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特定方法筛得羟基脂肪酸聚酯产生株AMB-001,初步鉴定为产碱菌属。经紫外线与亚硝基胍诱变,变异1株AUN-39产聚羟丁酸和聚羟丁戊共聚物的产率分别为细胞干重的35%和47.5%,透射电镜观察表明AUN-39胞内积累的PHB粒子可充满腔内空间。  相似文献   

2.
果胶酶生产菌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对黑曲霉HYA4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为:250mL三角瓶中甜菜渣5g,黄豆粉5g,NH4H2PO4 0.4%,FeSO4·7H2O 0.05%.料水比1:2。采用此优化的培养基在培养温度36℃和初始pH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果胶酶酶活力可达5465.8U/g(干曲)。  相似文献   

4.
果胶酶的固态发酵法生产及在肉仔鸡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产果胶酶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出发菌株,分别在小铝盒、浅盘和曲箱中进行固态发酵的研究,确定最适发酵条件为:以麸皮为培养基,加水比以麸皮∶水为3∶5,每kg原料添加7.5 g硫酸铵,并按7.5%接入42 h种龄的液体种子.经过39~41 h发酵,在浅盘发酵中干曲果胶酶活力达到19 000 U/g,曲箱发酵酶活力达到16 033 U/g.经分析成品曲中同时还含有酸性蛋白酶1 540 U/g,β-葡聚糖酶12 U/g.仔鸡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的添加可显著提高全期增重,降低料肉比,干物质、粗蛋白、有机物和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了11%~22.5%.  相似文献   

5.
果胶酶高产菌株Aspergillus niger350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线和微波处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孢子,获得1株比出发菌株果胶酶产生能力提高2倍的突变株3502;在用正交试验优选而得的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下,酶活力达2644u/g。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现行工业生产α-淀粉酶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F7658为出了菌株,通过复合诱变,反复筛选获得一株能在高碱性条件下生产碱性淀粉酶的菌株M-104。  相似文献   

7.
果胶酶高产菌株Aspergillus niger 3502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紫外线和微波处理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孢子,获得1株比出发菌株果胶酶产生能力提高2倍的突变株3502;在用正交试验优选而得的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下,酶活力达2644u/g.  相似文献   

8.
L—组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761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D-组氨酸(D-His)、6-氮鸟嘧啶(6-AU)等结构类似物平板和以L-组氨酸(L-His)为惟一氮源平板定向筛选,获得一株L-组氨酸产生菌H-24(D-His^r6-AU^r Hisase^-)。在加有150g/l葡萄糖、35g/L硫酸铵以及10mL/L玉米浆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72h,产L-组氨酸1.6g/L。  相似文献   

9.
苹果渣固体发酵生产果胶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苹果渣代替甜菜渣生产果胶酶,通过单因素搜索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3.324固体发酵工艺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生产果胶酶是可行的,最适培养基的组成为:苹果渣4.5g,麸皮2.0g,豆饼粉2.0g,K2HPO40.06g,(NH4)2SO40.085g,CaCl20.04g;最佳发酵条件为:吐温0.05ml。半乳糖0.25g,自然pH,30℃恒温培养72h。采用最佳培养基和优化工艺,在250mL三角瓶中进行试验,果胶酶酶活达到174.54(U/g干曲),比初始提高了32.16%。  相似文献   

10.
11.
以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到157株菌株,初筛后有21株菌株有絮凝活性,经复筛后有1株菌株C12絮凝活性最高.经与聚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比较,该菌株所产微生物絮凝剂沉降速度快,絮凝率高,显示了该微生物絮凝剂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对其生长曲线的研究表明,C12菌株的絮凝活性与菌体生物量呈正相关性,且培养24h即可达到最高絮凝活性.  相似文献   

12.
果胶内切酶普遍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但天然来源的果胶内切酶分泌量低且提取困难,因而不能满足生产和实验的需要。以腐烂水果、果园泥土、大曲等为分离材料,筛选得到了果胶内切酶高产菌株GJ 1。对菌株GJ 1进行发酵培养,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适宜菌株GJ 1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ρ(麸皮)=30g/L,ρ[(NH4)2SO4]=10g/L,ρ(玉米粉)=20g/L。菌株GJ 1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初始pH值7.0,温度30℃,时间36h。  相似文献   

