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在这起还在蔓延的塑化剂污染事件中,中国内地也未能幸免于难。与三聚氰胺事件重创奶业不同,塑化剂的波及面更广。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内地的方便面、方便米粉等受到塑化剂污染,并已爆出塑化剂广泛地用于食品包装、医药、玩具、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但这可能还是塑化剂污染的冰山一角。塑化剂是一种在塑料加工中广泛添加的助剂,在内地叫增塑剂。台湾发现的这种有害的塑化剂是常见的邻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5月,因台湾的塑化剂事件,"塑化剂"这一化学名字开始为普通大众所关注,与此同时,台湾涉事企业顿时陷入来自海峡两岸的舆论讨伐声中;2012年11月,台湾塑化剂事件淡出众人视线之际,"白酒塑化剂"事件,又将"塑化剂"重新拉入公众视野,随着而来的还有"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的微博爆料。一时间,"塑化剂"竟成为人们日常谈话的高频率词汇。那么,"塑化剂"究竟是什么?危害有多大?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与之接触的?  相似文献   

3.
塑化剂风波之后,搅乱的不仅仅是增塑剂行业,这一事件从饮料产业掀起轩然大波,也影响到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因为塑化剂可伴随食物、食用油等深入体内。  相似文献   

4.
浅谈食品中塑化剂的危害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国内外媒体陆续报道了台湾昱伸公司饮料塑化剂超标、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药品阿莫西林中检出塑化剂、国内数个品牌方便面的酱料中检出塑化剂超标、酒鬼酒被检出塑化剂超标,塑化剂风波俨然成为了一场食品安全危机。而食品中的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因此,如何应对环境中、食品中塑化剂的污染,成为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依据国家标准《GB/T 21928-2008》规定的测试方法,对全国各地共150个不同材质塑料包装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分析了产生塑化剂污染的原因。希望本实验结果能为塑化剂的风险监测提供数据支持,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塑化剂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身陷"塑化剂"风波的酒鬼酒近日连续发布声明,称将以"塑化剂事件"为"清醒剂",让消费者喝上放心酒。但同时,厂家也强调国内外均未制定酒类中塑化剂类物质限量标准,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这无疑被消费者和网友认为酒鬼酒的道歉公告缺乏诚意,是"道歉而不认错"。  相似文献   

7.
《世界标准信息》2011,(6):50-53
“塑化剂”事件进程 媒体曝出台湾岛内首次发现不良厂商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违法添加有毒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DEHP。“悦氏”运动饮料、SunKist粒粒柠檬果汁等9种产品确认遭波及。这些起云剂的来源纷纷指向昱伸香料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这个夏天,饮料的销量大大不如以往。发现市民对瓶装饮料避而远之的原因,不仅是担心饮料中会添加塑化剂,更是担心用塑料制成的饮料瓶,也有可能受到塑化剂污染。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这个夏天,饮料的销量大大不如以往。发现市民对瓶装饮料避而远之的原因,不仅是担心饮料中会添加塑化剂,更是担心用塑料制成的饮料瓶,也有可能受到塑化剂污染。事实上,饮料瓶中不排除有塑化剂存在的可能。专家介绍说,一般塑料食品包装制品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增塑剂(即塑化剂)、稳定剂、  相似文献   

10.
《世界标准信息》2011,(9):91-91
前段时间台湾的“塑化剂”风波。让人们认识了塑化剂DEHP的面目。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近日公布的一项保鲜膜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在对北京、广州等地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随机抽测的7种PVC保鲜膜中,3种PVC保鲜膜塑化剂DEHP用量超标,有的超标达76倍。  相似文献   

11.
一、塑化剂安全事件背量及最新进展 2011年4月,台湾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含有“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追查发现,DEHP来自台湾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连日来,台湾岛内多家媒体均对此事进行报道,相关机构仍在持续追查相关食品业者。台湾昱伸公司被查出将塑化剂的一种DEHP当作起云剂的配方长达30年之久。  相似文献   

12.
一、塑化剂安全事件背景及最新进展2011年4月,台湾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其中含有"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追查发现,DEHP来自台湾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连日来,台湾岛  相似文献   

