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英 《通信世界》2014,(25):22-23
全球运营商围绕流量开展经营升级与营销创新的历程,正是通信产业面对互联网冲击以转型谋求新生的过程.传统意义上,运营商主要围绕资费、终端、网络进行流量营销的创新.而互联网的兴起摧毁了运营商曾经的“围墙花园”,也将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差异、重视用户力量的互联网思想播种在运营商未来的花园之中.这使得资费、终端、网络三大传统流量营销驱动因子,汲取新思想获得创新发展,也让体验、关系、社交成长为帮助运营商开展流量营销的新兴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
日前三大运营商先后宣布大幅度下调“一带一路”沿途及其他国家地区的国际漫游资费,同时针对用户流量消耗日益增长的趋势发布了高额流量优惠的新套餐,此举又招来骂声一片.为伺运营商的价格调整政策,总是“吃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3.
从国内的市场情况来看,影响广大用户消费的最大因素仍然是价格,这是由广大用户的收入水平所决定。广大用户购买SIM卡,首先想到的就是怎祥是最节省的方式。虽然同属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但是各地的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的资费情况并不完全一样。不同的域市、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卡种均有不同的资费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SIM卡,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在2015年运营商实施“流量不清零”的首月,其基础电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6.5%,因为“一味单向地要求降低资费且提高网速”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一个“死胡同”.在流量经营时代,运营商实际上应该做的是,保持人均使用流量与相对资费双向“一升一降”,这样才能保持企业对于网络投资具备充足的现金流,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业务     
《数字通信》2011,(5):14-14
联通携手微信推微信“零流量”资费 9月15日,广东联通和腾讯旗下产品微信达成首轮合作,主推微信“零流量”资费服务,即在广东联通现有“沃派”套餐上增加了“省内使用微信免流量费”服务。用户只需在2011年12月31日前激活沃派36元套餐,即可享受24个月(从激活之日起)微信广东省内免流量费服务,包括微信中文字、图片、语音及视频等所有往来信息产生的流量,真正实现微信零资费。微信和联通的结合,可能对扭转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和电信业务之间的尴尬局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运营商要实现新老客户之间的平衡绝非易事.老用户在网时间长、对运营商收入的持续贡献大,毋庸置疑是每家运营商的宝贵财富,留住和稳定老客户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联通在3G时代凭借WCDMA的网络制式和终端产业链的优势迅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遗憾的是在4G时代策略选择的延误致使领先优势难以保持,时至今日的市场地位大不如前,由此可见“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而移动通信市场的趋于饱和,使得有限的新增市场争夺变得异常火爆,特别是面向使用习惯更加依赖于移动互联网和流量的年轻用户,采用流量优惠为主导的套餐资费来抢夺新增用户市场就成了运营商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7.
主要对国外LTE运营商的资费策略进行分析,梳理资费与户均流量关系,对中国未来的LTE资费进行预测。从用户行为的角度结合资费政策和业务情况研究LTE业务模型,为运营商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倪兰 《通信世界》2008,(27):11-11
针对一些对手机上网的突出需求,运营商应推出特殊的套餐组合,抓住这部分用户市场。前几年,曾出现过运营商内部卡在公众用户市场上大量流通销售的情况。由于管理疏漏,原本由运营商内部员工、部分大客户享受的优惠资费手机卡被部分人用来牟取不当私利,公司的钱被放进个人的口袋。当时用户的需求是低廉的话费,所以有了内部资费卡的流出;现在,随着用户需求的转变,新形式的内部卡也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移动已全面向虚拟运营商优化4G业务资费,针对语音、短彩信、流量、WLAN等业务全面提供模组、单价批发模式,并降低语音模组、流量模组基准价格,全力支持虚拟运营商的市场发展。预计将于3月份完成资费、结算等内部系统改造,随后正式向虚拟运营商推出。中国移动本次转售业务资费调整涵盖了语音、流量、WLAN及短彩信等多个业务的基准价格。其中:在语音资费方面,优化了"长市漫语音模组套餐",增加了原模组套餐内的通话时长,降低了语音单价;推出"语音单价批发"模式,针对长  相似文献   

