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双柏液熏洗坐浴治疗痔手术后肛门肿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行痔手术的300例患者,按术后坐浴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 A 组、对照 B 组(每组100例),3组分别采用复方双柏液熏洗、康复新液熏洗、高锰酸钾液熏洗坐浴,对比3组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对照A 组、对照 B 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80%、98%,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0%、81%、9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均 P <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其他2组(均 P <0.05)。结论复方双柏液熏洗坐浴对痔手术后肛门肿痛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2)
目的:探讨血栓性外痔治疗中中药熏洗的治疗效果。方法:给予对照组24例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中药熏洗治疗。结果:对照组24例患者中,8例治愈,12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30例患者中,19例治愈,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中药熏洗在治疗血栓性外痔上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9)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一组采用中药熏洗和口服芬必得,试验二组采用中药熏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芬必得治疗。经过2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总有效率试验一组为93.33%,试验二组为86.67%,对照组为86.67%,试验一组与试验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胃肠道反应患者数为试验一组为2例;试验二组0例;对照组3例。结论:中药熏洗是膝骨关节炎治疗的一种有效、无胃肠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5)
目的:观察运动处方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及运动处方+中药熏洗组)各40例,4组均予以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熏洗联合运动处方治疗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各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P<0.05);治疗后运动处方+中药熏洗组中医症候积分与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对照组比较(P<0.05);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运动处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8):65-66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治疗痔疮术后的疗效。方法:60例痔疮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1:50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自配中药方熏洗坐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0%,治疗组治疗疼痛、便血、肛门不适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痔疮术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0):78-79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血沉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口服。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较好,是有效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4)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及盐酸西替利嗪滴剂防治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治疗后处于缓解期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及盐酸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匹多莫德颗粒口服0.4g1次/日;对照组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应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匹多莫德颗粒在预防儿童哮喘发作方面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3):84-8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方治疗慢性骨髓炎伴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骨髓炎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骨炎2号中药熏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的70.83%,治疗组在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炎2号中药熏洗对慢性骨髓炎伴皮肤缺损患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4)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防治痔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76例痔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6例,术后给予中药方剂煎水熏洗坐浴;对照组50例,术后常规使用1∶5000PP粉熏洗坐浴,并对其观察的疗效、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83%(P<0.01)。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洗能显著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防治痔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2组均采用氯氮平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利培酮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2、4、8和12周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分。结果2组治疗8、12周后 PANSS 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 P <0.05),观察组治疗8、12周后 PANSS 得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均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比81.4%,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3%比27.1%,P <0.05)。结论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用盐酸普萘洛尔片及盐酸普萘洛尔片联合雷贝拉唑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或曾出血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控制出血后对照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片10 mg·次^-1,口服,3次·d^-1,1年为1个疗程;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10 mg·次^-1,口服,1次·d^-1,1年为1个疗程。2组患者治疗起始后均随访12个月。对2组患者3、6及12个月的再出血率进行比较,并观察其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2组患者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8,P〉0.05)。随访6、9个月,联合治疗组再出血率分别为29.1%、38.2%,对照组再出血率为44.2%、53.7%,联合治疗组6、12个月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27、4.888,均P〈0.05)。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盐酸普萘洛尔片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效果较好,疗效优于盐酸普萘洛尔片单药治疗,提示雷贝拉唑钠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梅荣 《矿产勘查》2011,(2):58-59,62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38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70)和对照组(n=68),2组均按医嘱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6周,干预组根据患者的生理节律、病理与心理特点,应用时间护理对服药时间进行调整,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有很好的降血压效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P〈0.05);治疗后干预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降压更平稳;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P〈0.01)。