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金矿石中矿物可磨性差异大,部分矿物细磨易泥化,矿石中的斜方钙沸石吸附性强,氰化金浸出率低。对该金矿采用改性石硫合剂法搅拌浸金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矿浆pH值、改性石硫合剂用量、浸出时间、氧化剂种类和用量对金浸出的影响。当矿浆液固比为2∶1、磨矿细度为 -45 μm占55%、矿浆pH值为11.0、浸出时间为6 h、改性石硫合剂用量为8 kg/t及H2O2投加量为3.33 kg/t时,金的浸出率为89.81%,比氰化浸出提高了16.35%。H2O2释放的溶解氧能促进石硫合剂中有效浸金成分与金的反应,H2O2还能氧化载金黄铁矿,促进金的浸出。  相似文献   

2.
王衡嵩  黄胤淇  宋超 《黄金》2024,(1):56-60+68
云南某难处理金矿石具有嵌布粒度较细、包裹金含量多、有机碳活性高等特点,矿石工艺类型为贫硫化物碳酸盐型难处理金矿石。试验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药剂用量等条件对该矿石选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氰化浸出,浸渣金品位为1.45 g/t,金浸出率为21.62%;采用氰化浸出—浮选联合工艺得到的混合精矿金品位为13.79 g/t,总金回收率为76.46%,对处理同类型矿石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孟德铭  宿少玲 《黄金》2014,(5):51-54
采用超细磨、边磨边浸和强化碱浸等工艺方法考察了某高砷型难溶金矿石的浸出特性。其结果表明,超细磨、边磨边浸和强化碱浸工艺均能有效提高金的浸出率。矿样超细磨至-37μm占99.7%时,金的氰化浸出率从23.7%提高到73.6%,金的非氰化浸出率从18.5%提高到66.9%;在同样磨矿细度条件下进行边磨边浸,而后再继续浸出,金的氰化浸出率进一步提高到82.4%,金的非氰化浸出率提高到72.9%;在同样磨矿细度条件下进行碱浸预处理,碱浸6~9 h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8.3%~87.5%,碱浸9~12 h金的非氰化浸出率为89.7%~90.2%。  相似文献   

4.
石吉友  赵喜民 《黄金》2014,(4):67-69
针对某高硫高碳双重难处理金矿石,采用常规浮选法、全泥氰化炭浆法和全泥氰化炭浸法进行处理,金浸出率均很低。最终,通过采用钝化—全泥氰化炭浸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较好指标,金浸出率达到82.83%。  相似文献   

5.
某金矿石浸渣浮选精矿预氧化及氰化提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金矿石氰化尾渣浮选精矿难浸,在<37μm占99.5%的磨矿细度下氰化浸出24h,金的浸出率仅有3.95%。采用常温常压碱性强化预氧化工艺处理后,金的浸出回收率提高到85.85%,炭吸附率99.62%。  相似文献   

6.
雷力 《黄金》2012,(10):40-43
:对某含铜金矿石进行常规氰化、氨浸-氰化、酸浸-氰化、浮选-氰化等工艺处理,金回收率均较低,且氰化钠耗量高;而采用硫代硫酸盐法对该金矿石进行浸出,金浸出率高达92.64%。  相似文献   

7.
辉锑矿、毒砂呈浸染状与脉石交生浸染难选金矿石中,辉锑矿、黄铁矿及毒砂间共生关系密切。矿石泥化严重,品位较高,可选性差,直接全泥氰化回收率仅为47.62%。采用正交析因法进行全泥氰化优化控制条件选择,确定NaOH为碱浸药剂,矿物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5%,碱浸浓度60 kg/t,碱浸时间32 h,碱浸温度26 ℃,碱浸后进行氰化,NaCN浓度为5×10-4~10×10-4,氰化浸出时间32 h,氰化浸出率可达到85.04%。  相似文献   

8.
小秦岭某矿石金、铜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兵  任华杰 《黄金》2009,30(6):46-48
选矿试验考察了磨矿细度、矿浆pH值、浮选药剂制度等条件对选金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捕收剂浮选金,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该矿石金的浮选回收率可达到90%;采用浮选铜、硫分离,既可回收金精矿中的铜,又可消除铜对金氰化浸出的影响。试验采用的工艺流程及浮选药剂制度适应该矿石特性,选别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微细粒含砷难处理金矿石性质,进行了金回收工艺试验研究。矿石中金品位4.14 g/t,砷品位1.80%,金属矿物以赤褐铁矿、毒砂为主。矿石中金的粒度较细,以显微金为主,约占矿石中金的66.67%。通过对单一浮选、浮选—氰化浸出、全泥氰化浸出等工艺流程进行探索试验表明:采用浮选—氰化浸出流程处理该矿石,金总回收率达84.82%,但金精矿中砷含量超标,可采用冶金方法进行后续金精矿降砷试验;采用原矿全泥氰化浸出流程,金回收率73.61%,浸渣中砷质量分数1.71%左右,指标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铜陵天马山含砷硫金精矿中金矿物嵌布粒度细且大部分被硫化矿包裹,致使金的氰化浸出难以进行。为了使金达到较好的浸出效果,在HCl-H2O2-添加剂体系中,对该金精矿进行了氧化预处理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0.048 mm占90%以上、矿浆浓度40 g/L、搅拌速度400 r/min、温度60℃、搅拌时间4 h、HCl浓度0.7 mol/L、H2O2浓度0.5 mol/L及添加剂乙二醇用量9 m L/L的氧化预处理条件下,Fe、As、Cu的溶解率分别为48.1%、99.3%和89.76%。金精矿经氧化预处理后,金的氰化浸出率比直接氰化浸出提高了33.6%,效果显著。该预处理方法可为同类含砷硫难选金精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