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高速切削的含义,详细分析了高速切削数据库的来源与采集,并建立高速切削数据库管理系统,高速切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促进机械制造业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速切削数据库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建立高速切削数据库的重要意义 ,重点论述了高速切削数据库的核心技术、基本功能及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3.
基于实例推理的高速切削数据库系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由于目前十分缺乏合理适用的高速切削数据 ,使建立高速切削数据库遇到了很大困难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速切削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基于实例推理技术 ,可为建立高速切削数据库提供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即将以前切削加工积累的切削数据和经验存储在数据库中 ,为新的工件加工问题提供参考解决方案。建立了简洁可行的用结构化数据表示的实例描述模型 ,分析了实例相似度的计算问题并介绍了实例检索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汽车模具高速切削数据库,以Visual C 6.0和UG/Open API为开发工具对UG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C/S体系结构的高速切削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对UG高速切削数控编程能力的扩充.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高速切削技术因缺乏考虑高速切削稳定性的优化切削数据及其工程应用方法而不能科学、有效地控制切削过程振动严重影响加工质量及生产率的瓶颈限制,在对高速切削稳定性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构建了高速切削稳定性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系统结构、功能模块以及应用程序的设计实现,该数据库具有考虑切削稳定性的高速切削数据查询、切削稳定性评价、优化等功能.可为生产企业经济、高效、方便地提供以最大生产率和高加工质量为目标的、优化的稳定切削用量参数,为高速切削加工提供了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强的工程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速加工时各切削参数对切削力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削力是切削过程中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本文应用数值模拟,对高速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切削力随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的变化规律,对优化高速切削工艺及建立高速切削数据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速切削加工工艺数据库可以用作实用的参考工具,满足国内企业应用推广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需求。文章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思想与软件开发平台的主要功能与基本结构。介绍了其后端数据库、用户操作界面和工艺技术数据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容、研究开发技术路线或数据指标,并展望了向专家系统和网络化应用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切削温度与刀具磨损、工件加工表面完整性及加工精度密切相关,其变化规律反映出高速切削过程本质的重要方面。本文应用数值模拟,对高速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屑、工件和刀具三方面的温度随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变化规律,其结论有助于优化高速切削工艺及建立高速切削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高速铣削中切削温度动态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切削温度与刀具磨损、工件加工表面完整性及加工精度密切相关。高速切削过程中切削温度随工件材料、所选刀具及切削用量的不同而呈现出与普通切削过程不同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红外热像仪测温系统对高速铣削过程中切削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 ,首次给出了铝合金高速铣削过程中存在的临界切削速度关键数据及切削温度随切削速度的变化规律 ,其结论有助于指导铝合金高速铣削加工、优化高速切削工艺及建立高速切削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机械传动》2015,(8):51-54
弧齿锥齿轮具有设计加工参数复杂的特点,在对弧齿锥齿轮高速干切削技术参数进行搜集和评价的基础上,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开发平台建立了弧齿锥齿轮高速干切削机床、刀具、夹具、工件、加工参数的数据库,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应用程序,并实现了数据库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功能。使用该数据库系统,可快速获取弧齿锥齿轮加工所需的各项技术参数,对提高切削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速加工和高效加工是目前获得高效机械加工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它在航空和航天产品的零件制造、模具制造以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有较大的需求。机床采用高速传动技术、高速进给技术、高速切削刀具,配以大功率或大扭矩主轴系统以及复合加工技术,可实现高速加工与高效加工。近几年我国在机床高速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开发出相应的主机产品,为我国数控机床向高速、高效和精密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相似度及基于实例推理在高速切削数据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速切削加工中应用基于实例推理 ,可充分利用以前的加工实例积累的切削数据和经验 ,这对推广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工件的高速切削加工 ,提出了简洁可行的用结构化数据表示的实例描述模型 ;针对实例相似度问题 ,提出了对实例属性的局部相似度进行分类 ,然后用复合算法计算整体相似度的方法 ;简要介绍了基于实例推理的高速切削数据库系统 HISCUT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日益凸显.XH714B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在高速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主轴轴线热偏转现象,机床行业俗称为“闷头”,影响了机械加工表面的完整性,降低了粗糙度.主轴箱作为加工中心的重要热源,为了解决立式加工中心出现“闷头”现象的主要原因,对主轴箱的热态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XH714B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热态特性分析模型,分析计算了主轴箱在额定转速下的稳态热特性.与传统观点“滚动轴承为主轴主要热源”不同,提出主轴电动机的热损耗是导致机床主轴轴线在y-z平面内发生偏转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高速数控机床机械性能实验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高速切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高速加工性能试验台,建立了高速加工性能试验测量系统,并得出了相应试验曲线.最后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合理分析得出了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石墨电极的高速加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石墨电极具有电极消耗小、加工速度快、耐高温、加工精度高等优点,逐渐取代铜电极成为电加工电极的主流。石墨的硬度低、脆性大,采用高速加工方式可提高表面质量和精度,减小石墨电极的后续加工,降低刀具成本。文章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外在石墨电极高速加工技术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石墨电极高速加工的策略和加工参数优化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先进切削加工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机床、刀具、工艺参数等方面综合介绍了几种先进切削加工技术 (包括高速切削、干切削、硬切削、精密切削和虚拟切削 )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加工制造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和应用先进加工技术对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高速切削、复合加工等先进加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一项全新的先进制造技术,其具有高的生产效率、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航空制造业中主承力结构件多数为整体坯料"掏空"的整体结构件,代替传统的拼接结构。因此在对材料去除率大、加工质量要求高、加工周期长的整体结构件加工中更能体现其独特的优势。探讨适合高速切削特点高速铣削零件转角的工艺改进方案,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缩短加工周期,能优质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19.
高速切削机理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速切削将成为21世纪世界制造业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但其机理研究滞后于应用研究的现状已阻碍了高速切削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文中介绍了高速切削机理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PHYSICS-BASED SIMULATION OF HIGH SPEED MACHIN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omputer simulation of high speed machining processes can provide a unique insight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design iterations required to advance and optimize the process. Predictive modeling of high speed machining of exotic materials has been hindered by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is type of materials at extremely high strain, strain rate, and temperatur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physics-based modeling technology that includes the change in the material constitutive equation and the friction characterization at cutting speeds up to 400 m min-1. The dependence of the accuracy of the predicted parameters, such as the chip formation on cutting forces, chip/tool/workpiece interface temperature, stress and strain distribu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The fundamentals of metal cutting were utiliz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parameter changes in regimes that are outside current empirical knowledge datab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