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9)
课程转型是高校应用转型的突破口,教师教育课程的应用转型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本文通过阐述教师教育课程应用转型的背景,得出公共教育学的应用转型应围绕课程生成的"适应性"、课程实施的"实践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3个方面全方位地展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7)
"去水增金"是对国家新一轮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计划的形象化概括,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退出机制创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课程生成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课程评价体系创新。对"水课"之"水"与"金课"之"金"的揭示,是对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观的本质认识与系统阐发。它既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标准,也是课程建设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地方高校开展"去水增金"工作,面临着比传统强校更为复杂的问题与挑战。要充分解放教育思想,为"去水增金"积累最大的共识;抓好顶层规划,实现学校常规教改工作与国家总体部署的接轨;突出办学特色,努力抢占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7):4-11
课程育人的缘起总是与课程的发展形态和功能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对课程育人生长点的探讨需要基于对中外课程育人思想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借鉴美国课程学者古德莱德"课程五层次"理论,可以推证学校课程实践是课程育人的生长点。当前,作为课程育人生长点的学校课程实践,面临着一些困境,表现在重"教学"轻"研究"、重"要素"轻"系统"、重"接受"轻"构建"、重"知识"轻"德化"等。要走出困境,就需要从树立教育科研意识、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创设知识构建情境、挖掘德化要素功能等方面开展学校课程实践变革,以赋予"课程育人"生长点教育性、整体性、主体性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173-174
"课程思政"建设是艺术院校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艺术院校特征,从"课程思政"理念、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出发,构建教学育人、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立体化、课程育人立体化、育人载体立体化的"课程思政"立体模式,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思政队伍与专任教师同向发力,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课程的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3)
平面构成课程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平面构成"课程定位为"视觉转换"课程的突破口,从展示设计魅力、导入设计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对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
长期以来,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在着重发展"工具性"、不断探究提高学生英语素养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该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和"课程思政"功能,在教学内容编排、课程环节设计、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存在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强化"课程思政"理念、优化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素养是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实现多课程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5)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课程思政"视野下,结合"学前教育学"课程特点,从完善课程思政内容、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思考,给出了具体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7)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自动检测技术"课程采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内容模块、训练平台、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等6个步骤,结合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进行了相应教学设计,并根据近几年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与总结,文章对高职"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4)
"绿色智慧"课程是常州市新北区飞龙实验小学课程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其育人价值的诉求,即培养会学、会玩、会生活的快乐儿童。将"绿色智慧"课程理念融入美术课堂的教与学,既是学科课程教学的需要,又契合学校的课程建设。"四生"美术课堂通过生活化教学、生态化状态、生成性创造、生长性体验四个方面,在明确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向外延伸,拓展课程边界,使学科课程和学校课程理念成为统一的整体,共同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0):28-32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课程发展呈现出从"缺位"到"回归"再到"繁荣"的脉络。其间,课程观历经了由"小"课程到"大"课程再到"微"课程的嬗变。"小"课程注重文本形态的学科课程计划和教材编写。"大"课程认为课程内含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等多种类型,主张课程包含教学,强调在"设计—实施—评价"一体化框架之下开展课程改革。"微"课程则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相结合,致力于从"微"角度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习资源、教师课程素养和学校课程体系,作为复数的"微"课程包括微课、微课堂和校本微型课程,强调课程的"细"微、"精"微和"缩"微等特点。课程观的嬗变,积淀起整体主义方法论,即重视对课程的"具观"与"通观"以及二者的相继相融。整体主义方法论推动着学习为本课程的建构,强调以"学习为本"作为课程系统各要素、课程开发各环节的统整基础和价值引领,以"学习"视角观照课程的理念走向、主体发展、环境建设、目标研制、内容开发、实施改进和评估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