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粉体工业》2009,(6):65-66
一成果技术特点及创新 采用酸浸、滤洗、控制碱析氢氧化镁以及酸浸渣碱溶、滤洗、稀酸法控制沉析二氧化硅工艺,并在碱析和稀酸沉析过程中适时进行表面处理或表面改性,制备超细氢氧化镁和超细高比表面积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2.
以铁尾矿为原料,采用热碱反应法,经过浸酸、滤洗、酸浸渣热碱反应、稀酸法控制沉析二氧化硅工艺,并在稀酸沉析过程中进行表面处理,制备出超细纳米白炭黑。采用单因素变量法考察NaOH的浓度、混合料煅烧时间、碱溶时间、碱溶温度对白炭黑产率的影响,并采用XRD、SEM对产物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得最佳工艺条件为:5g煅烧铁尾矿的酸浸渣与10g NaOH混合均匀,于500℃煅烧50min后,将混合物溶于190ml水,并加入4g NaCl,混合液于70℃搅拌反应60min后过滤,滤液用HCl酸化至pH=8,陈化1h后,再经抽滤、洗涤、干燥,得到纳米白炭黑产品。通过计算,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纳米白炭黑的产率可达到97.41%,所得白炭黑为水合非晶物质,颗粒近似球状,粒径为50~100nm左右。  相似文献   

3.
《中国粉体工业》2009,(6):67-68
一成果技术特点及主要指标 以低品位硅藻土为原料,采用物理提纯、物理法超细和表面处理、化学法(碱溶、酸析)和粒子阻隔技术制备超细和纳米二氧化硅,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物理法超微细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4.
《中国粉体工业》2009,(4):64-65
一,成果技术特点及主要指标以低品位硅藻土为原料,采用物理提纯、物理法超细和表面处理、化学法(碱溶、酸析)和粒子阻隔技术制备超细和纳米二氧化硅,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铁黄颜料的耐热性,运用乙酸乙酯作为潜伏性酸试剂,研究了一种新的铁黄表面均匀包覆二氧化硅的方法,即通过控制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来实现在铁黄表面均匀包覆二氧化硅。对表面均匀包覆二氧化硅后的铁黄颜料的颜色变化、分散稳定性、吸油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均匀包覆二氧化硅可有效改善铁黄颜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混酸溶浸-硫化沉锡工艺处理ITO废料,解决了料液难滤和有效回收铟和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镁具有众多优点,近年来广受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对氢氧化镁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表面改性剂的种类和最佳用量以及表面改性效果的评定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硅烷偶联剂对金属氢氧化物粉体的机械球磨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金属氢氧化物粉体的分散性及对其表面亲和力,采用机械球磨法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阻燃剂粉体进行表面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比分析不同酸、碱条件下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氢氧化物阻燃剂的改性效果,对反应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球磨改性更有利于粉体的分散和细化;当介质为酸性条件时,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氢氧化物粉体的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基材表面条件与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及不同浸酸条件对Ni-P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并运用SEM对不同表面状态及不同浸酸条件下,Ni-P合金生长形貌进行了检验,探讨了其生长行为与Ni-P合金层致密性及耐蚀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超细氢氧化镁的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苯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对超细氢氧化镁进行了湿法表面改性,通过SEM、TGA-DSC和FT-IR分析改性机理,表明硅烷是以硅氧烷结构接枝到了氢氧化镁表面。并应用吸油率、沉降时间和氢氧化镁/液体石蜡悬浊液的粘度来表征改性效果,得出了硅烷湿法改性超细氢氧化镁的最佳用量为1.5%(质量分数)。改性氢氧化镁粉体的分散性和表面亲油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多孔玻璃制备中的酸浸析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多孔玻璃制备的基础上 ,对Na2 O B2 O3 SiO2 系统分相玻璃进行盐酸处理 ,并用化学方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酸浸析结果进行了测定。讨论了温度、酸浓度和浸析时间对基体多孔玻璃浸析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氢氧化镁粉的超细化和高分散性是充分发挥其在聚合物材料中的阻燃性的前提。对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粉的制备工艺以及几种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用量对纳米氢氧化镁粉的分散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的最优工艺条件是:镁液中Mg^2+的初始浓度为22.75g/L,沉淀剂用20%的NaOH溶液,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5min。SEM分析表明: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片状纳米级氢氧化镁粉片径100nm左右,厚10nm左右,但是颗粒之间团聚严重,团聚颗粒达到微米级。使用硅烷FR-693、钛酸酯YB-502和聚乙二醇对氢氧化镁进行原位改性可以提高其分散性。硅烷FR-693、钛酸酯YB-502和聚乙二醇的最佳用量分别为氢氧化镁质量的1.5%,1.5%,0.75%。FTIR分析表明,3种改性剂都可以吸附在氢氧化镁颗粒表面并形成化学吸附。其中硅烷FR-693与粉体表面形成Si-O-Mg化学键合,钛酸酯YB-502与粉体表面形成Ti-O-Mg键合。  相似文献   

