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准确地模拟黄河输沙量的变化过程,可为研究黄河泥沙变化的原因和建立黄河泥沙预测模型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为精细模拟该区间输沙量的变化,进一步划分了亚区,选择了23个降雨因子和一个水土保持治理因子,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河口镇至吴堡区间7—8月降雨量、水土保持治理度、陕西北片最大3 d降雨量等3个解释因子。利用这3个因子解释和仿真模拟了1954—2005年河龙区间年输沙量的年际波动变化与长期递减变化过程,其相关系数为0.886,显著性水平达到0.01,判定系数为0.772,说明本次研究拟定的技术路线可行,确定的解释变量合理,采用的计算数据客观。 相似文献
2.
准确地模拟黄河输沙量的变化过程,可为研究黄河泥沙变化的原因和建立黄河泥沙预测模型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为精细模拟该区间输沙量的变化,进一步划分了亚区,选择了23个降雨因子和一个水土保持治理因子,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河口镇至吴堡区间7--8月降雨量、水土保持治理度、陕西北片最大3d降雨量等3个解释因子.利用这3个因子解释和仿真模拟了1954-2005年河龙区间年输沙量的年际波动变化与长期递减变化过程,其相关系数为0.886,显著性水平达到0.01,判定系数为0.772,说明本次研究拟定的技术路线可行,确定的解释变量合理,采用的计算数据客观. 相似文献
3.
依据河龙区间晋西北地区多沙粗沙区8条一级入黄支流所在县(市),90年代以来不同的治理进度水平,采用二阶等距抽样调查法,抽选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调查点,对调查点水土保持措施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核实,并采用面积加权的方法推算到流域,从而初步得出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存,分布及质量状况,为大面积计算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洪减沙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5.
河龙区间流域综合治理对水沙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口镇-龙门区间是黄河泥沙和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也是黄河下游最主要的暴雨洪水来源区之一。在阐明近年来河龙区间降雨,径流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流域综合治理对流流,输沙的影响,同时初步分析了暴雨水期降雨-洪峰流量的关系,探讨了流域综合治理对洪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从研究现状、研究的进展与不足、研究成果的差异诸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供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深化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广泛收集河龙区间陕北片有关统计资料,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确定水土保持措施保存数量,结合梯,林,草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机理,建立了考虑措施质量的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指标体系。根据水沙平衡原理,采用逐步逼近求解法,求出原始状态下的产洪产沙量,计算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 相似文献
8.
60年来黄河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特征及人类活动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线性分析、多年滑动平均、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1950-2012年的水沙变化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龙区间年际水沙变化整体呈现递减趋势,且阶段性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径流量和输沙量在年内分配不均,水文站径流量和输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河龙区间年均输沙量分别在1979年和2000年存在两个显著突变点。应用距平累积曲线分析表明,1974年后人类活动对输沙的影响显著增强,1975-2012年人类活动总减沙量为179.75亿t,年均减沙量4.73亿t。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和水利设施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河河龙区间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站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黄河河龙区间水情报汛站网现状,指出无论站网密度还是时效性,都不能满足黄河防汛及调水调沙、小北干流放淤试验等重大治黄实践对该区水文情报的需求,必须加快该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结合该区暴雨洪水特点及黄河防汛、治黄实践等方面的需求,对河龙区间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站网进行了设计,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降水分布及其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1955年以来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河龙区间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区间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影响十分显著,并且还有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对黄河中游泥沙粒径影响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黄河中游河口 龙门区间干支流水文站近30年的实测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Wilcoxon加符秩检验两种统计方法,分别对河口 龙门区间以及各水文站控制区间泥沙级配在水保前后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个水文站,只有当流域水保程度较高时,泥沙粒径才表现出明显变细的统计趋势;从整个河口 龙门区间来看,长时段平均的结果表明河流泥沙粒径有明显细化的统计趋势,这一趋势主要与流域上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活动有关。文中还分析了不同地貌单元水土保持对泥沙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本思路是借鉴黄河已开展的水权转让理念,在政府引导下,由工业企业投资黄河流域多沙粗沙来源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达到减少入黄泥沙的目标,从而置换出部分水量给工业企业。从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是黄河治理的根本措施、水资源已成为能源基地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支流入黄水沙量已呈急剧减少趋势、粗沙集中来源区坝系建设为水沙综合利用奠定基础等四方面,提出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的必要性,对水土保持水沙置换模式和置换对象、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可置换水量、水土保持水沙置换期限、水土保持水沙置换费用和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监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按照新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灌区现代化建设的相关要求,通过分析引黄灌区在现代化改造实施中的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引黄灌区自身特点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总结水土流失防治策略,提出了引黄灌区现代化改造中各防治分区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结束后的水土保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16.
黄河下游低含沙洪水的冲淤特性兼论艾山-利津河段不淤临界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上、下河段河道形态迥异,同流量输沙能力上段大,下段小。观测表明一定流量的低含沙洪水,就全下游来说可以产生冲刷,但对下段(艾山以下)来说往往发生淤积。本文通过实际资料分析了下游河段的排沙比关系及不同来沙条件下泥沙冲淤强度等规律,并利用下游低含沙水流挟沙力关系,深入分析了艾山—利津河段不淤临界流量。结果表明这段河道不淤流量不仅与来水含沙量有关,还与河口段淤积延伸对艾山—利津段水面比降有顶托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来水来沙变化及其对水利水保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现代统计学中的变点分析法、历时曲线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对黄河中游河口镇到龙门区间1952-2000年降水、径流和泥沙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河龙区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4.5mm,径流量53.3×108m3,输沙量7.2×108t。上世纪50年代以来,区间面平均降雨量并未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变化,而径流和输沙量均发生了显著性趋势性减少,但在这种趋势性减少过程中,上世纪90年代则表现出微弱增加。与前期相比,在消除降雨量影响后,区间径流量降低幅度一般在20%-30%,而输沙量在低频率部分(相当于汛期)减小幅度达40%,高频部分(相当于非汛期)有所增加。根据建立的区间面平均降雨量与径流量及输沙量关系分析,黄河河龙区间因人类活动的直接作用使区间径流量年均减少18.8×108m3,输沙量年均减少3.7×108t。与前期相比,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是区间径流和泥沙减少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中游粗泥沙来源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钱宁等关于黄河中游粗泥沙来源宏观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虑了区域地貌特征及近年来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对黄河中游粗沙来源区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区对比研究,并结合典型流域产沙及河道淤积历史剖面分析,全面探讨了入黄泥沙来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