网规划相对独立,易于容量规划,便于扩容。目前无锡MIP的割接已经完成,正在...  相似文献   

2.
陶志强 《移动通信》2007,31(5):69-72
随着软交换技术的日益成熟和3G牌照发放的推迟,基于IP的移动软交换方案被认为是运营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并成为移动运营商扩容和优化2G核心网选择。文章对2G核心网络中的移动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基于IP方式下的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软交换核心网IP化组网背景下,IP站点负荷分担,传统的中继电路指定拨测在物理MGWIP接口板故障或者IP站点升级改造时无法进行测试验证。本文通过分析IP化组网特点,提出指定IP出接口呼叫功能,对其实现原理进行分析,并根据测试结果证明该功能有效,为IP化组网运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MSC POOL组网中,一个BSC/RNC由多个MSS为其提供服务,节点间采用负荷分担的方式,降低了单个MSS故障对业务的影响,提高了网络可靠性.随着移动软交换网络IP化程度越来越高,MSC POOL的技术优势更加明显,已得到全面商用.根据某移动公司MSC POOL组网工程,首先研究了现网如何演进成POOL的方法,并针对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NRI资源缺少问题、负荷均衡问题、被叫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中介绍了软交换IP承载网组网建设原则及组网思路,重点探讨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的体系结构、业务接入方案,以及本地接入层组网建设思路等内容,给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的组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软交换技术架构、组网方式、话务信令路由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如何采用软交换技术对传统移动交换端局进行冗灾备份.  相似文献   

7.
移动软交换架构、组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刁兆坤 《移动通信》2006,30(6):104-108
文章首先介绍了移动软交换的技术优势、体系结构和协议,然后对移动软交换的组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移动软交换在3G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伴随国家发放4G牌照以及软交换技术的逐渐成熟,运营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基于IP的移动软交换方案,也是运营商改进和扩容2G核心网的选择.本文着重介绍2G网络的核心——移动软交换技术,并介绍了基于IP方式下如何组网.  相似文献   

9.
殷茜  李彬 《移动通信》2005,29(8):66-68
文章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概念,阐述了软交换技术在3G核心网中的应用趋势及其组网优势,最后对移动核心网软交换技术的一个应用实例——中国移动T1项目进行了组网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对移动城域传送网汇聚节点机房中汇聚层与接入层设备分设的一种特殊的组网方式进行剖析.通过与常见的汇聚层设备直接组建接入系统组网方式的比较,详细分析了此种方式的产生背景和优缺点,最后对采用该方式的网络优化策略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微波电路建模与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荧  林嘉宇  毛钧杰 《微波学报》2000,16(3):242-248
本文讨论用神经网络对微波电路进行建模、优化。借助电磁声理论计算或基于实际测量,可得到微波电路的输入、输出样本数据,从而可训练神经网络,在兼顾它的推广性能的基础上,对微波电路建模。进一步,通过优化神经网络对应参数,可优化微波电路。文章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对微带变阻器建模、优化,以此为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IP技术大大改变了传统电信网络的概念和结构,基于IP技术的下一代电信网是一种以分组为单位的网络交换和传输机制,承载、信令和管理在同一个基础设施上。本文首先介绍了下一代网络的4层体系结构以及每一层的具体功能,引出了软交换的概念,分析了软交换作为新、旧网络融合的关键设备所具有的主要功能,论述了软交换提出的必然性。最后分析了软交换技术在下一代电信网中的位置,提出了使用软交换的若干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移动软交换系统是搭建在IP网上的,IP网络接入设备的不断增加将引入不稳定因素,将会对软交换核心设备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与质量。通过对现有网络拓扑的优化改造,实现软交换核心设备与网管、计费进行三网分离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problem of constructing optimal layered multicast with network coding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Based on the flexibility of layered source coding, a global-favorable optimiz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which maximizes the aggregate throughput of heterogeneous sink nodes for layered multicast with network coding by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bit rates of the layers. To solve this global-favorable optimization scheme, especially in the large-scal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 new problem-specific genetic algorithm (GA) is further proposed. It not only searches efficiently for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yer bit rates, but also guarantees the validity of candidate solutions in the whole evolutionary proces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new GA-based optimization scheme could obtain efficiently the optimal or satisfactorily near-optimal bit rates for layered multicast with network coding, even in the large-scal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相似文献   

15.
异构无线网络的融合是当前无线网络的发展趋势。针对融合过程中遇到的诸如传输模式选择、负载平衡、路由和切换之类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融合架构:无线协作Mesh网。该架构基于无线Mesh网的网络结构,并通过协作通信进一步优化其结构、提升其性能。该架构能充分发挥Mesh技术高频谱效率、动态自组织的优点和协作通信高分集增益、高能量效率的优点,可为无线网络融合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覆盖专网规划和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铁路的大面积提速和城际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对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建设和建成后的网络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别从理论上和实际工程中对高速铁路覆盖专网如何规划和优化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对未来家庭网络中的网络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网络的正常运作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家庭网络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对象决定了其网络管理模式必定有别于传统的网络管理.文章阐述了在家庭网络中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公共网络管理与基于Web技术的家庭内部网络管理相结合的双重管理域模式,并分别提出了两个管理域各自对管理技术的要求,最后给出了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8.
同步一直是数字通信网中的重要内容,深圳电信以实现综合业务接入为契机,启动了各业务网同步的调整工作,解决了各业务网步同方面的遗留问题。本介绍了这次同步调整中获得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a new zero-voltage switching (ZVS) buck converter with a tapped inductor (TI) is proposed. This converter improves the conventional tapped inductor critical conduction mode buck converters that have the ZVS operation range determined by the TI turn ratios. It includes another soft switching range extension method, the current injection method, which gives an additional design freedom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turn-ratios and enables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winding ratio of the TI so that the efficiency may be maximized. This soft-switching buck converter is suitable for wide input range step-down applications. The principl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and design guidelines are include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100-W prototype dc-dc converter are given for hardware verification also. Finally, based on the proposed soft-switching technique, a new soft-switching topology family is deriv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现有“电力电子技术”相关教材中存在的对双向变换器的分析不完善和各知识点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探析了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的拓扑生成原理,并且详细分析了变换器运行于电感电流过零模式下实现零电压开关的具体过程,并推导出了软开关的实现条件。本文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加深双向变换器与基本Buck和Boost变换器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并了解软开关技术在基本变换器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教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