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考察《食品安全法》对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的影响,并提出监管对策。方法以2009年底作为《食品安全法》实施前后的分界线,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公开的食物中毒事件的通告数据为基础,对《食品安全法》实施前后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物中毒报告数和中毒人数均明显下降,且在总体维持较低的水平下呈现平稳趋势;食物中毒发生原因的主次顺序已由微生物性、有毒动植物性、化学性、不明原因,转化为有毒动植物性、微生物性、化学性、不明原因;在食物中毒发生场所中,集体食堂所占比重已从32.8%下降至22.4%,家庭所占比重从38.4%上升至49.7%,家庭已成为食物中毒发生的最主要场所。结论《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我国食物中毒情况明显好转;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及发生场所的特征变化,为制定相应的食物中毒防范措施和监管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为掌握北京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规律和流行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 对2010年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的25起食物中毒事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全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故25起,发病人数396人,与2009年同期相比,发生起数降低44.4%,发病人数减少30.5%。微生物及动植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集体食堂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其次是饮食服务单位;第三季度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发病季节;植物类食品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加工不当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对重点单位集体食堂的监管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和健全食物中毒事故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北京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规律和流行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的25起食物中毒事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故25起,发病人数396人,与2009年同期相比,发生起数降低44.4%,发病人数减少30.5%。微生物及动植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集体食堂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其次是饮食服务单位;第三季度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发病季节;植物类食品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加工不当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对重点单位集体食堂的监管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健全食物中毒事故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食事资讯     
2000年全国食物中毒超六千 2000年,卫生部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50起,有6237人中毒,135人死亡。这是卫生部近日向传媒通报的一个内容。 据介绍,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最高,死亡人数最多;学生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多;家庭就餐引起中毒的致残数最多。在食物中毒的原因中,由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人为投毒和家药不合理使用造成食物污染所致;细菌性食物中毒未得到有效控制;有毒动植物中毒不容忽视。有关报告表明:我国目前没有疯牛病 农业部的有关评估报告显示:由于管…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工业》2011,(9):30-31
近期一些地方食物中毒事故高发。卫生部6日发出关于防控食物中毒的预警公告,就防止集体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严防亚硝酸盐和防止微生物污染引发食物中毒、严防误食农药污染的食品及有毒植物等做出提示。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1997-2007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广州市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07年的食物中毒档案资料,建立数据库,归类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7年广州市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520起,中毒人数10103人,死亡41人,发病率为12.82/10万,平均中毒规模为19.43人/起;中毒起数和发病率总体呈阶段性上升趋势,但中毒规模呈下降趋势;中毒高发时间在5-10月份;中毒食物以动物类食品为主(52.69%);42.31%的中毒场所发生在集体食堂;致病因素以微生物污染为主(52.31%);中毒发生原因主要为生熟食品交叉污染以及原料污染或变质;引起中毒死亡主要原因为毒蘑菇和假酒中毒。结论广州市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重点是集体食堂熟肉食品微生物性中毒;加强预防食物中毒宣教工作将有效控制误食有毒食物中毒死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当前防控重点。方法对2010—2012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浙江省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95起。以微生物类事件为主,占58.9%,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常见,占23.2%;5~9月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占66.1%,微生物类事件夏秋季发生更为频繁,在确定的中毒食物种类中,以肉与肉制品最多,且每个季度均较多,以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污染为主;其次是水产品,在二、三季度较多,主要是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误食毒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食盐等调味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仍有发生。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亚硝酸盐的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减少蕈类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全国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控食物中毒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04—2013年原卫生部发布的"重大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对各食物中毒事件的基本情况、季节和月份分布、中毒原因和就餐场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全国食物中毒发生数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2006年后持续下降。第三季度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其中9月份食物中毒人数最多,7月份死亡人数最多。中毒原因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但死亡人数最少;化学性食物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为2006年后死亡人数最多的致病因素。就餐场所以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其中化学性食物中毒是导致学生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因素;家庭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结论全国食品安全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食物中毒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死亡率还较高。通过加强不同季节月份、不同就餐场所、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防控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是预防和降低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西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1年广西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5-2011年广西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56起、中毒6099例、死亡99例,中毒原因以微生物性和有毒动植物为主(75.39%),第二、三季度为高发季节(61.33%),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桂西、桂北较多,桂南、桂东较少),中毒场所以农村家庭、学校和餐饮服务单位为主(78.13%).结论 加强学校食堂与社会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督与管理及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是减少广西食物中毒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市集体食堂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预防控制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市2001-2007年发生的集体食堂食物中毒进行分析,相关资料录入电脑,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1-2007年某市集体食堂发生食物中毒65起,中毒人数1785人。