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齿面长度接触调整好后,往往出现齿面高度接触不良的现象。一、齿面高度接触常见的情况齿面高度接触情况如图1所示,这种齿面接触偏差必将产生噪声,主要是齿轮对的基圆齿距不相等所造成,即第一对啮合齿还没有离开以前。第二对齿不是平稳的进入啮合,而主动轮轮齿的非工作面将发生撞击,被动轮轮齿的工作面发生振动和噪声。二、齿面高度接触不良产生的原因齿面高度接触不良的产生,主要是啮合齿轮对的 相似文献
2.
例:有一对齿轮,Z_1=18,Z_2=27,设Z_1是精确的齿轮,将Z_1放在滚动啮合仪上得△k_1=0.4mm,L_f=60.84mm,由Y236型刨齿机说明书可知两轮轴线为: 夹角90°时:I=53/49×40/100=0.432653 相似文献
3.
直齿圆锥齿轮或齿轮副的接触斑点,是锥齿轮精度标准中第血公差组的唯一指标。接触斑点的形状、位置和大小,由设计者根据齿轮的用途、载荷和轮齿刚性及齿线形状特点等件自行规定。诚然/根据锥齿轮加工制造工艺特点及变形情况(尤其是热处理变形引起接触斑点的变化),也应$波切齿后无载荷检查接触斑点的具体要求。一般情况下,要求齿轮副啮合后传动在有载荷的工作状态下,齿面上得到大面积的接触,而在齿轮传动无载荷轻微$励下运转检查接触斑点时(在专用喻台仪、滚动检耷机或安装到箱体上),齿面大端不应有接触痕迹。对柴油机传动用直… 相似文献
4.
基于某发动机直齿锥齿轮真实齿面测量数据,反求直齿锥齿轮加工参数,重构直齿锥齿轮真实齿面的数学模型及几何模型,进一步采用ANSYS软件对直齿锥齿轮进行加载接触仿真分析,得到基于真实齿面的直齿锥齿轮接触印痕,仿真结果与着色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此分析方法可为后续该直齿锥齿轮是否能满足装机要求判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局部辑触直齿锥齿轮,齿面根切危险部位在齿的大端,须对齿的大端进行根切校核。与传统刨齿方法比较,齿面局部接触锥齿轮的大端齿厚变化不大,小端齿顶减薄,但齿根厚度增加较大,使齿的弯曲强度增大。文中给出了根切校核、小端齿顶变尖校核和大端测量齿厚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根据直锥齿精度标准中对接触斑点在数值上的规定,结合实践对接触斑点的形状,位置和大小作了理论分析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齿轮传动中的齿面接触斑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新、旧国家齿轮标准齿面接触斑点质量评定方法并加以比较,列举齿轮加工、装配中几种齿面接触斑痕的形式并进行专业分析,指出这几种齿面接触斑点和传动噪声的关系,提请专业人员根据齿面接触斑痕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陈德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2,(4):39-41
一对锥齿轮运转后,其噪音的大小、工作的平稳性,与其接触斑点有密切关系,故应保证齿面有良好的接触斑点。成批加工直齿锥齿轮,一般都在刨齿机上进行,加工完毕后,应在滚动检查机上检查接触情况,根据接触情况可以移动检查机从动头座的水平(轴向)和垂直方向的位置,从而改变被检齿轮在检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字化真实齿面的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导入假想全共轭齿面作为基准齿面,即大齿轮基准齿面是采用由加工机床设定参数形成的理论齿面,小齿轮基准齿面是采用与该大齿轮基准齿面完全相共轭的齿面,该假想齿面是瞬时线接触,无传动误差。对该基准齿面上的接触线进行拓扑网格划分,引入数字化合成误差概念,实现含有齿形误差和安装误差的螺旋锥齿轮的数字化真实齿面的构建。提出一种基于高精度数字化真实齿面的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方法,通过与Gleason公司TCA软件分析结果以及齿面磨损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锥齿轮副和传动箱体加工合格的情况下,由于装配对安装距的误差会造成的接触不良,根据不同的齿面接触形状和齿侧间隙的变化值,可以判断和计算大小齿轮的安装距误差,从而达到一次准确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齿面接触分析(TCA)可以直接反应准双曲面齿轮的啮合质量,运用TCA研究不同加工调整参数对齿轮啮合的影响,得到其影响规律,为实际生产加工参数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