10.
微信朋友圈有个群,名曰“天下运营商”,聚集了一些通信圈的有识之士.指点江山,话短道长,聊的多是通信行业的事. 前些天,中国电信宣布年内逐步取消长途漫游费,并率先推行全流量计费,即电话、短信折合为流量统一计费.群里同行普遍认可:全流量有助于资费简化,用户只需知晓总流量额度,不必区分语音、短信、流量各种套餐费用;而取消长途漫游费也与全流量计费相关,语音折算成流量为全国统一价,无论是本地、长途还是漫游通话.全流量经营时代开启,或许是中国通信史的一座里程碑,其意义不仅是“提速降费”,而在于打开了方便客户之门,也意味着基础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演进开始趋向简洁.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要求国内三大运营商提网速、降资费,三大运营商积极响应号召,于5月15日公布了“提速降费”方案。中国移动预计,到2015年底,流量综合资费同比将下降35%以上;中国联通则称,手机用户数据流量综合单价降幅20%以上;中国电信预计今年流量资费平均降幅将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运营商的业务种类日益丰富,资费套餐种类也越来越多。但对于用户而言,资费套餐已逐渐成为用户投诉的一个焦点。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运营商不断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策略。而资费的制定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让用户参与到运营商制定资费策略中来,这是一种全新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资费模式——DIY资费模式。探讨了这种模式制定时应考虑的因素,提出了DIY资费模式的初步方案,以期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通信》2009,(10):18-19
2009年5月17日,随着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将一张巨大的3G USIM卡插入巨型3G终端,中国联通3G业务开始试商用。而中国联通的3G资费也由此完整呈现,无论语音通话资费低于2G标准资费还是上网费封项500元,以及重新打造“超市似”3G多媒体业务价格,都体现了联通3G资费瞄准中高端用户的精准出击,而且一扫2G时代运营商资费竞争的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14.
梁建君 《电信科学》2011,27(8):6-10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频出、流量激增的时代,运营商对移动宽带资费普遍进行调整与改革,如分级计费模式、按速率定价等,以有效维持甚至提升用户ARPU。伴随网络智能管理手段的丰富,运营商得以实现进一步创新,以公平用量原则及分级计费机制为基础,重新构建有益于运营商与用户双赢的创新资费模式。本文结合国外运营商案例介绍移动宽带资费模式的发展演变趋势,为国内电信运营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用户普遍反映的互联网套餐转换问题,如今已经有了解决方案.诟病已久的“老用户与狗不能办理”运营商政策终于被官方责令整改了.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已约谈三家运营商,要求运营商不得限制用户的资费选择权,除非双方另有合约.  相似文献   

16.
张姗姗 《世界电信》2011,(11):29-33
欧美运营商变相提升数据业务资费 曾经让用户“无拘无束”使用的“不限量数据业务套餐”如今正在被一些知名运营商以种种方式加上了“限制”。  相似文献   

17.
杜舟 《IT时代周刊》2007,(18):44-46
就在人们预计中移动将上调手机上网资费的时候,中移动广东公司却出其不意突然大幅调低了该资费! 8月23日起,广东移动推出了新的手机上网资费标准,不仅大幅增加原来的套餐流量,还增加了多个从5元起的低资费额套餐.运营商作出如此大的转变,让广东的手机上网用户喜不自禁,他们从此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提心吊胆地去记挂流量费.  相似文献   

18.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4,(17):28-28
当前,众多虚拟运营商纷纷发布其业务资费,免费、优惠等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而近日,乐语通讯旗下虚拟运营品牌"妙more"正式公布170号卡资费政策,但这个资费看着与电信运营商资费十分类似。"以‘价值’替代‘价格’,应该成为虚拟运营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对此,乐语通讯执行总裁赵  相似文献   

19.
李璐 《通信世界》2012,(33):40-40
移动视频流量的增加,最直接的影响无疑是将增加现有网络的负担;用户终端设备及应用的多元复杂化,将促使电信运营商转变现有内容分发机制;流量的增长与业务收入增长的不成正比,还需要运营商调整资费及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移动运营商推出各种各样SIM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由于不同卡种其资费标准也不尽相同,有的卡种之间甚至存在相当悬殊的资费差距,于是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双卡族,怎么解决两张卡的使用问题?两部手机显然不是解决之道.一是成本高,二是携带不便;频繁地更换SIM卡?容易漏接电话号码不说,而且SIM卡非常容易丢失…… 到底有没有一种实惠的解决之道呢?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双卡通就是基于双卡用户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高科枝产品,它能够使一部手机实现同时使用两张GSM SIM卡。双卡通到底好不好用,本文将从安装和使用的角度“深入”双卡通,解决大家的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