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以罐壁开孔距纵向焊缝过近缺陷的处理为例,介绍底圈局部壁板的更换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解决了更换底圈壁板必然涉及的壁板、底板(弓形边缘板、中幅板)变形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吉林燃料乙醇工程中斜底储罐和盘梯的安装实践,分别介绍了斜底储罐和盘梯的施工方法。针对斜底储罐的特点,给出了底圈壁板高度的计算公式,从而可精确地进行底圈壁板的下料;通过在底圈壁板上口铺设环形平台,可方便地进行储罐的倒装施工。文章还从盘梯侧板、踏步板的下料、组对、焊接等方面归纳总结了盘梯整体预制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3.
东黄输油管线 (老线 )全长 2 51km ,设东营首站、黄岛末站各 1座 ,中间设寿光、丈岭两热泵站 ,各设旁接油罐 ( 2 0 0 0m3) 1座。该线于 1974年7月建成投产 ,由于其封存了 12年 ,其间并未对其进行大修保养 ,经专业人员对其腐蚀情况进行全面检测 ,发现油罐底部腐蚀严重 ,以罐底板、边缘板、第一层圈壁板 ( 60 0mm以下 )腐蚀最为严重 ,原设计厚度为 8~ 9mm钢板腐蚀后仅剩 1~ 4mm ,有的地方已腐蚀穿孔 ,已不能投入运行 ,需对其进行大修更换。1.确定大修更换范围根据腐蚀状况检测结果 ,决定全部更换罐底板 ,以及罐底第一层圈壁板 ,并…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罐基础、罐底板、罐壁板的部分或全部更换施工中,如果按照常规施工方法仅在罐内设提升机构来提升罐体,一般难以保证罐基础施工的连续性,从而影响罐基础的施工质量。文章以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一台5000m3油罐改造施工为例,介绍一种罐基础、罐底板及底圈壁板更换的新方法。该方法既保证罐基础、罐底板更新的连续性,又很好地控制了罐体变形,机具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油田站库立式储罐罐顶及顶圈壁板维修改造,从施工方法和施工过程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对立式储罐罐顶及顶圈壁板的更换进行了阐述。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储罐维修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70年代建于河北省沧州输油管理处的1万m~3拱顶油罐,已使用10年之久,现腐蚀严重,有穿孔危险,必须进行更换。油罐腐蚀严重部位为罐底边板和第一圈壁板下部500mm左右处,为了节省材料,又能解决腐蚀问题,将第一圈壁板下部780mm(简称半板)的边板全部更换,油罐的进出口、清扫孔、人孔为整板更换。 1 腐蚀壁板、边板的拆除旧板拆除前为防止油罐移位,在油罐基础外侧圆周方向每隔120°安装一支撑柱,柱高为2500~2700mm。壁板切割时从0°开始,  相似文献   

7.
常见再生器检修多为内件更换,再生器壁板更换较少。大连石化2017年检修工程中,14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再生器壁板需要更换。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在再生器筒体切割壁板前设置12根支撑加固,采用倒链进行旧壁板拆除和新壁板安装。为减少新板与旧板的重复焊接和切割并考虑焊缝的错口以及其他因素,筒体壁板拆装采用纵向拆除和安装交替进行、焊接采用先焊立缝再焊环缝的顺序,成功完成了再生器壁板的更换。筒体的椭圆度和垂直度都满足标准规范和设计的要求,装置投产使用后再生器正常运转,无异常情况发生,节省施工费用约26.4万元。  相似文献   

8.
对立式圆筒形钢制储罐底圈壁板与罐底边缘板T型焊缝的受力特点以及焊缝扩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沿罐内角焊缝中的纵向缺陷是危险性较大的缺陷。采用目前常用的单磁轭探伤机对纵向缺陷和横向缺陷分别进行了磁粉检测试验,并对检测前的准备以及步骤进行了介绍,最后给出了评定方法和返修方案。  相似文献   

9.
双壳低温储罐内罐罐底的T型接头区应力复杂,是整个储罐的薄弱环节。通过选用API的刚性地基梁法校核罐壁下节点应力,分析罐底边缘板、底圈罐壁板和锚固方式对T型接头区的应力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以改善T型接头区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一、绪言1974年12月,日本水岛炼油厂储罐破裂,重油大量外流事故后,大型石油储罐的安全性逐渐成为社会问题,并引起有关方面人士的关注。特别是壁板与底环板的直接角焊缝在流体载荷作用下,在接合部位附近产生相当高的应力,因此,对于该部位设计及施工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二、壁板与罐底环板角焊缝部位的应力分析通过用光弹法、应变计法、有限元法对有液体荷重储罐的壁板与底环板连接的角焊缝部位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1.用光弹法进行应力分析(1)试件和焊接条件试件包括壁板和底环板,均采用 HT60钢材,其机械性能如表1,试件的焊接条件如表2。(2)实验方法试件的形状及尺寸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张宜明 《安庆石化》2001,23(3):33-35,20
叙述了浮顶油罐底圈壁板组装控制方法,并结合现场实际运用,使油罐整体组装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在大型浮顶油罐安装过程中,控制油罐壁板总体垂直度,使之达到规范要求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现行规范要求罐壁总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不超过50mm,第一节壁板垂直度允许偏差不超过3mm,其它各节壁板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不超过板宽的0,3%。对于我们所用的板宽为2414mm的日本钢板来说,单节板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7mm。笔者通过对油罐施工及检测过程中所遇问题的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对罐壁整体垂直度影响较大:(1)底圈壁板的上口水平度、椭圆度、垂直度。(2)以GBJ128-90第4.4.2条作为控制油罐主体垂直度的唯一依据。(3)壁…  相似文献   

