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PP-g-(GMA-co-St)增容PVC/PP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单体接枝PP[PP-g-(GMA—co—St)],研究了其对聚氯乙烯/聚丙烯(PVC/PP)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接枝PP用量对共混物的界面相互作用、力学性能、耐热变形性能和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共混物的微观相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接枝PP对PVC/PP共混体系有较好的增容效果,接枝PP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界面相互作用增强。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在接枝PP用量为20份时最佳;熔体流动速率在其质量分数为20%后下降缓慢,共混物的耐热变形性能随PP—g-(GMA—co—St)用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超支化聚(酰胺-酯)(HBP))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PP/PVC/PP-g-(St-co-MMA)]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80/20)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80/20)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g-(St-co-MMA)(80/20/6)共混物中加入1份HBP时,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g-(St-co-MMA)的界面粘结作用,减小了共混体系的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接枝衣康酸增容PA6/PP共混物性能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和熔融接枝技术制备了一系列聚丙烯(PP)接枝物,包括单一单体接枝物PP接枝衣康酸(PP-g-ITA)和双单体接枝物PP接枝ITA和苯乙烯[PP-g-(ITA-co-St)],通过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PP接枝物的结构,并研究了PP接枝物的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与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关系。通过反应挤出制备了PP接枝物增容PA6/PP共混物,研究了增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加入接枝物后,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SEM观察表明,接枝物的加入能明显改善增容共混物的两相界面结合状况,降低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改善体系的分散状况,共混物的两相界面变得模糊,相容性得到明显提高;DSC测试表明,加入接枝物后,共混物中PA6组分的结晶度下降,PP组合的结晶度上升。表明PP-g-ITA是PA6/PP共混体系有效的增容剂兼增韧剂。  相似文献   

4.
自制了多单体接枝物PP-g-(St-co-MMA),并利用其增容PP/PVC共混体系,讨论了共混物组成、相容剂用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加入PP-g-(St-co-MMA)增容PP/PVC共混体系后,共混物熔体呈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特性,粘流活性能增加,非牛顿性有增大的趋势,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提高,SEM照片证明了多单体接枝物对PP/PVC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为增容剂制备了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复合材料.采用DSC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用WDW3020微控电子万能实验机、XCJ-40电子冲击实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与氯化聚乙烯(CPE)增容PVC/PP共混体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EMMA能显著改善PVC与PP的相容性。当增容剂用量为9份时,与未增容PVC/PP体系相比。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91%,70%,41%;与CPE增容PVC/PP体系相比,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44%,39%,12%。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烯一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PP—g-(St—co—MMA)]为相容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PP/PVC/PP—g-(St—co-MMA)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由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得到了共混物中氯元素面分布图,对氯元素面分布进行了粒径统计。结果表明,在PP/PVC中加入PP-g-(St—co—MMA)相容剂,共混物亚微观相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PP—g-(St—co—MMA)能够明显降低PP/PVC共混物中PVC分散相的分散尺寸,提高共混物两相之间的相容性。改变相容剂的用量和共混物的组成,都对体系的形态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多单体接枝聚丙烯对PP/PA6共混物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g-(St-MAH)],将其作为增容剂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上与PP/PA6共混得到PP/PA6/PP-g-(St-MAH)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性能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增容剂明显改善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当增容剂含量为15~20份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屈服强度达最大值。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共混物试样断面的形态,发现分散相的粒径明显减小,且分散均匀。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种增容剂,氯化聚乙烯(CPE),高氯化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和氯化丙烯(CPP)对丁腈橡胶/聚丙烯(NBR/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E)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查表明,CPP是NBR/PP的理想增容剂,当CPP用量为6份时,NBR/PP共混体体系具有优良的热塑性,拉伸强度13.8MPa,扯断伸长度290%,压缩永久变形32%,共混物的相容性与透射电镜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BPO为引发剂,通过悬浮固相接枝法,得到PP-g-(MAH/VAc)和PP-g-(MA/AA)接枝物,通过称重法和非水滴定法测得了接枝物的接枝率。红外光谱表明,单体都能接枝到PP上。SEM结果表明PP/PA6/PP接枝物共混体系中,PP-g-(MAH/VAc)的增容效果优于PP-g-(MA/AA),这主要是因为PP-g(MAH/VAc)在PP/PA6体系中起到反应性增容的作用,而PP-g-(MA/AA)仅起到物理缠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两亲性超支化聚(胺-酯)(A-HPAE)对PVC/PP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其用量对PVC/A-HPAE/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复数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C/PP共混物中加入2份(质量份,下同)A-HPAE时,能很好地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6.18mPa和18.72%,比未加的分别提高了107.67%和34.68%;共混体系的绝对复数黏度随着A-HPAE用量的增大而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A-HPAE增强了PVC和PP之间的界面黏结作用,减小了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的尺寸。  相似文献   

