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日本已有7位建筑师获得了被建筑界誉为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建筑奖,仅次于美国。不仅如此,日本还有许多其他建筑师,他们的作品同样得到了世界建筑设计界的认可。该文首先从现代建筑史学的角度,对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其次从建筑文化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现代美学艺术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其融合与创新促使日本建筑设计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奠定了当代建筑设计的引领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多元化的日本建筑界,新生代建筑师用他们自己独特的设计来表达对如何应用现代技术文明去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这一个课题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现代著名建筑师隈研吾及其建筑设计作品,探索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为中国建筑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浪潮下,建筑文化面临着"国际化"、"同质化"、"单一化"的问题,如何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探讨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是当代中国建筑师急需思考的问题。日本和中国虽有着类似的经历,现代日本建筑师们在探索"现代的"、"日本的"的建筑设计手法等方面成果巨大,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文章通过研究隈研吾在中日两国的所有建筑作品,分类整理分析作品中的传统自然材料及运用手法,进而比较其在中日两国不同的建筑环境下如何运用相似的建筑材料进行建筑地域及时代性的表达,试图找到材料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时代的关系,为探索当代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也为中国建筑师回归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帜,《现代建筑语言》七项原则曾对当时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解读中国当代建筑大师王澍传统建筑语言的现代表达,重新审视了现代建筑七项原则对于当代建筑设计的积极意义;同时通过深入剖析王澍建筑语言与七项原则的差异"尊重历史、传承传统技艺、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出现代建筑七项原则所倡导的"从零开始、机械生产、不计消耗"在不同国情、不同文化背景的当下已不适用;进而提出:中国当代建筑语言需坚持传承传统、彰显个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当代建筑师只有把握好当代建筑体系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才能兼备"现代"与"当代"的双重视野,保持动态开放的创作思维,砥砺前行,共建未来。  相似文献   

5.
《设计新潮/建筑》107期《自然是与生俱来的压力》文/刘廷杰和世界现代建筑一样,加拿大现代建筑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虽然它曾在几十年前产生过一代壮观景象。当我们看加拿大当代建筑师和他们的建筑时,我们会发现这些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与他们的前辈建筑师和建筑有着许多不同。当然,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埃里克森在文章里被提到,不仅因为他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加拿大现代建筑师,而且他也是加拿大现代建筑金色时期一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他影响了许多加拿大当代的建筑师和建筑,特别是在加拿大的西海岸地区。这些当代…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的建筑大师众多,日本的当代建筑师把带有东方特色的现代建筑种子带到了世界各地。文章选取了妹岛和世与藤本壮介两位有代表性的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从其设计理念、设计风格与设计手法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了对比与研究,在发掘其设计理念的同时,对其设计手法与设计风格的异同点进行对比与归纳,并以此来提高对于日本当代建筑思潮的认识与理解,为今后我国的建筑设计及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7.
包豪斯创立至今(2019)已达百年,历久弥新的包豪斯精神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近年来,以董功、华黎、张珂、李虎、庄慎等人为代表,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独立建筑师及其建筑作品受到国内外建筑界广泛关注,他们在当代中国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面对建筑创作与社会现实的交织,求索于田野阡陌与城市街区,在建筑设计理念、人—建筑—环境的关系、空间情境、材料运用、建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轻"建筑实践与探索,呈现出属于当前时代的包豪斯精神映像。  相似文献   

8.
宋贤玲 《建筑技艺》2022,(S1):213-216
以泛伊东学派建筑师的设计理论及其继承与发展为切入点,分析日本当代建筑师如何将西方传入的现代主义内化到自己的社会文化脉络,基于现代性和日本的文化传统,创作出日本当代具有文化影响力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本土的职业建筑师,我们在创作建筑的时候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创作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当代中国建筑。是停留在传统表象中去寻求中国建筑文化的"复兴",还是从本质上去寻找建筑的时代特征,开创中国建筑文化的新进程?答案当然是后者。我们应该努力去探寻当代建筑的科学规律,构建现代建筑设计控制体系和理论方法,从而提高创作优秀作品的能力,让中国现代建筑文化走向世界。西班牙著名建筑师西扎曾经说过:建筑师的  相似文献   