13.
蔡国雄 《广石化科技》2006,(C00):116-118,128
主要介绍10万m^3原油罐罐壁底圈壁板上焊有开孔接管的钢板,在施工现场采用组装式电退火炉进行整体热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拱顶储罐的建造方法以中心柱提升法和气举顶升法较为常见,而且基本成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仍不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罐顶的排板及瓜皮板的套载,瓜皮板的三角区,顶板的变形,壁板的高度,壁板的板头预弯,罐底中心板的布置,边缘板的最小尺寸的确定,罐体试验与基础沉降等8个问题,提请有关单位注意。  相似文献   

15.
油罐经过几年的使用以后,外部会有不同程度的腐蚀,尤其是第一圈壁板和边缘板的腐蚀更为严重,原因是第一圈壁板和边缘板直接接触罐基础,地下的潮气使得边缘板和第一圈壁板下部常年处于潮湿状态,导致腐蚀。经实际观测:使用8年的20000m~3浮顶油罐,外部采用聚氨酯泡沫喷涂保温层,第一圈壁板下部距地面200mm处,腐蚀3~4mm,边缘板腐蚀4~5mm。使用10年的10000m~3拱顶油罐,采用珍珠岩保温块外包玻璃钢保温皮,第一圈壁板下部150mm处,腐蚀4~5mm,边缘板腐蚀6~7mm。第二圈以上的壁板腐蚀很轻,有的根本没有腐蚀迹象。可见,第一圈壁板和边缘板是防腐重点,直接关系到油罐的使用寿命,如不及时补救,就会有穿孔的危险。如何补救和修理呢?如果将第一圈壁板统  相似文献   

16.
在检修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的2台5000m3原料水罐时,发现需更换原料水罐的上5圈壁板及罐顶,针对该罐体直径大、罐壁薄且刚度较小的情况,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及工期要求,决定采用罐顶和5圈壁板按常规方法整体预制,然后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法。为保证罐体起吊受力的均衡性,特设计了多支点平衡梁,通过受力分析和实际应用,在吊装中采用多支点平衡梁,可使构件保持平衡,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径向力带来的吊装罐体的尺寸变形超差,保证了施工质量,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7.
钢制拱顶储罐建造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制拱顶储罐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建造技术已基本成熟。文章对建造过程中经常遇到诸如罐顶的排板及瓜皮板的套裁、瓜皮板的焊缝间距、拱顶的变形、壁板的高度、壁板的板头预弯、罐底中心板的布置、边缘板的最小尺寸的确定、储罐焊接、盘梯的预制与安装、罐体试验与基础沉降等项中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妥善的处理,这对保证工程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浮顶罐底层壁板是罐体安装的基础。由于底层壁板上作用的周向应力和轴向弯曲应力最大和在这一节板上配件开孔最多,所以使油罐的使用安全性相对降低。本文对五万米~3浮顶罐有关底层壁板施工的立缝组对焊接和与罐底连接的内、外角缝、组装与焊接及底层壁板的合理宽度等问题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前,油田和化工行业中有很多污油罐、污水罐,因多年使用而被腐蚀。其中有些罐仅罐顶、上面几圈壁板及罐内附件腐蚀较为严重,其它部位仍然完好。为避免浪费,减少不必要的投资,需要对原有旧罐进行改造,更换罐顶、上面几圈壁板及罐内附件。传统的更换施工方法是采用正装法。正装法施工,绝大部分都是高空作业,大吨位吊车必须随时配合,既不经济,施工难度较大,劳动效率也不高。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在没有任何资料和先例的条件下,提出旧罐改造的一种设想,即采用倒装工艺。这种新工艺经过充分论证,并在大庆采油二厂南2-1污水站大…  相似文献   

20.
俄标大型立式储罐的壁板和底板是分段预制后卷制成筒运输到现场的,为解决预制罐壁板和底板安装时易造成的安全隐患,对其展开工艺进行了改进。结合哈萨克斯坦PKO P炼油厂除盐水罐安装实例,分析了其工程概况及工艺难点;重点阐述了罐体结构形式、罐底板和罐壁板展开及安装工艺;对罐底中幅板的展开方法和调形措施,罐壁板的翻转、展开、合拢工艺、调形措施及焊接要求进行了详细论述。改进后的安装工艺降低了施工成本,应用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