②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发生数和中毒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季节是每年的5-11月份。③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75.38%,以副溶血性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植物性食物中毒以四季豆为主。④中毒人群具有进食场所和进食餐次的高度聚集性,但年龄、性别和职业无特异性。⑤潜伏期最短12min,最长2670min,平均670min;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为主。⑥引起集体食堂中毒食物依次为凉拌菜、四季豆、烧鸭和白切鸡。⑦经营单位半数以上没有卫生许可证,相当部分的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且大部分厨房环境、设施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结论某市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存在高峰季节、高危食品,加强对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持久广泛宣传是最好的预防办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我国历年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的食品类别、风险类型及风险因子数据统计和特征分析,开展重大活动中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理论分级方法研究,为构建科学高效的预防控制体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整理我国2002—2017年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数据,统计分析风险因子的发生可能性及风险结局的严重性,参考澳新风险评估方法评估重大活动中食品安全风险级别。结果 食源性疾病涉及高风险食品类别和发生占比主要是蔬菜及其制品(29%)、肉及肉制品(26%)、水产及其制品(17%)、粮食及其制品(10%)、菌类及其制品(8%)。微生物性中毒事件是引发食源性疾病事件的主要因素,化学性中毒事件发生起数和致死人数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误食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是致死最主要因素。对34种风险因子的风险评估基本集中在极严重风险(E级)、高危险度(H级)和中危险度(M级)风险等级,占比分别为56%、21%、23%。细菌性事件风险大部分处于极严重风险水平(E级),病毒和真菌毒素处于高危险度风险水平(H级),寄生虫性处于中危险度风险(M级)。 除瘦肉精、组胺中毒外,发芽马铃薯、亚硝酸盐中毒、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属于极严重风险水平(E级)。 除瘦肉精、组胺和发芽马铃薯中毒外,亚硝酸盐中毒、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属于极严重风险水平(E级)。结论 重大活动中食源性疾病风险整体较高,建议相关部门结合风险食品和因子评估分级结果,在食品采购贮存、加热灭菌、交叉污染、人员健康等关键环节开展监测和防控,并立项制定食源性疾病风险分级及防控的相关标准,为监管或保障部门提供执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园园  周聪  郭依萍  叶可萍 《食品科学》2022,43(11):293-300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常因污染肉品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其中交叉污染是引起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并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肉及肉制品污染单增李斯特菌引发的流行病学情况、家庭厨房和肉品加工厂的交叉污染情况、交叉污染模型构建、交叉污染的预防与控制等,为维护家庭食品安全以及保障工厂食品加工卫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广西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提高事件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2014年广西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涉及的食物种类、发病原因、致病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广西累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98起、发病2 446人、死亡35人。引发中毒的食物主要为混合性食物、畜禽肉及其制品和桐油果、蓖麻籽等,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误食误服、加工不当和交叉污染。微生物是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致病因素,植物类死亡人数最多。结论不同食物引发食物中毒的途径、方式和致病因素有着其规律和特点,应制定高风险食物目录清单,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菌致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方法收集整理2000-2007年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资料,对由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副溶血性弧菌致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起数和涉及患者人数分别占同期食物中毒事件起数和患者人数的57.4%和56.0%。5-10月是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菌致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多发期,7、8、9月为高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生熟交叉污染(58.6%)和加工人员污染(18.6%)。主要中毒食品是混合食品(71.4%,如盒饭和桶饭)、畜禽肉加工制品(16.4%)和水产品(8.6%)。宾馆饭店是首要责任单位(33.6%),其次是集体供餐中的外送盒饭(21.4%)和单位集体食堂(20.5%)。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是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原,应在高温季节对餐饮和集体供餐单位加强预防生熟交叉污染的培训和监督。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学校食堂经营方式与食品卫生状况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市场经济形势下济南市的学生食堂食品卫生管理状况,随机抽取70所学校食堂(大学30所、中学30所、培训学校10所)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计划经济时相比。所有食堂的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或本单位小集体承包,或外单位、校外个人承包。单位承包的食堂的食品卫生状况明显优于个人承包。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针对所存在的食品卫生问题提出了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建议和监督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西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1年广西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结果 2005-2011年广西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56起、中毒6099例、死亡99例,中毒原因以微生物性和有毒动植物为主(75.39%),第二和第三季度为高发季节(61.33%),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桂西、桂北较多,桂南、桂东较少),中毒场所以农村家庭、学校和餐饮服务单位为主(78.13%)。结论 加强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校食堂与社会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督与管理,是减少广西食物中毒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320份市售熟肉制品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市售熟肉制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一年内分四季抽取320份熟肉制品,依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分析。结果共检熟肉制品320份(城区160份,乡镇160份),合格130份,总合格率为40.6%;菌落总数合格193份,合格率60.3%;大肠菌群合格149份,合格率46.6%;检出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33份,检出率10.3%。结论中山市市售熟肉制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较为严重,总合格率偏低,不合格主要是大肠菌群。检出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提示要警惕熟肉制品引发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并探索该类事件的分布特点、发生原因,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报告,分析甘肃省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时间、地区、中毒场所分布和致病原因等特征。结果:2004--2010年间甘肃省发生的各类食物中毒事件均呈现集中在二、三季度高发的趋势,其中化学和有毒植物类食物中毒的报告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多发场所主要为家庭(41.2%)、学校食堂(20.6%)和农村聚餐等(19.1%)。微生物类食物中毒所占比重最大(41.2%)、波及人数最广泛(83.9%);有毒植物类发病率最高(37.5%,P〈0.01),其中以毒蘑菇、菜豆中毒为高发病率的主要原因(72.0%、60.2%);总体来讲化学类病死率最高(19.7%,P〈0.01),但病死率最高的前3位原因是肉毒梭菌(50%)、农药鼠药(46.3%)和毒蘑菇中毒(38.9%)。结论:从事件波及范围、构成比来看,微生物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致死性角度看,化学类的农药/鼠药和有毒植物类的毒蘑菇中毒更具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