10.
索健 《华中建筑》2003,21(4):4-6
日本当代大空间建筑形态主要通过三种基本方式:①显现;②象征;③补充传达与地域文脉的关联,表现地域的文化特征。在日本当代大空间建筑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特征的强烈关注是建筑师创作的重要源泉。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筑师们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质。在对传统的认识上,日本建筑师已跨越了简单的建筑形式的再现,转向了更深、更广泛的文化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日本建筑师在当今建筑界十分活跃,其建筑设计作品中多呈现出一种轻盈、缥缈的"弱建筑"空间意向,多采用刻意弱化建筑表现形式、注重空间本质的操作手法。通过对长城脚下竹屋的案例解析,结合隈研吾的建筑设计思想脉络,探究"弱建筑"理念在当代茶室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为茶室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2.
邓蜀阳  邱然 《建筑知识》2014,(5):125-126
建构学是当代建筑理论中的重要思想,对研究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师所热衷的话题。本文以木材为例,从建构学的角度探索传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变化,并尝试分析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传统材料的现代建构意义。同时举例分析了木材在当代建筑创作的新用法,说明传统材料在新时代将会产生的新潜力。  相似文献   

13.
姜波  徐强 《山西建筑》2003,29(7):3-4
以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为例 ,阐述了现代钢结构技术在建筑艺术表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指出当代建筑师要与结构工程师密切合作 ,用合理优美的结构形式来强化建筑自身的创作意图 ,达到形与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与探究当代中国以"山水城市"为设计概念并追求现代民族建筑特色的两位建筑师——王澍与马岩松在建筑设计与实践上存在的共同特征与建筑语言。文章第一部分以两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宁波历史博物馆与哈尔滨大剧院为例,分别从建筑环境关系与空间关系两方面分析他们作品的存在的共性。第二部分则总结二者在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新的建筑语言,并以二者的其他作品为例,对其建筑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批判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牟晓阳 《城市建筑》2014,(11):273-273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现代本土文化建筑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当代青年建筑师在对待本土文化设计时所呈现的态度。结合他们的创作背景及建筑作品,总结归纳了其创作“姿态”,从中寻求当代建筑师所应秉持的态度与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韩林飞  高萌 《城市建筑》2007,(12):30-31
本文分析了当代建筑师自身定位及对建筑设计的认知问题,论述了设计与技术、市场与教育、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指出建筑师面对重重矛盾,应在觉醒的同时,创作更加讲求实际,从当代角度重新阐述陈旧观念,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雷姆·库哈斯作为一位从宏观视角出发进行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的建筑师代表,一直以强硬决绝的姿态和先锋式的创新精神被业界甚至非专业人士所推崇。尤其在亚洲这样一片历史惯性较强的土地上,与本土建筑师大相径庭的设计思路使我们不得不以补充和批判的眼光去思考其作品与创作思想。笔者在拜读了许多库哈斯先生的当代作品与理论后,总结了21世纪的建筑作品与其创作思想的关系,并对其提出自己粗浅的评析和对建筑设计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雷姆·库哈斯近期部分建筑项目的考察与研究,分析这些项目的设计概念及其与材料语言之间的联系,总结其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材料语言及创新方法。同时,探讨库哈斯对现代建筑和当代建筑师的定位以及其对传统材料和新材料运用方式的态度,思考其设计对新时代建筑设计中材料应用方面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极少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下,中外建筑师设计出一大批极具极少主义特征的建筑作品。本文以近10年中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作品为例,从建筑体量、建筑材料、建筑空间、建筑的抽象化表达这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极少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方法,并与日本建筑师的设计方法做对比研究,突出中国极少主义建筑所特有的地域特色和场所精神,以此提高对极少主义影响下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方法的理解,希望对日后我国的建筑设计及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20.
《新建筑》2020,(3)
日本当代建筑实践对传统建筑意匠的传承与再创造形成鲜明的民族趣味,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文章以日本传统屋顶为切入点,首先归纳其意匠特点;继而从"屋顶与空间关联性""传统屋架结构的传承与转换""结构创新回应传统屋顶意向"三方面剖析了当代日本建筑师对传统屋顶的转译方式,揭示出其对传统建筑意匠的传承与再创造的深层驱动;最后,为现代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以何种形式和姿态发展做了展望,以期对我国当下本土建筑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