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立水质模型预测水质变化是保障饮用水安全、人类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本文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去噪和LSTM的双层双向Seq2Seq混合模型(W-Bi2Seq2Seq)来预测水质的变化. 使用Daubechies5 (db5)小波将数据集分解为低频序列和高频序列, 高频序列作为噪声去除, 仅保留低频信号用作所提出模型的输入. 选取了烟台市门楼水库的4项水质指标数据(pH、氨氮、电导率和浊度)用于模型的训练, 验证和测试. 所提出的小波双层双向模型(Bi2)与小波单层单向模型(Uni1)、小波单层双向模型(Bi1)、小波双层单向模型(Uni2)、传统的LSTM模型以及基于小波分解的LSTM模型(W-LSTM), 进行比较实验. 其实验结果显示, 在训练过程中, 4个Seq2Seq模型都具有很好的性能, 都能够很好拟合4项水质指标的历史数据集. 然而, 测试结果表明, Bi2在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方面优于其他5个模型, 并且显著提高复杂度较高的水质数据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水位的准确预测可以指导城市的防洪减灾举措及水利工程建设, 提升城市洪涝灾害应急响应速度. 基于数据驱动的水位预测模型, 尤其是LSTM模型, 在模拟自然界中水文要素的强非线性关系时展现出优势从而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 自然界中水文数据的采集往往伴随着噪声以及人为干扰因素, 这些问题影响了模型的预测性能. 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开发了一种新的组合模型, 即SSA-LSTM模型. 该模型首先利用SSA方法将观测到的时间序列分解为周期、趋势和噪声分量, 接着利用LSTM对SSA方法去噪后的序列进行模型训练并得到最终预测结果.本文选取涡河流域涡阳闸1971年5月至2020年12月的闸上水位为数据集, 1)利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将原始水位时序数据分解为多个趋势和噪声分量(RC1RC12), 选取分量(RC1RC10)为趋势项并重构为新的水位时序信号; 2)利用LSTM模型对重构的信号进行了训练和验证, 并将预测结果与LSTM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3)为得到最优的SSA-LSTM模型, 针对不同的时间步长(7、14、21、28、35天)开展了单步预测性能评估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时间步长下, SSA-LSTM水位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均优于LSTM模型. 由此可见, 采用 SSA方法对涡阳闸水位的预处理可有效提高 LSTM 的预测效果, 相比于传统 LSTM 模型, SSA-LSTM模型具有高可靠和低误差的特点, 在水位预测应用中更具适应性, 可以为城市防洪、灌溉、供水等水利措施的合理调度提供更优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多数PM2.5浓度预测模型仅利用单个站点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浓度预测, 并没有考虑到空气质量监测站之间的区域关联性, 这会导致预测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本文利用KNN算法选择目标站点所在区域中与其相关的空间因素, 并结合LSTM模型, 提出基于时空特征的KNN-LSTM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 以哈尔滨市10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的污染物数据进行仿真实验, 并将KNN-LSTM模型与其他预测模型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模型相较于BP神经网络模型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19.25%、13.23%; 相较于LSTM模型MAE、RMSE分别降低了4.29%、6.99%. 表明本文所提KNN-LSTM模型能有效提高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短期铁路客运需求量的实时精准预测可以为实时调整客运服务结构提供依据.铁路旅客流量数据具有时变性、非线性和随机波动性等特点,传统的预测模型无法精准的预测短期内的客流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与长短时记忆融合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WPA-LSTM),首先用小波包分解将原始客运量时间序列分解重构成多个不同尺度的低频和高频序列,然后分别针对各个子序列进行LSTM模型训练和预测,最后将各子序列的预测值叠加作为WPA-LSTM模型的输出.采用某高铁367天的日旅客流量数据对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并与季节性模型和基于经验模态的长短时记忆融合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WPA-LSTM模型可有效提高铁路旅客流量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多模型集成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由最大互信息系数(MIC)选出与负荷相关性高的特征候选集;为获得平稳的负荷序列,将小波分解集成到多预测模型中;小波分解后的负荷序列由多种预测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和极限梯度提升树)进行训练,这些模型在同一小时内提供不同的预测;在集成过程中采用二次学习来组合各时段预测结果并得到最终输出.真实电网数据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K-Similarity降噪的LSTM神经网络水质多因子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质预测问题,以地表水水质监测因子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水质多因子预测模型,同时利用提出的K-Similarity降噪法对模型的输入数据进行降噪,提高模型预测性能.通过与BP神经网络、RNN和传统的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均方误差最小,预测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对网络流量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与预测。针对BP神经网络预测准确率不太理想的情况,将小波理论引入BP神经网络,引用小波理论中多分辨分析技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IP网络流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小波多分辨分析分解信号,再用已分解的信号序列来训练BP神经网络。实验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比BP神经网络对网络流量的预测结果精度更高、性能更好,利用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网络流量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双碳目标下传统负荷预测模型难以捕捉数据内部时序特征导致负荷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在保留CGAN结构的基础上,首先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将历史负荷数据分解为多个经验模态分量,并采用多个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作为生成器、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判别器。然后,以分解后的经验模态分量为输入、负荷影响因素为条件对模型进行训练,使生成器能够输出精确的预测负荷数据。最后,以某地区配电网实际负荷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基于深度学习的负荷预测模型,所提模型具有更小的预测误差。未来可将该方法应用于配电网调度中,以提高调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变换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优化网络性能问题,因网络流量数据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自相似性等分形特征,引起系统流量不稳定和不精确,用传统网络流量预测模型预测准确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WT)的自回归(AR)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流量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并将分解得到的近似部分和各细节部分分别单支重构到原级别上,对各个重构后的序列分别建立自回归模型,由所拟合的模型分别进行预测,最后结合各个重构后序列的预测结果,得到对原始序列的预测结果.运用WT_AR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比传统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度.证明WT_AR是一种高效的网络流量检测模型,网络流量预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杜杰 《信息与电脑》2023,(5):181-185
为研究感应测井数据质量,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作为感应测井数据预测模型。首先建立阵列感应测井数据库,进行统一标准格式化并建立3层模拟地层环境模型;其次建立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阵列感应测井原始阵列数据,并通过图表可视化输出预测结果;最后使用预测指标评价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预测阵列感应测井原始阵列数据较为准确,且比传统方法更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1.
