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酶协同制备玉米慢消化淀粉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β-淀粉酶和葡萄糖苷转移酶协同处理制备慢消化淀粉,并研究其理化性质。试验表明,原淀粉在β-淀粉酶加酶量为20 mL、反应时间为4 h,葡萄糖苷转移酶加酶量为20 mL、反应时间为12 h时,慢消化淀粉含量最高可达16.37%;所有经过双酶处理后的样品的淀粉-碘吸附结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置,随着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偏移增大;差示扫描量热仪结果表明慢消化淀粉样品的糊化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起始与终止温度差均有显著的升高,淀粉热稳定性增强,糊化变得困难;与玉米原淀粉A型结晶结构相比,所有样品的晶型消失,仅在2?=19.8°附近出现尖锐的衍射峰,2?=13.1?附近有一弥散峰;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酶解后的样品变成不规则碎片,不再具有原淀粉的颗粒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度开发青稞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以及SDS系列产品。方法:以青稞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酶解条件,并通过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来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当β-淀粉酶添加量为60 U/g,酶解时间为3.5 h,酶解温度为51℃,料液比(m青稞粉∶Vβ-淀粉酶液)为1∶12 (g/mL)时,酶改性青稞粉中慢消化淀粉含量最高为16.55%。酶解后,青稞粉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1.39%,48.32%。结论:最优酶解条件下,酶改性青稞粉中慢消化淀粉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双酶法水解玉米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水解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初步探讨液化时间、液化过程引入Ca2+对糖化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最适pH分别为5.0和4.2;在淀粉水解过程中,一定量的Ca2+能促进α-淀粉酶的活性并能增强其热稳定性,但对糖化酶的活性却表现为抑制作用.在保证正常液化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ca2+用量.液化时间选定90~130min为宜.糖化时间并不是愈长愈好,只有定期对产品实施监控,才能获得高DE值的葡萄糖浆.  相似文献   

4.
以萌芽黑青稞粉为原料,研究β-淀粉酶协同α-葡萄糖苷酶增加青稞慢消化淀粉含量及其体外降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体外模拟消化法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并通过α-淀粉酶和α-葡糖苷酶抑制率的测定,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双酶协同增加青稞慢消化淀粉含量的酶解最优条件为β-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添加量150 U/g青稞粉、酶解时间8 h、酶解温度50℃、青稞粉浓度10%。此条件下青稞慢消化淀粉含量达到最高,为33.62%。体外降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与原粉相比酶改性青稞粉的α-淀粉酶抑制率增加了62.97%,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增加了52.46%,表明酶解粉的体外降糖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板栗淀粉为原料,采用普鲁兰酶进行脱支处理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DS),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提高SDS的含量。制备板栗缓慢消化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是:淀粉乳质量分数8%,普鲁兰酶浓度8.90 PUN/g淀粉,酶作用时间6.3 h,4℃回生52.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测定,酶改性的板栗淀粉中缓慢消化淀粉质量分数可达41.91%(预测值42.31%),并较板栗原淀粉中缓慢消化淀粉含量提高了5.43倍。试验表明,普鲁兰酶脱支处理是制备板栗缓慢消化淀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甘薯慢消化淀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湿热-有机酸复合法提高甘薯淀粉中慢消化淀粉的产率。以甘薯淀粉为原料,探究了慢消化淀粉形成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的响应面分析法,以甘薯慢消化淀粉产率为响应值,以含水量、酸反应时间、月桂酸添加量3个因素为响应因子,建立了二次回归实际方程模型,获得了制备甘薯慢消化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含水量47%、反应温度100℃、月桂酸添加量25%、热处理时间4 h,按此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慢消化淀粉质量分数达13.03%,较处理前提高了8.85%。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应用普鲁兰酶和α-淀粉酶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DS),并优化SDS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普鲁兰酶法制备SDS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为160U,酶解时间为8h,冷藏回生时间为3d,淀粉乳浓度为10%。在上述条件下,SDS的质量浓度最高,为21.77%;同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法制备SDS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为200U,酶解时间为25min,冷藏回生时间为3d,淀粉乳浓度为10%。在上述条件下,SDS的质量浓度最高,达到20.27%。由于两种方法制备得到的SDS质量浓度差别不大,但α-淀粉酶价格较低,酶解时间短,因此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所以选择α-淀粉酶制备SDS。  相似文献   

