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泡瓜籽富含油脂,可作为新型食用植物油料进行开发利用。该文对马泡瓜籽油的理化特性、脂肪酸组分和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马泡瓜籽油的色泽为红11,黄8,烟点225℃,酸价1.16 mg/g,过氧化值0.32 mmol/kg,折光指数1.475 8,相对密度0.922 6,皂化值189.1 mg/g,碘值132 g/100 g,不皂化物含量9.07 g/kg。马泡瓜籽油含11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4.9%,饱和脂肪酸占15.1%,不饱和脂肪酸中以亚油酸为主;对马泡瓜籽油的香气贡献较大的挥发性成分为吡嗪类化合物、苯甲醛。马泡瓜籽油天然健康、香味显著、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是一种颇具价值的食用油。  相似文献   

2.
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和Soxhlet提取法分别提取林蛙籽中的脂肪油,再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Bligh-Dyer法提取的脂肪油中检测出27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为16种,相对含量72.49%,二十碳四烯酸甲酯和二十碳五烯酸均为5.72%,二十二碳六烯酸为5.02%,亚油酸为8.89%,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为5.72%。Soxhlet法提取的脂肪油中检测出1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6种,相对含量64.86%,油酸为21.99%,亚油酸为7.58%,二十碳五烯酸为5.22%。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内标法测定焙烤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试样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采用丁二酸二甲酯作为内标,以内标法定量。结果 富马酸二甲酯在0.02 ~ 5 mg/L 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99;0.1、0.2和1.0 mg/kg水平的空白糕点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为92.0% ~ 107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 ~ 5.7 % (n=6);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12 mg/kg,定量限(LOQ)为0.040 mg/kg。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糕点等焙烤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残留水平测定。  相似文献   

4.
对15 种餐盘纸中矿物油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中1 种印刷有已知油墨的餐盘纸进行溯源分析。采用离线固相萃取前处理,以混合溶液(正己烷-乙醇(1∶1,V/V))作为提取溶剂,经0.3%硝酸银硅胶固相萃取柱分离纯化,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进行定量,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网店购买的4 种餐盘纸的矿物油含量普遍比快餐店中收集到的餐盘纸高,饱和烃矿物油的最高含量为3 397.6 mg/kg,芳香烃矿物油的最高含量为374.6 mg/kg,均超过限量值。通过溯源分析发现,有印刷的餐盘纸中一部分矿物油来源于油墨。本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73 mg/kg和8.19 mg/kg,加标回收率为92.1%~115.1%,相对标准偏差为3.12%~11.85%,准确性高,实验操作方便,可用于食品接触用纸中矿物油的检测及溯源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弥补中国有关刀豆油脂提取技术,脂肪酸组成、理化性质研究不足的问题,为刀豆油脂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优化了正己烷萃取刀豆油脂的工艺参数,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测定了刀豆油脂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结果:刀豆油脂最佳提取参数为液料比25∶1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刀豆油脂提取率为3.12%。刀豆油脂由9种脂肪酸组成,主要有棕榈油酸、油酸和亚油酸3种,占总脂肪酸85.29%。刀豆油脂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0.88%,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9.12%,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72.53%,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2.76%,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3.83%。结论:刀豆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含量最高,脂肪酸种类与大豆油相似,但比例不同,理化性质与常见的花生油、大豆油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种测定不同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快速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不同基质的样品(含脂肪、脂肪酸、色素等干扰物)加入有机溶剂经超声波提取后,采用固相萃取净化,然后经GC-MS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所得样品净化完全,无杂质干扰,定量准确.方法的检出限(信噪比S/N=3)为0.020 mg/kg,定量限(信噪比S/N=10)为0.067 mg/kg,不同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3.9 %~104.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86%,该方法满足不同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黑芝麻和白芝麻中的脂肪酸,再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和鉴定营养成分中脂肪酸的组成成分和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黑芝麻中分离鉴定出1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8.60%,主要成分之一亚油酸百分含量为49.99%;白芝麻中分离鉴定出1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9.90%,主要成分之一亚油酸百分含量为45.65%。  相似文献   