13.
塑化剂与食品包装安全最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玉静  李慧 《中国包装》2011,31(12):63-66
1.塑化剂安全事件背景及最新进展 2011年4月,台湾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其中含有“邻苯二甲酸(2一乙基己)酯”(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追查发现,DEHP来自台湾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连日来,台湾岛内多家媒体均对此事进行报道,相关机构仍在持续追查相关食品业者。台湾昱伸公司被查出将塑化剂的一种DEHP当作起云剂的配方长达30年之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包装》2011,31(10):13-13
自5月23日以来,塑化剂风波仍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波及方便面、食用油、糕点等多种食品,成为一场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这场源于食品行业的风波也让人们认识了原本用于包装材料的“塑化剂”,由此引发了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关注。事件发生后4全国各地均加大了对食品包装材料塑化剂成分的检测力度,出台了相关检测标准,食品包装检测设备也一并火热。塑化剂风波无疑给食品包装材料行业敲响了警钟,也让食品包装材料市场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火锅底料中的油脂含量较高,复合塑料内包装袋中的塑化剂对火锅底料存在一定污染风险。研究不同内包装材料、灌装温度、存放温度及存放时间对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迁移的影响,为火锅底料内包装袋材料的选择和火锅底料灌装工艺条件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研究各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迁移量。结果 火锅底料常使用PA/PE类型的复合包装,其塑化剂迁移量相较于PA/PP、PET/PA和BOPA/PE包装更高。随着灌装温度和存放温度的升高,以及存放时间的延长,塑化剂的迁移量不断增大,不同灌装温度、存放温度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迁移量的影响较大。在火锅底料中,最易发生DBP、DEHP的迁移,未检出其他指标。结论 直接接触火锅底料的包装材料、灌装温度、存放温度、存放时间均会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迁移造成显著影响。为了减少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迁移量,建议避免使用PA15/PE65作为火锅底料的内包装材料,灌装温度不宜超过70 ℃,在低温下存放,并尽快食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标准导报》2011,(8):46-46
塑化剂塑化剂(Plasticizers)在我国大陆地区称为增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等特性的添加剂,种类可达百余种。它不仅使用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也会添加在一部分混凝土、墙板泥灰、水泥与石膏等材料中。在不同的材料中,塑化剂所起的效果也不同。此次台湾地区不法企业添加的是邻苯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缓冲包装材料制备及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不可降解的废弃塑料类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稻草纤维、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生物质缓冲包装材料,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生物质缓冲包装材料纤维与淀粉质量比、塑化剂、活性剂和发泡剂含量等对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材料抗压强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塑化剂>纤维与淀粉质量比>发泡剂>活性剂。塑化剂含量为12%、纤维与淀粉质量比为2∶5、发泡剂含量为0.1%、活性剂含量为0.3%时其抗压强度可达0.94MPa。研究了塑化剂含量、纤维与淀粉质量比对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随着塑化剂含量和纤维与淀粉质量比增大,材料缓冲系数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纤维与淀粉质量比为2∶5、塑化剂含量为12%时,材料的缓冲系数最小,缓冲性能最好。与EPS(发泡聚苯乙烯)和EPE(发泡聚乙烯)等包装材料缓冲性能和回弹性能的比较表明生物质缓冲包装材料完全可以替代EPS和EPE等缓冲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8.
消息报道     
《化工新型材料》2012,(12):156-158
特种炭黑母料助力聚乙烯管材,为水质安全护航最近,由酒鬼酒所引发的"白酒中普遍含有塑化剂"的说法引爆了公众对塑料制品安全性的担忧。早在此次事件之前,饮料、桶装水、保鲜膜、儿童玩具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首个食品塑化剂行业标准,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定通过,标准可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对食品中添加塑化剂进行全面检测。  相似文献   

20.
马楠 《中国包装》2006,26(5):56-58
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量最大的是纸、塑料、金属和玻璃。近几年来,由食品包装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PVC保鲜膜致癌风波、一次性餐具污染事件以及雀巢液态婴儿奶被包装印刷油墨污染在欧洲多国被召回,食品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成为了“隐形杀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包装材料中的印刷油墨等物质是否有可能透过包装污染食品,这一问题长期以来颇受人们关注。据相关人士长期调查显示,即使包装材料中的油墨等物质本身不存在危害性,但其一旦渗入食品中,对食物质量及味道的影响也同样是不被人们所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