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能源与资源的紧缺,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建筑节能的绿色建筑发展也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本文结合绿色建筑理念,对某示范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暖通和给排水专业的绿色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该建筑利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太阳能热利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等技术手段,旨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达到降低建筑能... 相似文献
2.
《建设科技》编辑部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0,(8):1-1
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长发表了《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大领域及其展望》的主旨报告,大型公共建筑节 相似文献
3.
4.
温家宝:发展绿色建筑面临极好机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发展绿色建筑做出重要批示: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不仅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 相似文献
5.
6.
古春晓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1,(7)
本刊讯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第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于3月28日在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出席会议并讲话,世界绿色建筑协会副主席Rick Fedrizzi致辞。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记者古春晓肖莉)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等部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办的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于3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3月28日到30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的支持之下,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及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七 相似文献
9.
我国建筑能耗趋势与节能重点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江亿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6,(7):10-13,15
当前我国开展建筑节能的工作重点应为:在农村大力鼓励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北方建筑改善建筑保温、采取新型集中供热系统,大幅度降低采暖能耗;长江流域发展热泵采暖空调方式;在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中推广节能灯具和电器的使用,并提倡行为节能;大型公共建筑采用有效节能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大型公建节能的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俊强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8,(1):80-83
“十一五”期末,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总能耗要下降20%,节约1100~1500万吨标准煤。为实现这一节能目标,政府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通过完善能效测评、用能标准、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节能服务等各项制度,健全节能监管体系。将逐步建立起全国联网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全国重点城市重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促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为高能耗建筑的进一步节能改造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
13.
14.
春华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5,(15):45-47
7月1日.由建设部组织编制,审查.批准.并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有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是建筑行业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的一项重大举措。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对传统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前,绿色建筑是最重要的应对领域;在实现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的征途上,绿色建筑肩负重任;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进程中,绿色建筑将作出重大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为推广绿色建筑所做的一切努力,将无愧于现在,也必将无愧于后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抓建筑节能是以1986年颁布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标志启动的.经过近20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逐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7.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形势,中国亟须加大力度推行绿色节能建筑.必须多方协同,力争节能建筑普及化,促进绿色生态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大型公建和政府机构建筑的基本情况公共建筑指非住宅类民用建筑,即办公楼、学校、商店、旅馆、文化体育设施、交通枢纽、医院等。我国目前此类建筑总量为50~60亿平方米,占城镇建筑总量的30%左右。公共建筑的运行能耗包括采暖能耗、照明能耗、空调与通风能耗、生活热水供应、办公设备、建筑其他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