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能更有效、平稳地降低患者血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组织(AH组)、50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E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 Vision二步法检测2组组织中GPR30的表达情况;另设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析GPR30的表达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AH组、EC组组织中GPR3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5.0%、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H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EC组显著高于AH组(P〈0.05);GPR30表达与EC患者的年龄、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P〈0.05);EC组5年总体生存率为85.7%,GPR30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66.6%vs 96.8%,P〈0.05);Ⅰ/Ⅱ期GPR30低表达和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vs 83.9%,P〈0.05),且Ⅲ期GPR30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与Ⅰ/Ⅱ期GPR30低表达(20.0%vs 100.0%)和高表达组(20.0%vs 83.9%)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Ⅲ期GPR30低表达组比较(20.0%vs 80.0%),生存率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PR30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相关,其表达水平对EC患者预后有提示作用。GPR30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更为有效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周娟 《矿产勘查》2014,(2):38-40
目的:探讨血清 CA125动态变化对判断上皮性卵巢癌(EOC)的疗效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 EOC 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1 d、手术后1周、化疗6周期后检测患者血清 CA125的变化,记录患者肿瘤转移、复发及存活时间。结果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周及化疗6周期后血清 CA125水平逐级递减[(148.7±38.2)、(89.5±25.6)、(61.5±22.8)U·mL^-1,均 P <0.01]。到随访截点,CA125转阴时间(NT)≤8周组患者复发率(21.82%)、缓解率(67.27%),与 NT>8周组比较(45.95%、4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NT≤8周存活时间及复发时间均长于 NT>8周组[(38.1±19.7)个月比(25.6±21.1)个月、(17.2±3.3)个月比(8.3±2.9)个月,均 P <0.01];CA125半衰期(T1/2)≤20 d 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 T1/2>20 d 组[(39.9±18.4)个月比(32.4±16.6)个月,P <0.01]。结论动态监测血清 CA125的变化对 EOC 患者的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但是临床应用时应结合 CA125T1/2、NT 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妈富隆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评价两者联用在治疗和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接受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其中40例(观察组)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3个月,另40例未服药患者为对照组。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月经恢复情况、超声下内膜厚度及再次宫腔镜检查结果等,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月经紊乱状况恢复正常,月经中期内膜厚度[(6.72±1.66)mm)]显著小于对照组[(9.28±1.23)mm](P〈0.05);观察组超声或再次宫腔镜检查有1例(2.5%)内膜息肉复发,对照组有6例(15.0%)内膜息肉复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服用妈富隆可有效改善月经紊乱状况,减少内膜厚度及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方法将56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8例)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对照组(28例)单纯应用垂体后叶素,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7.1%,对照组为4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术后妊娠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8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中,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37例(保留组)和非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45例(非保留组)。回顾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保留组的术后妊娠情况,比较2组的复发率。结果保留组平均随访40.7个月,非保留组平均随访37.3个月。保留组Ⅰ期患者术后妊娠率为43.5%(10/23),Ⅱ-Ⅲ期患者术后妊娠率为9.0%(1/11),Ⅰ期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Ⅱ-Ⅲ期患者(P〈0.05)。保留组患者中有2例(复发率为5.4%)复发,非保留组有1例(复发率为2.2%)复发,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期较低的患者术后妊娠率较高,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后肿瘤复发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与相关检测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调查表对84例胆石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的调查,并对84例患者中医体质与检测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84例患者中平和质、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气郁质、血虚质、阳盛质、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28.6%、19.0%、17.9%1、7.9%vs 2.4%、1.2%、2.4%、6.0%、3.6%、1.2%,均P〈0.05)。检测指标中血脂升高(35.7%)为第1位,血清球蛋白升高(19.0%)为第2位,血清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13.1%)为第3位。84例患者中平和质、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脂升高所占比例逐渐降低(37.5%,33.3%,31.3%,20.0%);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湿热质谷血清丙、谷草转氨酶升高所占比例逐渐降低(26.7%,18.8%,12.5%,6.7%);气虚质、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血清球蛋白升高所占比例逐渐降低(25.0%,25.0%,20.0%,20.0%)。结论胆石症体质主要以平和质、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为主。在相关检测指标中,血脂升高和谷丙、草转氨酶以及血清球蛋白升高较多见,且在4种主要体质中所占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卡托普利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缬沙坦组(A组)、卡托普利组(B组)和缬沙坦+卡托普利组(C组),每组40例。3组均采用严格控制饮食,胰岛素控制血糖,不增加机体活动量,并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B组采用卡托普利片治疗,C组采用缬沙坦胶囊联合卡托普利片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生化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空腹血糖(FBG)]、血压(SBP、DBP)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3组治疗6个月后尿UAER及血TC、TG、LDL-C、Scr、BUN 和 FBG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C 组治疗6个月后尿UAER、SBP水平均较 A 组、B 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卡托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