13.
果胶内切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胶内切酶普遍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但天然来源的果胶内切酶分泌量低且提取困难,因而不能满足生产和实验的需要。以腐烂水果、果园泥土、大曲等为分离材料,筛选得到了果胶内切酶高产菌株GJ-1。对菌株GJ-1进行发酵培养,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适宜菌株GJ-1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ρ(麸皮)=30g/L,ρ[(NH)2SO4]=10g/L,ρ(玉米粉)=20g/L。菌株GJ-1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初始pH值7.0,温度30℃,时间36h。  相似文献   

14.
发酵法生产辅酶Q10的季也蒙假丝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室自行筛选的辅酶Q10产生菌株——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ida guilliermind)CG108进行Co60-γ射线辐照、微波诱变、紫外照射、紫外线结合LiCl处理等复合诱变,并结合卡那霉素抗性和耐前体突变株的理性化筛选,获得一株辅酶Q10高产菌株PN251.该菌株摇瓶发酵的生物量为6.21 g/L,辅酶Q10产量为11.2 mg/L,较出发菌株提高256%.该诱变株遗传性能稳定,经转接五代后其辅酶Q10产量为10.9 mg/L,是一株很有开发前景的辅酶Q10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15.
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菌种组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秸秆直接还田会给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在还田过程中补加纤维素降解菌剂是解决其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通过平板初筛及酶活综合测定及秸秆降解率测定复筛,从腐烂秸秆、牛粪堆肥、森林土等样品中筛选到5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其中X1菌的酶活最佳,酶系组成最合理,其Cx,Cb,C1和FPA分别达到53.6 U/mL、69.7 U/mL、9.5 U/mL和11.6 U/mL,对秸秆的降解率达40.2%.进一步进行菌种组合,得到了一组秸秆降解率有明显增加的复合菌X1+X2,其降解率达到45.5%.根据X1和X2的菌落及个体形态特征,初步判定其均为青霉菌.  相似文献   

16.
从长期受油污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了7株降解石油类菌株,其编号分别为菌2-1、菌7-1、菌1-2、菌5-2、菌7-2、菌油3及菌油5.经形态观察、Biolog鉴定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可鉴定菌2-1和菌7-1为粘质沙雷氏菌,菌1-2为居植物柔武氏菌,菌5-2、菌油3和菌油5都为克雷伯氏菌属,菌7-2为蜡状芽孢杆菌.其中,菌1-2、菌5-2和菌7-2能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36.10mN/m降低至20.20mN/m、20.74mN/m、21.78mN/m,表明这些菌所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具有较强的乳化原油的能力,展现了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筛选及菌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收集的全国21个豆豉产品中分离到369株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对其进行产纤溶酶活性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溶酶菌株HGD107.对菌株HGD107进行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8.
海绵(Marine sponge) 是一大类低等多细胞动物, 其体内及体表富集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本文分别从繁茂膜海绵和南海海绵中,经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油扩散技术和表面张力测定等方法分离到高效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H10和菌株S6X.采用16S rDNA基因分析方法和传统生理生化实验方法对这两株菌进行了菌种鉴定,最后鉴定H10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S6X为帕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lleronii).  相似文献   

19.
海绵(Marine sponge)是一大类低等多细胞动物,其体内及体表富集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本文分别从繁茂膜海绵和南海海绵中,经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油扩散技术和表面张力测定等方法分离到高效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H10和菌株S6X。采用16S rDNA基因分析方法和传统生理生化实验方法对这两株菌进行了菌种鉴定,最后鉴定H10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S6X为帕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lleronii)。  相似文献   

20.
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从葡萄糖、果糖、豆粕粉、氯化铵、乙酸铵、硫酸铵、蛋白胨、酵母提取物、K2PHO4、KH2PO4、CaCl2等11个相关因子中筛选出对枯草芽孢杆菌产果胶裂解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果糖、豆粕和酵母提取物,选取因子豆粕和酵母提取物进行响应面设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豆粕和酵母提取物含量分别为100 g/L,25 g/L时,果胶裂解酶活性最大为22.69 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