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陈德彦  赵宏  张霞 《软件学报》2020,31(9):2855-2882
由于本体具有强大的知识表示和推理能力,本体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本体的深入应用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共性语义映问题,已有的本体建模方法仅仅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步骤,使得知识工程师仍然无从下手.在基于领域专家知识构建领域语义知识库时,针对领域专家知识中的一词多义、多元关系和安全需求等3类共性语义映射问题,从5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语义映射方法,总结了10条本体建模约定.最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应用案例,并对所提出的5类语义映射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体不一致性问题是语义网络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DAG图的局部诊断方法在传统的模型诊断基础上,采用经典逻辑进行描述,这种方法在构造性知识描述领域中得到大量应用。无辜诊断方法对局部诊断方法进行了改进,可进一步提高局部诊断方法的求解效率。在此基础上,对DAG图表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E_DAG的本体不一致性处理的表示方法及其相应实现算法,并通过动物本体实例说明了此方法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
本体是知识共享的重要工具,也是知识图谱的上层结构。随着数据规模和本体复杂性的增长,本体理解与应用日益困难。本体摘要作为缩小本体规模的一项技术,为加速本体理解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给出了本体摘要的不同定义;对本体摘要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介绍了本体摘要评估的指标体系;最后提出本体摘要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知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为了使本体能够吸收和融合新的知识,就需要对本体中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正,这就涉及到了本体演化的问题.从本体演化的定义、原因、过程、技术、工具等几个方面对本体演化进行一次概述,重点介绍本体演化过程、关键技术以及支持本体演化的主要工具,为本体演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彭勃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9,5(4):2610-2611,2663
通过分析现有拳体构建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本体构建方法。该方法论述了本体构建过程.解决了现实领域知识到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形式化编码的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现有本体构建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本体构建方法。该方法论述了本体构建过程,解决了现实领域知识到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形式化编码的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体是知识共享的重要工具,也是语义Web的支柱.随着语义Web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本体.同时,为提高系统通讯、互操作和自动处理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使用本体来实现知识共享和重用.由于本体的构建通常是一个耗时且繁琐的人工劳动过程,因此一个高效的解决方案是从Web上为应用搜索合适的本体进行重用.为此,一些研究者开发了本体搜索引擎和原型系统,提供本体搜索与排序服务.本文主要从本体的收集、处理、用户接口、搜索机制和排序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来年出现的本体搜索工具和相关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各自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用户接口查询机制和本体排序方法两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由语义不一致性导致的知识库难以复用与共享是影响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关键问题.针对鱼病诊断专家系统中诊断知识的特点,根据鱼病诊断知识模型,分析了鱼病诊断知识模式,定义了鱼病诊断知识基本单元,构建了鱼病诊断知识本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OWL语言对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为促进鱼病诊断知识共享、复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本体的科研领域知识管理建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目前科研领域知识管理中存在的知识来源复杂、存储零散、创新知识不能及时保存等问题,采用本体方法为科研领域知识建模,构建科研知识本体体系,给出科研知识本体的形式化表示;给出了科研领域知识库的构成及用户查询过程,并对知识库进行动态管理;最后提出科研知识管理框架,以支持科研知识的管理、共享和重用.  相似文献   

10.
对本体(ontology)的研究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变的越来越广泛,但手工构建本体是一项繁琐而辛苦的任务,还容易导致知识获取瓶颈,无法保持本体的更新。本体学习技术是利用本体工程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等众多学科技术来实现本体的自动或半自动构建。该文提出了基于Web的本体学习模型,分析了模型实现中的文档预处理、术语抽取、概念选择、概念分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故障诊断是质量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故障诊断方法一直以来都是质量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分析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Ontology的故障诊断方法。阐述了基于Ontology的故障诊断过程,给出基于Ontology的故障知识表示和故障诊断算法。实例应用效果证明了基于Ontology的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知识系统概念和术语的不统一,讨论了应用领域知识系统在概念本体共享交换层的设计和实现,重点研究了本体在语法和语义上的异构性,提出了建立全局本体结合各本地本体系统的语义异构解决方案。在OIL对RDFS的扩展的基础上,依据框架概念本体表达的特点对RDFS进行了扩展补充,建立了概念本体与OIL及扩展RDF(S)语法的映射关系,确定了将概念本体转换为XML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本体的消防知识构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消防知识本体的需求和作用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合消防知识体系的、面向全生命周期的本体构建方法,同时根据消防知识体系的特点建立了消防知识字典,对消防知识概念体系进行了层次化,并利用Protégé软件构建了消防知识本体。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数据——知识转换机制的基础上,引入本体的概念,根据本体的分类,基于领域本体提出了数据——知识转换模型。结合领域本体的定义,对数据——知识转换模型从领域知识基本描述、概念集合和关系集合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实现了相关的子模型,从而得出了完整的数据——知识转换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给出了具体的数据——知识转换文本(片断)。  相似文献   

15.
An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solving inventory control problems using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 current demand and stock.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of nonlinear dependences using fuzzy knowledge bases. By tuning a fuzzy model against a learning sample, model control actions can be made very close to an expert’s decision. This approach can further be developed by creating adaptive (neuro-fuzzy) inventory control models for enterprises and trading companie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ibernetika i Sistemnyi Analiz, No. 3, pp. 123–133, May–June 2006.  相似文献   

16.
面向OML的本体进化框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体是知识共享和知识重用的桥梁.然而由于知识应用环境的不断变化,一层不变的本体已无法反映知识世界的新状态,因而本体也必须跟随外部世界的变化而不断进化.文中在介绍本体描述语言OML的基础上,分析了本体进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介绍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剖析了本体进化对系统带来的潜在冲突,并构造了一个本体进化的框架EDOCOM.  相似文献   

17.
产品建模中本体层的表达规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产品本体建模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本体在知识表达层次中的作用人手,以分析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概念的元属性分析理论,从建模语言和本体结构两个层次上对本体建模的规范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圈闭评价在油气勘探风险防范和可行性评估中的关键过程,标志着油田领域对于圈闭评价知识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在面对圈闭评价众多知识资源时,其知识却呈现知识表示规范性差、知识描述二义性、知识元利用率低等问题,这就造成了知识不能被油田开发技术人员高效利用的局面,引起知识信息泛滥.为了解决圈闭评价中知识形式化描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本...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抽取研究旨在为人们提供更有力的信息获取工具,以应对信息爆炸带来的严重挑战。Ontology作为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能有效地解决现在信息抽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知识工程的瓶颈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本体的定义和建模语言,分析了现有基于本体信息抽职的几种典型方法,得出了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提出社会群体角色本体的知识获取方法、建模方法和本体表示方法,包括社会群体、社会群体角色、社会群体角色动作、社会群体角色关系、社会群体角色关系公理等相关知识的获取方法。采用模板技术对社会群体角色本体进行建模,运用框架语言描述本体,实现社会群体角色本体中的公理获取及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