8.
共轭亚油酸是亚油酸的一组几何和位置异构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作为瘤胃微生物的产物,反刍动物肉制品是共轭亚油酸异构体较丰富的天然来源,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测定了5月龄苏尼特羔羊肌肉和腹部脂肪中共轭亚油酸总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背最长肌间脂肪中CLA相对百分含量平均为0.83%,腹部脂肪中CLA相对百分含量平均为0.99%。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焙烤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测定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方法:试样加水分散后,加无机盐以利于分层,经乙腈涡旋振荡提取,提取液浓缩,并经C18/PSA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去除样品中的油脂,试样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富马酸二甲酯在0.05~1.00 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空白流心奶黄月饼3个水平(0.1、0.2、1.0 mg/kg,n=6)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为88.6%~93.3%、94.0%~98.9%和83.8%~102.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8%~7.3%。空白桃酥样品3个水平(0.1、0.2、1.0 mg/kg,n=6)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为90.4%~95.7%、92.0%~97.8%和89.6%~99.5%,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8%~7.6%。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mg/kg,定量限为0.1 mg/kg。结论:该方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月饼、糕点等焙烤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三文鱼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三文鱼鱼肉中的脂肪酸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共检测出25中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为16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检出所有脂肪酸的71.90%。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为9.46%,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11.77%,同时检出了15-二十四碳烯酸(NA)。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马脂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过氧化值(measuring peroxide value,POV)、茴香胺值(p-anisidine value,p-AV)、酸价(acid value,AV)及色度值,并采用气相色谱、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感官评价及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加热温度100、120、140、160、180、200?℃条件下的马脂基本理化指标、脂肪酸及其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热温度高于160?℃时,AV值从160?℃的1.62?mg/g(KOH计)急剧增加;POV先增加后降低,在160?℃时达到最大值0.124?g/100?g;p-AV在温度上升到160?℃后几乎不变;马脂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温度升高从20.87%降低到14.54%,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13.59%~20.06%;马脂在100、120、140、160、180、200?℃分别鉴定出49、50、45、47、56、51?种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酮类、呋喃类、酸类和酯类,结合主成分分析及ROAV计算最终确定11?种关键风味化合物,感官评定表明不同加热温度的马脂在肉味和清香味等特征风味属性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新疆马脂的品质控制及风味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黑龙江省大庆盐碱地角碱蓬籽粒含油量及其脂肪酸的组成,采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大庆市盐碱地生长的角碱蓬籽粒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大庆市盐碱地生长的角碱蓬籽粒含油量为25.34%,其中棕榈酸为5.71%、棕榈油酸为2.05%、硬脂酸为0.07%、油酸为10.44%、亚油酸为80.03%、亚麻酸为1.69%,亚油酸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94.21%.大庆地区盐碱地角碱蓬亚油酸的含量远高于紫苏的含量,与月见草和红花籽油的含量相当,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振春  段绪  李慧  李侠  吴伟 《食品科学》2010,31(23):49-51
以朗德鹅肥肝在填饲过程中脂肪酸沉积规律为对象,研究不同填饲周期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沉积的规律性。结果表明:鹅肥肝在填饲前、填饲1 周、填饲2 周、填饲3 周、填饲4 周的总脂肪含量分别为4.70%、15.42%、24.19%、50.35%、81.40%,除填饲1、2 两周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组间差异显著(P < 0.05);饱和脂肪酸占总脂的比例分别为1.96%、2.08%、3.82%、8.20%、14.78%,饲喂1~4 周间差异显著(P < 0.05);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的比例分别为20.17%、33.47%、34.29%、45.33%、75.63%,除第1周与第2 周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组间差异显著(P < 0.05),说明填饲后期不饱和脂肪酸水平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Actual consumption of vitamins A, E, beta-carotene, ascorbic acid, thiamin, pyridoxine and main foodstuffs by recovered patients suffered from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as been given. Frequency analysis of foodstuffs consumption was used to study actual nourishment of recovered patients. Surplus consumption of fat mainly due to the use of saturated fatty acids, deficiency of 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surplus sugar consumption and predominance of proteins of animal origin over proteins of vegetable origin in ration has been revealed. Deficiency of water soluble vitamins equals to 41,6-78,7% of all examined patients, deficiency of fat water soluble vitamins is lower (21,4-38,3%).  相似文献   