11.
PP/PVC/PP-HBP共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聚丙烯接枝超支化聚(酰胺-酯)(PP-HBP)对聚丙烯/聚氯乙烯(PP/PVC)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PVC(质量比为70/30)共混体系中加入5份PP-HBP时,共混物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出现最大值。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结果证明,PP-HBP增强了PP/PVC的界面粘结作用,减小了共混体系的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马来酸酐、苯乙烯共单体固相接枝聚丙烯[PP-g-(MAH-co-St)]增容尼龙6(PA6)/PP合金的两相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及结晶性能.结果表明,PP-g-(MAH-co-St)是PA6/PP合金的有效增容剂,少量的PP-g-(MAH-co-St)即可达到良好的增容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加入增容剂后,PP在基体PA6中的分散更均匀,颗粒尺寸更细小.增容剂使PA6/PP合金的结晶性能发生改变,PP结晶度增加,PA6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g-(MAH-co-St)]为相容剂,制备了聚酰胺10101/聚丙烯(PA1010/PP)共混体系。用毛细管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和加工工艺相容剂对PA1010/PP共混体系的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PP-g-(MAH-co-St)有效降低了PA1010/PP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该共混体系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熔体黏度随PP-g-(MAH-co-St)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随着相容剂含量的增加,PA1010/PP共混体系中分散相PP的粒径逐步减小,力学性能得到改善,PA1010/PP/PP-g-(MAH-co-St)为70/25/5和70/20/10的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分别比PA1010/PP (70/30)共混体系提高了55.0 %和61.9 %,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1.0 %和129.7 %;剪切速率为706.5 s-1时出现熔体破裂现象,剪切速率为5002.65 s-1时出现严重熔体破裂。  相似文献   

14.
新型多单体接枝物增容PP/PVC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制了多单体接枝物PP g (St co MMA) ,并利用其增容PP/PVC共混体系。讨论了共混物组成、相容剂用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 ,加入PP g (St co MMA)增容PP/PVC共混体系后 ,共混物熔体呈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特性 ,粘流活化能增加 ,非牛顿性有增大的趋势。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提高 ,SEM照片证明了多单体接枝物对PP/PVC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VC/CPE/SEBS-g-MAH)三元共混物,利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探讨了SEBS-g-MAH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E用量为3份、SEBS-g-MAH用量为6份时,CPE与SEBS-g-MAH协同增韧效果最显著,此时共混物的相容性最佳,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王彩红  周秉正  何敏  鲁圣军 《聚氯乙烯》2011,39(12):16-18,24
采用低熔点尼龙6(LPA6)/液晶高分子(LCP)复合物对PVC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LPA6/LCP含量对PVC/LPA6/LcP共混物力学性能及维卡软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10%以下的LPA6/LCP,可明显提高共混物的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加入质量分数为30%以下的LPA6/LcP,可明显提高共混物的...  相似文献   

17.
PPS/PA1010合金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丙烯酸接枝聚丙烯(PP-g-AA)和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嵌段共聚苯乙烯(St)接枝聚丙烯[PP—g-(GMA—CO—St)]为增容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PS/PA1010/PP—g—AA合金和PPS/PA1010/PP-g-(GMA—CO-St)合金,并分别对两种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合金其它力学性能不下降的情况下,随着PP—g—AA含量的增加,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当PP-g—AA含量为7份时,冲击强度比原合金提高了86.7%,比纯PPS提高了39.3%;而随着PP—g-(GMA—CO—St)含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