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并联运动机床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并联运动机床的误差来源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罗颂荣  熊国华 《机床与液压》2006,(12):153-154,135
提出了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数字测虽法。该法采用数字滤波方法消除基准球的安装偏心分量,利用算法产生基圆,其数据处理简单;应用高效率的罔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对该方法的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仿真。实验表明:该数字测量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高速机床的高速电机主轴、高速磁一承主轴以及刀具夹持系统,并对其特性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机械制造装备主轴精度补偿问题,研究一种融合机床精度和加工参数的主轴回转精度预测方法。为获取主轴回转精度指标,研究基于多点测量的主轴实际回转位置测量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主轴端面跳动的最大圆、最小圆和最优圆,进一步得到端面圆度的极大误差和极小误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融合机床精度因素、加工精度因素获得输入指标,将极大误差、极小误差和其余实测指标作为输出指标,训练神经网络,获得网络权值。验证机床主轴回转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已训练的网络预测偏差为0.5%。考虑机床本体精度和加工参数的误差预测结果可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机床选型,根据不同加工要求选择最优加工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分析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在主轴回转误差影响下加工成形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对主轴各种频率的误差运动分量造成的加工误差作了较详细的讨论,同时介绍了测试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一种以直接控制主轴回转位置精度来补偿主轴回转误差的方法,以及为此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液体静压主轴系统。对这种直接补偿主轴回转误差的原理,文章作了具结的阐述,并讨论了可控液体静压轴承的设计问题.最后介绍了在线控制补偿主轴回转误差的试验。图6幅,表2个,参考文献5种。  相似文献   

8.
9.
对进口机床主轴焊缝的显微组织和断口进行了失效分析,指出了焊缝热影响区组织不良,焊缝存在SiO2,MnS和FeS等夹杂物是导致主轴焊缝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应用误差独立作用原理改进主轴组回转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锦如 《磨床与磨削》1995,(1):30-32,80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电子束加工机床的需要,构建了电子束加工工艺流程,设计了运动系统结构并实现了X和Y方向的二维运动,研究了运动系统驱动原理。完成了基于PC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开发出基于串口的上位机控制软件,设计出基于AT89S52单片机芯片的下位机。对完成的运动及控制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并获得误差补偿值。  相似文献   

13.
14.
依据弧齿锥齿轮齿面数学模型,对齿面进行了离散化处理,结合旋转投影原理,确立了弧齿锥齿轮齿面离散点三维坐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齿面离散点三维坐标实例计算;并采用NURBS方法建立了弧齿锥齿轮齿面三维模型,分析了弧齿锥齿轮机床运动误差对齿面误差的影响,并通过弧齿锥齿轮齿面离散点误差计算和分析对其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可以为弧齿锥齿轮齿面误差补偿及弧齿锥齿轮加工机床精度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精密机床主轴的选材及其热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奎 《金属热处理》2002,27(11):42-43
针对精密机床主轴的工作环境,提出了机床主轴选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介绍了精密度机床主轴的常用材料和性能特点及其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并介绍了精密机床主轴用材和工艺技术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6.
以重量最轻为优化目标,提出了精密陶瓷主轴组件的动力学模型、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法,编制了相应的优化程序,并结合实例给出了优化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机床主轴的模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床主轴在传动过程中,具有速度波动,为减少速度波动引起的动载荷影响,设计时要在传递转矩一定的情况下,使质量最小,本文讨论了主轴设计过程中的模糊因素,建立了以截面积最小的模糊优化设计模型,运用模糊理论和方法获得最优解。  相似文献   

18.
19.
阐明了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机床主轴组件刚度的步骤和方法,并对主轴刚度进行计算,讨论不同预紧条件下,轴承刚度对主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轴承预紧后,增大预紧量对主轴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承轴承预紧的增大使主轴弯曲刚度增幅最大为22%,而对固有频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以降低主轴产端动柔度值为优化目标,综合利用传递矩阵法和子结构的概念,寻找薄弱模态和计算共能量分布率,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使调参能方便地在微机上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