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旸 《中国搪瓷》2012,(5):28-33
金木水土火,五行中有木。作为组成自然界的基本物质元素之一,木头历来都与人们的生活皂、息科挟。在今天,依然有一群人,在人生最好的时光里选择了以木为伍,悦木共生。  相似文献   

2.
陈丽萍 《中华手工》2014,(6):I0006-I0009
初夏时节,穿过车流如潮的保做路,折进一条上山的小路,一幢顿有历史的建筑里,传来温和的斫木声。很快,我们见到斫木的主人——杭州雕版印刷术唯一传人黄小建。走廊尽头摆着桌椅,平素他就在那里斫木刻版。  相似文献   

3.
刘园 《中华手工》2012,(5):40-41
最初被格物手作吸引,是因为“拼木”系列作品。树材不同,木料的质地便不相同;即便来自同一棵树,每一块木头依然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  相似文献   

4.
刘园 《中国搪瓷》2012,(5):40-41
最初被格物手作吸引,是因为“拼木”系列作品。树材不同,木料的质地便不相同;即便来自同一棵树,每一块木头依然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  相似文献   

5.
沈白 《中华手工》2012,(11):34-35
漆布为裱,泥木为胎,沈绍安在古代“夹芝”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漆器脱胎技艺,轻巧坚固、色彩鲜亮的脱胎漆器于是成就了福州漆业数百年的兴盛。  相似文献   

6.
生活折腾家     
《中华手工》2014,(6):I0029-I0029
@紫陌红尘745 去年冬天淘的布布,被我遗忘,今儿开工,玩布布是奢侈的享受,需要时间、心情和灵感。一月8天工作日,有的是时间供我挥霍。我愿做个安静的女子,玩手工、听戏、看书,与世无争,远离尘嚣,心淡如菊。  相似文献   

7.
家淡如菊     
小妖 《中国搪瓷》2013,(12):70-72
简洁的线条、明快的色彩,李珊把生刨的清新风格一致延续到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每一处空间;都像旷野中恣意绽放的雏菊,饱满随意,自由呼吸。  相似文献   

8.
《中国搪瓷》2013,(12):I0026-I0026
如果家里住进一栋五彩的城堡,相信会暖和不少吧!  相似文献   

9.
木碗相随似情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一首古老的藏族情歌,形象地表现出藏族人对一个好木碗的喜爱如同对情人的迷恋。木碗是藏民族的传统生活用品,而制作木碗,则是在奔子栏藏区传之甚久的民间手工技艺。  相似文献   

10.
“刻木为人,外披以文绣,以丝牵引,宛然如生,谓之傀儡……泉人最工此技。”清代晋江人蔡鸿儒曾在《晋水常谈录》中如此写到。  相似文献   

11.
工具的家     
对手工爱好者而言,最好的工具和辅材购买地,莫过于淘宝网。然而浩瀚的网络中,要搜索到一两家适合自己的心仪网络小店,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试梅妆拼布教室恰好就是一间可以提供日本进口真善美缝纫机、可乐工具和特色手工书籍的网络店辅。  相似文献   

12.
宋宇 《中国搪瓷》2012,(7):54-54
这是一家与勺子有着深厚渊源的店,找一个悠闲的下午,去探寻勺子的各色风情吧。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家与勺子有着深厚渊源的店,找一个悠闲的下午,去探寻勺子的各色风情吧。  相似文献   

14.
世界创意经济之父霍金斯对生活家·巴洛克地板如此评价:它不是工业品,而是工艺品。因为它有感情、有创意、有细节。当大家都用机器生产地板的时候,生活家却用手工刮制仿古的质感;当"手工地板"一拥而上的时候,生活家又打起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新概念。在地板行业,生活家是真正的领跑者。向纯手工致敬7月盛夏,从广州机场到中山市的港口镇,烈日、中雨、阴、大雨、烈日……闷热多变的天气让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显得漫长。所幸,生活家的厂区并  相似文献   

15.
谢凯   《中国搪瓷》2013,(11):88-89
一阵阵锯木声,一缕缕刨花香……其实,木工离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如今城市里出现大大小小的木工坊,你只需要做一个决定,就可以拿起工具当“木匠”。  相似文献   

16.
民艺饰家     
宜珊  杨炸炸 《中华手工》2011,(11):86-89
人不能简单地居住在房子里,而一定要有一种文化归属。文化是家的神韵和灵魂,她能使生活丰富和生动起来,更能彰显出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有历史的砖瓦晒过旧时的月光,有情怀的“砖家”把它们从废墟中挑拣出来,面对当下的日月。那些斑驳的花朵,因为后人的尊重和爱,愈显温柔。  相似文献   

18.
Harry 《中国搪瓷》2013,(12):22-24
在阿尔卑斯山区有一件流传了数百年的古老乐器——阿尔卑斯长号。大山赋予它丰富的情感,牧人吹起这长长的号角,悠缓的乐音犹如天籁在阿尔卑斯群山中久久回荡。  相似文献   

19.
在洪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样的生活状态,大概是文化人的共同向往。  相似文献   

20.
在洪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样的生活状态,大概是文化人的共同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