13.
以7.4Na2O-29.4B2O3-63.2SiO2-1TiO2(wt%)为玻璃组成,通过热处理、酸溶液浸析的方法制备了平均孔径为91.4 nm、比表面积为13.786 m2/g、孔容为0.3150 cm3/g的无裂纹多孔玻璃基片(20×20×1.5mm),采用压汞仪等测试分析了酸浸析浓度、酸浸析时间及酸浸析缓冲剂对多孔玻璃孔结构和基片碎裂的影响,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多孔玻璃的显微结构,发现以0.5 M HCl/24h及饱和Na2B4O7为酸浸析缓冲剂,可有效防止多孔玻璃碎裂,提高成品率,可为大孔径的片状多孔玻璃的发展和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超细氢氧化镁阻粉体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超细氢氧化镁粉体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偶联剂用量、时间、温度等因素对粉体改性效果的影响,并以活化指数作为衡量指标,获得了硅烷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能量色散谱仪(EDS)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氢氧化镁表面结合了硅烷偶联剂;红外光谱显示,硅烷偶联剂与氢氧化镁之间形成了化学键。提出了硅烷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以苏州土为原料制备纳米白炭黑粉体。研究并讨论了煅烧温度、酸浸条件、PH、反应时间、凝胶煅烧等因素对苏州土分解,纳米白炭黑粉体制备的影响,采用XRD,TG—DSC,SEM,T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苏州土在700℃左右煅烧2h后用20wt%IICl溶液在100℃酸溶2h,控制Al/HCl摩尔此为1:7时可以使二氧化硅获得率达到97%;碱溶除杂后的硅酸钠溶液加入分散剂后,在70℃~90℃时控制pH=5~7反应0.5h获得的溶胶在400℃煅烧2h获得平均粒径35nm的球形纳米白炭黑粉体。  相似文献   

16.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酸/碱两步溶胶 凝胶法、结合匀胶和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在硅片上成功制备了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适合匀胶的二氧化硅溶胶的粘度范围为 9~15mPa·s;多孔二氧化硅薄膜表面均匀平整,其厚度为400~1000nm;折射率为1.09~1.24;介电常数为1.5~2.5。该多孔二氧化硅薄膜具有三维网络结构,二氧化硅微粒直径为10~20nm。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二氧化硅的表面结构,重点介绍了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和改性机理。对改性后的二氧化硅的性能表征方法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铜合金表面溶胶-凝胶涂层抗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正硅酸乙酯为基本原料,配制二氧化硅溶液-凝胶液,采用浸涂法在牙科用铜合金表面涂层。用SEM、DTA、ICP等方法对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涂层的形貌及特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涂层在乳酸腐蚀液中能减少合金离子的释放,提高了铜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铜合金与涂层的结合中强度可达40MPa。  相似文献   

19.
镁及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新工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了镁及镁合金的前处理方案,以磷酸洗的方法代替传统的铬酐加三氯化铁酸洗侵蚀的前处理工艺,配置简单,操作方便,以浸锌层、氰化铜层和中性镍层作为化学镀中间层,得到了结合力良好的化学镀镍层,获得了镁合金表面处理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碳纳米管/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场发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有很好的场发射特性,含有10%(质量分数)CNTs的复合材料开启场较低(0.98V/μm)。研究了用稀HF溶液处理复合材料表面后场发射性能,发现场发射性能明显改善,开启场由0.98V/μm下降到0.73V/μm,发射电流为1mA/cm^2时的电场由2.1V/μm下降到1.0V/ μm。研究表明碳纳米管/二氧化硅复合材料非常适用于场发射平面显示器中的阴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