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后对高强混凝土C60强度的影响。设计了15组不同纤维增强C60试件和1组C60对比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在高强混凝土C60中同时掺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增大趋势;抗拉强度平均值达3.46MPa;拉压比增加了5%-26%。适量掺加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可明显提高高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拉压比。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和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弯拉强度和抗弯拉弹性模量进行了测试,给出了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合适的建议范围为0.06%~0.08%.同时根据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出了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与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各力学性能指标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各种强度均有一定的提高,能有效地减小抗压回弹模量和抗弯拉弹性模量,提高了其抗变形能力;在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小于0.1%的范围内,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各种强度有增加的趋势,而其抗压回弹模量和抗弯拉弹性模量是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3.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使用TBM隧洞掘进机进行挖洞工程施工,进行了衬砌支护的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参数的研究。通过对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研究,得出适合本地区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参数,可供其他类似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掺入为胶凝材料质量分数0、10%、20%的粉煤灰和0、0.23%、0.45%的聚丙烯纤维制备混凝土试件,并进行抗折、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质量分数为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粉煤灰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聚丙烯纤维质量分数为0.23%和0.45%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粉煤灰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同时掺入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时,随着两种材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均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当粉煤灰质量分数为10%、聚丙烯纤维质量分数为0.23%时,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42.5、7.2 MPa。 相似文献
5.
微硅粉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必须先解决混凝土的抗裂性.因此,在混凝土原材料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微硅粉、矿渣来优化混凝土的抗裂性.用试验手段和正交设计来分析不同掺量时聚丙烯纤维、微硅粉以及矿渣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尤为显著;掺入微硅粉有利于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抗劈裂强度;复合... 相似文献
6.
7.
改性聚丙烯纤维长度、掺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亲水性聚丙烯纤维的掺量及长度对普通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情况、通过试验表明,掺入聚丙烯纤维可使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收缩、抗冻融等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翁志英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2,(3):19-23
常用的页岩陶粒内部有多孔结构,易导致其机械强度较天然石子低,在轻骨料混凝土受力时更容易破坏,使轻骨料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降低。为增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通过试验研究轻骨料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受聚丙烯纤维的掺量及其长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聚丙烯纤维可有效改善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性能。长度3 mm聚丙烯纤维,当掺量为0.3%~1.2%时,轻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性能分别上升4.4%~12.8%和4.5%~15.5%;对于纤维长度为6 mm、掺量为0.3%~0.9%时,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性能提升幅度则分别为11.5%~18.3%、14.3%~23.4%。6 mm聚丙烯纤维较3 mm能更有效提升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性能,相对增幅分别达1.6%~10.4%和9.5%~10.6%。聚丙烯纤维的掺入整体上有利于轻骨料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提升,但是效果和规律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6):32-35
为了解决钢纤维全轻混凝土现场浇筑时轻粗骨料上浮、钢纤维下沉等施工问题,以水灰比、钢纤维体积率和粉煤灰替代水泥率为变化参数,研究了大流动性钢纤维全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工作性能;确定了采用P·O 52.5水泥、密度等级900的陶粒、陶砂和Ⅱ级粉煤灰配制密度等级1 700、强度等级LC35的大流动性钢纤维全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烘干后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钢纤维全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受烘干效应影响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损失率. 相似文献
10.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9,(1)
为了研究混杂纤维增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因素及确定其最优配合比,本文基于正交理论,通过对混杂纤维增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分析了水泥用量、砂率、聚丙烯纤维掺量对塌落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率对塌落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水泥用量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抗压强度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对单指标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后,利用综合平衡法,分析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及其各项指标中的因素主次,水平优劣等因素,确定了混杂纤维增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从力学性能及环保角度考虑,混杂纤维增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CF40,CF50,CF60混杂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分数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不同强度混杂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影响.试验中,钢纤维体积分数为0.0%,0.5%,1.0%,1.5%,2.0%,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0,0.6,0.9,1.2 kg/m3,并考虑包裹钢纤维的水泥浆厚度为1.0 mm.结果表明:CF40,CF50混杂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呈现出随钢纤维体积分数增大而降低的变化规律,CF60混杂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呈现出随钢纤维体积分数增大而先降后增再降的变化规律;在钢纤维体积分数不变时,随着聚丙烯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混杂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路面用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路面用熔抽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回归公式并得出以下结论:钢纤维混凝土流动性的设计,可以在普通混凝土流动性设计的基础上,将钢纤维看作一种针状粗骨料,附加考虑钢纤维对其流动性的影响;钢纤维混凝土强度设计应以抗弯为主、抗压为铺,且二者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元叠加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制强度等级为CF40—CF60的钢纤维混凝土,测试了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并观察了拌合物的和易性和黏聚性.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呈现出随钢纤维体积分数增大而降低、随纤维裹浆厚度增加而提高的变化规律;其工作性能良好,满足流动性混凝土的浇筑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钢纤维沥青混合料路面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锡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2008,30(4):136-140
为防止低温地区沥青路面的开裂和提高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钢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常温、低温劈裂强度、纤维防腐方法等,分析了钢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机理。通过试验路研究了钢纤维沥青路面的现场拌和施工工艺和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中加入钢纤维可使低温劈裂强度明显提高,开裂时的变形显著增大,从而改善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同时钢纤维对常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和高温抗车辙性能有一定改善,钢纤维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同,可以利用沥青对钢纤维直接防腐而不需要作其它防腐处理。成果对低温地区和重载交通公路沥青路面材料选择有重要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粉煤灰和页岩陶粒为基本原料制备轻质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light weight concrete, HSLC), 考察了水
灰比、轻集料等对试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轻集料强度一定的条件下, HSLC 的抗压强度会随水灰比的增加而
提高; 在一定的水灰比下, 轻集料的强度对HSLC 的强度起决定性作用。此外, 原材料中适当添加减轻剂漂珠可以降
低混凝土试块的表观密度; 所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也会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研究了离心成型钢纤维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的轴心抗压性能,分析了离心成型中速阶段离心时间、离心加速度、骨料级配、钢纤维长度、钢纤维体积率等因素对钢纤维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当钢纤维长度小于25 mm时,延长离心时间有利于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增大离心加速度不利于钢纤维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提高;粗骨料粒径5~10 mm时的钢纤维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高于粗骨料粒径5~15 mm时的钢纤维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从材料的性价比角度考虑,宜选取长度为25~32 mm、体积率为1.2%左右的钢纤维.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素混凝土、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整体式钢纤维和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数值模型,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弯性能,改善了混凝土的弯曲韧性。 相似文献
18.
钢渣、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着重研究和分析钢渣粒径级配分布对钢渣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以及最佳级配关系;同时找出钢渣粉、粉煤灰、水泥三者之间不同组成比例,钢渣混凝土的力学属性和强度变化规律,以便求出最佳配比,从而为钢渣、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