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机制,是解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公和发展机会不均的重要方式。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需求,提出了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设想,以期为协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和流域生态资源的保护提供指导,最终实现鄱阳湖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环境补偿的理念,提出了建立水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探讨了水污染防治补偿机制建立的基本原则、补偿主体和补偿模式等相关问题,并结合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立国家层面的水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具体建议。缓解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水污染治理资金短缺的矛盾,调动上下游合力治污的积极性,对流域水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水环境为线索,以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流域为例,从城市、流域层面梳理其在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以及流域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优秀做法和经验,调研形成合肥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三水共赢"、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三生优化"模式。同时针对安徽省在水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省及其他水环境地区下一阶段应着力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健全流域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市场化机制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罗宇 《硅谷》2014,(11):165-166
该文通过南、北盘江流域为珠江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代价的论述,提出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秦巴山脉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现状,并针对其面临的问题及压力,提出了秦巴山脉水资源保护及利用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及任务,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策:1加快法律建设,完善配套政策;2强化依法治水,严格"红线"管控;3改革流域内管理机制;4完善生态补偿体系;5加强水质监测预警建设;6建立区域内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7依托资源优势,创新水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创新推动森林资源监测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形势下林业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适应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趋势,特别是在健全和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与保护机制、建立多元化以及市场化森林资源生态保护与补偿机制等方面,以创新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以及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森林资源监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平台建设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谈一谈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是喀斯特地貌最为发育的省份之一,属于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自然因素和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原本极度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靖变得更加脆弱,己严重影响到贵州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树立生态意识.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完善生态立法,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程科学》2022,(1):93-103
水是制约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战略导向,以水为主线,研究建立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协同战略体系,对实施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评估了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流域上中下游区域协同、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协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减污降碳协同、多元政策实施协同等5个方面,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战略体系。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视角出发,研究提出了构建协调联动的政策体系、建立流域保护和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市场化治理机制、健全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实施系统性保护治理工程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沾益县水源地生态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三点措施与建议:转变观念,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健全水源地生态保护监督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且脆弱,长期以来受气候变化以及大规模、高强度的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影响,流域整体性、系统性生态退化问题突出,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有效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本文系统评估了近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在结构、质量方面的现状及变化情况;总结了当前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包括流域生态脆弱且整体性、系统性退化问题突出以及现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体制与机制、投入力度、实施成效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策略。研究表明:近20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总体稳定,但部分类型变化明显,城镇显著扩张,森林、草地、湿地等有所增加,荒漠明显减少;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并以中游地区较为显著,但局部仍存在退化情况,尤其以下游地区较为显著。为此,本文建议,应通过系统评估生态工程实施成效、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创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3个方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发展战略制定与发展变化情况,总结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各国将科技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和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支撑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更加重视科技发展战略工作,围绕国土空间开发与资源配置、生产生活消费、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在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技术等重要领域瞄准核心问题,加强科技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2.
秦巴山脉区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区域山形水势相互交织、山地水文过程显著,呈现出典型的流域化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秦巴山脉区域城乡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区域城乡空间流域化发展的必要性;以流域为分析视角,以多尺度流域基底划定为依据,确定了秦巴山脉区域流域等级体系框架和五级流域划分;提出了秦巴山脉区域城乡空间发展策略——以流域生态管控为基础的城乡结构,以流域绿色转型为导向的城乡模式,以流域联动发展为组织的协同管控。研究表明:流域作为秦巴山脉区域典型的生态单元,与城乡空间发展的耦合程度较高;以流域为载体的城乡空间规划与制度管控有助于促进秦巴山脉城乡绿色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理论与优化调控模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管理正在从环境及资源的单一要素管理向流域水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转变,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是流域水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基本理论。针对流域水生态完整性保护管理需求,建立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概念模型,提出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概念,揭示其“分区、分期”属性和“量、质、序”递进综合约束作用等基本内涵,通过分析其优化调控特性及优化调控关键变量,建立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分区耦合概念模型,形成了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分区分期耦合模型方法,并以辽河太子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生态补偿工作进展情况,以及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情况,分析了近年来三峡库区生态补偿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三峡库区实际情况进行了探讨,并对进一步完善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政策、体制和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湿地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自然和人为驱动影响下,生态系统呈明显的退化趋势。通过对白洋淀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分析,剖析了其生态系统退化的特征及驱动机制。气候干旱是白洋淀生态系统退化的环境背景条件,而上游水库的截流、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自然、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加速了白洋淀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基于白洋淀生态系统退化的特征和驱动机制,从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出发,为湿地的保护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淮河水污染的现状,探寻淮河主要污染源,污染导致的生态灾难,运用生态科技的手段,维护淮河健康的生命。找寻水污染治理的措施,搞好生态环境的修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修建植物隔离带,建立生态保护屏障。展望淮河的崭新前景: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17.
喀什噶流域内喀什地区和克州是南疆三地州比价贫困的地区,水资源短缺是贫困的主要原因,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构成了对流域内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制约,而水资源浪费状况,特别是农业用水效率的低下,更加剧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因此,运用有效措施,尤其是通过改革水价,提高用水效率,改变用水浪费状况,建立水资源约束机制,便成为推进喀什噶流域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林业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固碳制氧、固土保肥、固沙防风、净化环境等一系列的生态效益,以及改良土壤、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经济效益。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有:建立林业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健全林业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正确认识并持续经营林业生态系统,依靠科学技术开发林业生态系统。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是广大农民合法拥有土地财产权利、建立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迫切需要。要实现我国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的主要奋斗目标,我认为主要从必须强化用途管制、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尽快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三期)"综合成果,文章评估了2017年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状况及动态变化,以我国生态文明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为重点,选择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生态脆弱区及京津冀区域,围绕大城市群环境一体化综合整治、重点开发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资产协同增长以及先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问题,总结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突出问题,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为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