15.
脂肪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可供给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可作为脂溶性维生素载体.肉品中脂肪含量与脂肪酸种类及其组成直接影响肉品的质量和风味.本文介绍动物油脂的相关概念,重点论述肉品中脂肪的提取与检测方法,以及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在脂肪酸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绿豆胚芽中脂肪酸组成和维生素E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程霜  王勇  沈蓓英 《中国油脂》1999,24(2):44-46
利用气相色谱对绿豆胚芽中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绿豆胚芽油中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和不饱和酸组成,其中棕榈酸占25.14%、油酸占9.74%、亚油酸占42.22%、亚麻酸占16.97%,与一般食用油脂相比较,绿豆胚芽油中亚麻酸含量明显高于常用油脂的亚麻酸含量。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VE的含量,流动相选用甲醇∶水(98∶2,V/V),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92nm,在ZorbaxC18柱上测定了VE的含量,VE的平均含量为231mg/100g胚芽油,VE的回收率为92.00%~102.00%,相对标准偏差为4.33%。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法从梅花鹿(Cervus nippon)鹿脂肪中提取鹿油,探讨提取工艺对鹿油提取率的影响。以鹿脂肪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提取温度、提取压力、提取时间以及CO2流量对鹿油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5℃、提取压力40 MPa、提取时间150 min、CO2流量14 L/h。此时鹿油的提取率为44.81%。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对鹿油的成分进行检测,确定其含有1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69.840 9%和30.159 1%,主要脂肪酸有十六烷酸、十八烷酸及十八碳烯酸。  相似文献   

18.
不同物种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其在Sn-2位上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十五烷酸为内标,定量分析9种不同物种茶油的脂肪酸组成;用胰脂肪酶专一性地水解茶油甘油三酯中Sn-1和Sn-3位上的脂肪酸,并经薄层层析分离出Sn-2位甘一酯,采用气相色谱仪对Sn-2位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9个不同物种茶油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5种脂肪酸组成,浙江红花油茶的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82.79g/100g和84.77g/100g;且脂肪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n-2位上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短柱茶在Sn-2位的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82.96%,92.89%。表明茶油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油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蒙古斑点马不同部位脂肪和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明确蒙古斑点马体脂脂肪酸组成特点。选择3 匹成年蒙古斑点马,屠宰后采集肾周、肠周和皮下脂肪以及肩肌、背最长肌和臀肌样品,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蒙古斑点马不同脂肪组织中均检出19 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含量34.77%~37.38%,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含量达60%以上,UFA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含量33.04%~36.39%,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含量26.47%~27.51%,其中皮下脂肪C10:0、C18:0、C20:0含量显著低于肾周和肠周脂肪(P<0.05);MUFA在皮下脂肪的沉积程度较其他2 个部位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UFA中C18:3 n-3含量最高,其在各脂肪组织间无显著差异。3 个不同部位肌肉中均检出15 种脂肪酸,其中SFA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8.32%~40.04%,MUFA含量占35.70%~40.19%,PUFA含量占15.25%~20.33%;SFA中背最长肌和臀肌C12:0含量显著高于肩肌(P<0.05),其余SFA在不同部位肌肉间无显著差异;MUFA中背最长肌C16:1含量显著高于肩肌和臀肌(P<0.05);肩肌n-6/n-3 PUFA比值显著高于背最长肌和臀肌(P<0.05);皮下脂肪的C18:3 n-3和总PUFA含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5)。综上所述,蒙古斑点马不同部位脂肪和肌肉组织脂肪酸组成各具特点,但UFA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建立科学的牦牛脂肪中脂肪酸评价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牦牛不同部位脂肪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指导高品质牦牛产品加工和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本试验采集肃南牦牛肋条表面、臀肌、肾周、肠周及皮下5个不同部位的脂肪,测定牦牛不同部位脂肪AV、POV,并采用GC-MS技术对5个不同部位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探究肃南牦牛不同部位脂肪组成成分的差异性,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讨论脂肪酸成分含量对不同部位脂肪品质的影响。结果 以脂肪酸种类及含量为评定指标,在5个不同部位中均检出36种脂肪酸,以硬脂酸为主,含量都在70~160 g/100g之间;其次是油酸、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对不同部位的SFA、MUFA、PUFA含量分析表明,皮下脂肪UFA/SFA比值较大,风味较佳、适口性更好。PCA分析表明前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99.41%,很好的实现了牦牛5个不同部位脂肪的区分。结论 牦牛脂肪中脂肪酸种类丰富,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部位脂肪酸含量有着显著性差异,PCA分析对牦牛不同部位脂肪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是客观、可行的,为牦牛不同部位脂肪鉴别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