服务器负载的小波-神经网络-ARMA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服务器负载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小波的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具有非平稳特征的服务器负载序列进行小波分解与重构,得到一个低频信号和多个不同尺度的高频信号;对具有近似平稳特征的低频信号建立ARMA预测模型;对变化较多的各高频信号分别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然后分别对各信号进行一步预测并组合预测结果,获得原始负载的最终预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非平稳的服务器负载序列,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传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更准确地预测中小河流水文时间序列变化,建立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结合的预测模型.提出利用非线性惯性权重变化,加入自适应变异等操作的方法,改善PSO的寻优能力;实现LSTM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的结合,建立PSO-LSTM组合模型,改变传统LSTM在...  相似文献   

13.
雷霆  余镇危 《计算机应用》2006,26(10):2278-2281
结合小波变换和混沌局域模型的各自优势,提出一种网络流量的预测模型。首先,将网络流量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得到高频信号序列和低频信号序列,再用加权混沌局域模型对每一成分的信号序列分别进行预测,对所有的预测分量进行小波重构就可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预测。用实际网络流量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韩星  宁顺成  李剑锋  付枫  吴东星 《测控技术》2020,39(12):105-110
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已有的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主要依靠基于模型的方法,比如季节性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SARIMA)和指数平滑法(EXP)等。此类方法的参数选择严重依赖于专家经验,适用性并不广泛。针对周期性遥测参数,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学习长时序依赖关系并给出多步预测值。试验通过将预测问题转化为监督学习问题建立半实时仿真环境,并重点研究了观测窗口、预测窗口、网络结构等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对比LSTM、SARIMA、EXP,结果表明LSTM具备优异的线性拟合能力和良好的非线性关系映射能力。LSTM预测方法摆脱了传统方法受制于专家经验和模型精度低等问题,为开展实时遥测参数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具体体现,为使预测数据更科学地为交通管理系统提供决策。提出建立基于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神经网络的交通事故模型,训练交通事故相关的数据,对交通安全水平的指标进行预测。经过与传统回归模型和传统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实验对比,实验显示LSTM拟合效果最佳,另外LSTM模型对同一趋势上的预测效果有明显优势。通过使用LSTM模型捕获数据中存在的时序依赖关系,能够更准确地对交通事故安全水平进行预测,使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准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控制系统执行器故障实时诊断的准确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元时间序列分析的控制系统执行器在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了控制系统执行器故障机理,确定了表征执行器故障的关键信号;其次采用执行器历史数据,建立了时间卷积网络(TCN)在线预测模型,对执行器多通道信号进行在线预测;随后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多通道残差信号建立了故障分类模型;最后以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执行器半物理试验平台中的电液执行器为例进行了多次重复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TCN网络的在线预测模型相比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NN)预测误差较小;基于LSTM网络的故障分类模型准确率较高;通过LSTM网络对多通道残差信号进行故障分类,比对原始故障数据分类故障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水文时间序列受降雨量的影响,在变化规律上呈现季节性、非线性的特点。传统单一模型结构简单,对于复杂的非线性水文时间序列具有预测精度较低、不能很好捕捉水文时间序列的复合特征的问题。组合预测模型采用多分类器的思想,能够有效地提高预测准确度,然而在模型参数选择方面需要手工调参,花费时间多且不准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FLA-CNN和LSTM的组合预测模型:通过随机蛙跳算法SFLA对CNN模型进行参数寻优,得到优化后的SFLA-CNN预测模型;之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SFLA-CNN和LSTM模型的预测值进行非线性组合,获得最终预测结果。在江苏省太湖区域的水位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与现有模型相比,有效地提高了预测准确率,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