8.
以市售玉米淀粉为原料,糊化后采用异淀粉酶进行酶解脱支实验,以制备酶解玉米直链淀粉。该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在淀粉乳浓度为10%,酶解温度为50℃,酶解p H为6,异淀粉酶添加量为25 U/g(干淀粉),酶解时间为2 h时,得到的直链淀粉含量最高,为60.26%。理化性质表明,在酶解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基团,酶解过后淀粉颗粒遭到破坏,呈不规则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微波辅助湿热法制备玉米缓慢消化淀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慢消化淀粉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新功能性淀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特性.微波技术以其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一些进展.尤其是微波的高效特性,能缩短工业处理时间,提高生广:效率,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取得最佳的制备效果.该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湿热法控制技术制备缓慢消化淀粉,确定其最优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为300W,微波作用时间为25min,温度为50℃,水分含量为60%(干基),冷藏温度为4℃,冷藏时间为18h,烘干温度为60℃的条件下SDS得率可达到最高的38.25%.  相似文献   

10.
酶法液化玉米淀粉制备麦芽糊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中温型和耐高温型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生产麦芽糊精。研究了DE值、液化得率以及产品透明度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玉米淀粉酶法制备麦芽糊精的最佳条件应为高温短时反应。  相似文献   

11.
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轻度交联淀粉,探讨三偏磷酸钠用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交联度(即沉降体积)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确定最件工艺条件为:三偏磷酸钠用量为淀粉千质量的1.5%、反应时间1.5h、反应pH10.25、反应温度50℃。  相似文献   

12.
酶法制备多孔玉米淀粉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多孔淀粉是生淀粉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各种淀粉形成的一种中空的变性淀粉。作为一种高效、无毒、安全的新型有机吸附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化妆品、造纸等行业。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酶水解法来制备多孔淀粉。以吸水率、吸油率为指标来评价酶的来源、淀粉的预处理条件、酶解条件等因素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玉米淀粉颗粒的粒度为100目,经过湿热处理后采用复合酶(α-淀粉酶与糖化酶配比为1:3)来制备多孔淀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解最佳工艺条件:酶用量 2.0%,时间20h,温度42℃,pH值4.2,搅拌速率120r·min-1,Ca2+浓度0.15%。  相似文献   

13.
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郝晓敏  王遂  崔凌飞 《食品科学》2006,27(2):141-143
研究了中温和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取糊精,确定了它们水解适宜的工艺条件。中温α-淀粉酶晟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84℃、时间20min、酶用量16U/g;而寸高温α-淀粉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95℃、时间40min、酶用量15U/g。  相似文献   

14.
多孔淀粉制备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α-淀粉酶制备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根据回归方程利用统计优选法寻优,确定最优酶解条件:pH值5.3,反应时间7h,反应温度51℃。  相似文献   

15.
以原玉米淀粉、氯乙酸为主要原料,先用乙醇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然后将氢氧化钠和氯乙酸加入反应瓶中制备羧甲基淀粉.研究了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体系水分含量、反应温度、时间对样品取代度(D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氯乙酸)/m(淀粉)为0.2,n(氢氧化钠)/n(淀粉)为0.4,反应体系水分25%条件下,温度55℃反应4 h得到较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CMS.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大米淀粉为原料,糊化时采用普鲁兰酶进行脱支处理,并经冷却贮存可使缓慢消化淀粉的含量超过50%。实验证明,制备缓慢消化淀粉的最优条件:10%的普鲁兰酶水解4h、5℃贮存2d,缓慢消化淀粉含量达到58%。  相似文献   

17.
赵凯  杨春华  张娜  缪铭 《食品科学》2010,31(11):109-112
探讨韧化处理条件下,缓慢消化玉米淀粉的形成过程。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韧化处理前后玉米淀粉颗粒形貌、结晶特性、热焓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韧化处理对玉米淀粉的颗粒形貌基本无影响,处理后基本保持原来的A型结晶结构,但结晶结合更为紧密,韧化玉米淀粉和去除快速消化玉米淀粉(RDS)的韧化玉米淀粉相比,DSC图谱的To、Tp、Tc以及Tc-To均较原玉米淀粉有所提高。这表明,韧化处理过程促进缓慢消化玉米淀粉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调整玉米淀粉的结晶结构,使其结合更为紧密,从而对酶的抵抗作用增强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赵凯  李君  谷广烨 《食品科学》2017,38(1):177-181
以玉米原淀粉为原料,研究普鲁兰酶脱支处理糊化后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过程中各影响因素(温度、p H值、酶用量、贮藏及干燥条件)对SDS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7.5℃、p H 4.9、酶用量60 U/g的条件下脱支8 h,然后煮沸灭酶30 min,再经4℃冷藏、60℃干燥后,可得SDS含量为31.09%的产品。原淀粉、酶脱支处理样品及脱支并去除快速消化淀粉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脱支处理后,玉米淀粉结晶结构由A型向B型转变。因此,通过酶脱支处理提高SDS含量的可能原因是形成了新的结晶结构,SDS含量与结晶的数量和质量有关。采用酶法制备SDS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酶变性淀粉,本文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酶解法制备多孔淀粉,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当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比例为1: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2h,pH4.5,酶用量2.0%时,可得到吸油率较高的多孔淀粉,可用于牡蛎水解液的进一步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