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临震预测是指对未来10 d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测.采用多学科多种观测方法进行临震预测,可以预测地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中的一二个要素,综合多种前兆异常信息,做出临震预测.其中,准确地预报了1996年包头Ms6.4级地震、1997-04新疆伽师地区Ms6.3-6.6级强震群、2000-07日本伊豆群岛 Ms6.4级地震和2001-12-18台湾Ms7.5级地震等.其独到之处在于可以预测发生在距观测点几千km以外的强地震,在这一世界性难题上实现了创造性的突破.本文对2003年以来的年度预测及临震预测,按照评分标准进行了评定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临震预报     
运用多学科观测地震的手段,对其异常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探索解决临震预报问题,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部分震例表明,该方法预测发震时间误差小于3天,震级误差小于0.5级,震中位置误差小于50km。  相似文献   

3.
孕震过程中次声波的产生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个临震次声波产生的机理模型,认为孕震末期地质结构动力行为引起的地表变形与空气耦合运动导致可观测次声波.并以日本地震板块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数值模型,采用二维瞬态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层考虑不同深度地质参数,模拟了日本东北部地区地表的运动,计算了地表位移及次声波压力变化曲线,模拟出了临震次声波,次声信号波形特征、频率范围与实际观测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孕震一次声机理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正>2000年7月,日本伊豆群岛北部及邻近地区发生了Ms6.0-6.4级地震2次、Ms5.0-5.9级地震8次.震前,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室首次远距离地预测了这次日本地震,预测与实际发生的地震对照见表1.  相似文献   

5.
日本大地震及海啸的早期预测及临震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引发10~23.6 m的大海啸,造成核电站泄漏,损失惨重.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早在2008年7月25日,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根据5种异常信号作出"关于日本大地震及海啸预测".实际发生的地震正好在预测的区域范围之内,而且确实发生了高达10 m的破坏性海啸.并且在这次大地震前,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还记录到5种前兆异常信号.这表明一个7级以上的地震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往往在震前几年就会出现前兆异常信息,尤其在震前几天还会陆续出现临震前兆异常,抓住这些信息对实现地震的预测预防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三点阵次声源定位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防震减灾,可以用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出现的时间和异常幅值预测发震时间和震级,有效率达到75%以上.地震预测有3个要素,震中位置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能准确地预测发震地点就不能实现防震减灾的目的.利用已建立的次声观测阵,提出了一种三点阵次声源定位估算法,该方法能对次声入射方位角、次声波传播速度以及次声源进行估算.通过一些实际震例对次声波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估算方向与实际震中方向一致,说明本文提出的三点阵估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日本强地震的临震前兆信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日本发生的5次强地震(1995年1月17日,Ms=7.4;1994年12月28日,Ms=7.8;1994年10月4日,Ms=7.9;1994年7月22日,Ms=7.0;1993年7月l2日,Ms=7.7)的临震前兆信息,这些临震前兆信息有:次声波、地应力、虎皮鹦鹉行为异常、大地微动信息等.  相似文献   

8.
南黄海地区是我国东部中强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1846年以来,该研究区M≥6强震活动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74~75 a、57~58 a、11~12 a和5~6 a,其中74~75 a和57~58 a具有突出的预测作用.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在回顾总结成功预测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强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南黄海海域M≥6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及其预测功能,构建并完善了南黄海海域M≥6强震的二维和三维有序网络结构,对该区未来M≥6强震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的可能性与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南黄海海域未来新一轮强震活跃幕的首次M≥6强震将发生在2053—2054年前后,未来第2次M≥6强震或强震群可能发生在2058—2059年前后.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龙门山断裂带区域构造背景、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基础上,阐述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格局,并利用横断层对龙门山断裂带进行分段;同时,对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的发震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并对未来强震危险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具有深部构造的控震作用,其深部孕震机制十分复杂,而芦山地震没有明显的地表破裂带,为一次盲逆断层型地震;卧龙—怀远一线为地壳物质运动方向和主断裂走滑方向发生反向的转换带,发生在其两侧的地震是各自独立的,即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相互独立;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发震时,龙门山断裂带中未活动的区域存在较高的地震危险性,尤其是卧龙—怀远和小金横断层之间的断块为强震危险区,虎牙断裂与主断裂交汇处也是强震较危险区。  相似文献   

10.
1999-09-21台湾集集(23.85°N,120.78°E)发生了M_s7.3地震.这次地震前,距震中1800 km以外的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39.88°N,116.47°E)接收到多种非常清晰的临震信号:次声波异常、地应力突变及虎皮鹦鹉跳动频率异常等.在对这些信号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成功预测了在台湾发生的地震,包括:1999-09-21 M_s7.3地震、2001-12-18的M_s7.5地震、2002-03-31的M_s7.5地震、2004-05-19的M_s6.7地震、2004-10-15的M_s7.0地震和2005-10-15的M_s6.6地震等.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应用补充信息进行Bayes分析的决策方法,并给出了一种估计状态参数分布的综合评定法和确定预报发布最佳时机的阈值法,以提高地震预报决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工业生产设备结构特点和震害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地面上工业设备的震害预测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大中型企业震害预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震减灾、地理信息理论及计算机技术等综合手段,以广州市地震前兆、震害预测、地震活断层等数据库资料为基础,建成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该库具有应急响应和管理系统、城市活断层数据展现系统、农居和活断层管理系统等功能。本数据库的建成及投入使用,将为广州市震前和震时监测及震后救援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应急处置信息。  相似文献   

14.
多层砖房的变形性能与震害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砖砌体墙片的抗震试验结果,结合房屋的动力特性实测,提出了通过比较多层砖房的层间变形能力与地震反应位移,来判断其墙体震害等级的准则和方法。该方法较客观地评估了多层砖房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5.
自1800年以来,新疆及其邻区M≥7强震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30a×k(k=1,2,3)、11~12a、41~43a与18~19a等.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和复杂网络技术,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强震预测方法,构建新疆地区M≥7强震信息有序网络结构,充分揭示了新疆地区近200a来M≥7强震链的活动规律,并据此较为成功地预测了2008年于田73级强震的发生.同时还提出新的预测意见:2014—2015年、2019—2020年以及2026年前后新疆地区仍有可能发生M≥7强震.研究结果表明强震是可以预测的.该方法对于强震的中长期跨越式预测具有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用断层总面积理论对华北地区16例中强地震进行了研究,发现有15例在震前2a左右断层总面积有明显的高值[A(t)≥30]异常显示.对断层总面积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断层总面积值对华北地区5.5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效果.将此方法应用于地震趋势预测中,认为2005年度冀鲁豫交界区存在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震害预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 ,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大 ,做好建筑物震害预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合肥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合肥市中市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抗震调查资料 ,用结构易损性分析法对该类房屋未来震害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