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应用型学院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上,学生存在动手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较弱的情况,分析了程序设计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法,并设计考核评价标准,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编程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指标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指标,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3+1、2+1+1培养、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建立"需求牵引、知识结构完备、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面向企业需求的IT类专业课程体系,阐述就业导向,立足地方,拓宽视野,能力本位,学以致用"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人才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刘丹 《计算机教育》2020,(2):113-117
针对校企联盟合作过程中大企业IT类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不足的问题,分析IT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小企业机制形成的关键因素,提出依托"校—小企业"联盟企业的IT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介绍具体实施过程,最后说明实践模式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给出大数据应用人才的一种初步定位与分类方法,结合应用型人才通用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特征,论述大数据应用人才特殊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从课程设置、实验系统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探讨大数据应用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软件项目实训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舒明 《福建电脑》2010,26(11):197-198,183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计算机类软件开发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缺少参与实际软件项目开发、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开发经验缺乏导致就业能力低下的现状,结合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安排,提出了由软件企业带着商业项目进高校的合作方案,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商业项目实践经验,为将来毕业后顺利进入企业创造有利条件,为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软件人才探索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提出以项目为驱动、实际应用为导向、教师指导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探讨从传统的理论验证模式改变成理论应用模式的方法,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利用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框架,探讨了计算机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面对信息化企业与高等教育学校之间应用型人才供需问题,校企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根据应用型信息化人才需求现状与特点,研究面向IT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面向IT应用型的人才能力培养创新体系以及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建设流程。  相似文献   

9.
以《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为例,简述了在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运用有创新点的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后,在优化整体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波 《计算机时代》2021,(9):99-102
以"控制系统仿真"课程为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进行实战研究,总结出一套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以加深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协同合作的能力.该研究可为控制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的高速发展,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出现巨大缺口,国内很多高校开始陆续开办相关专业。为了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提出了一种基于职业能力模型的移动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建立在深入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分析企业的岗位设置和核心能力要求,分阶段实施核心能力培养。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合作教育的基本原则;结合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对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建立"政府主导、校企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三位一体新机制,形成以校地联合、产学研合作为平台,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实训为载体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IT人才培养需要的现状,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经济发展对IT人才的具体需求,提出了计算机类专业“就业导向,基于项目,能力进阶,产学研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进阶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目前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部分重合、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从程序设计基础到Java高级应用开发框架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通过合理安排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基础知识和应用开发兼顾的教学方案、项目驱动的高级应用框架开发实践,以及理论结合实践的考核模式等改革措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及项目开发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体系构建改革提供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职业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更应该积极的开展,完善学科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写结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养成积极学习、自作协作、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从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意义,现状分析,探讨了相关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五位一体"的IT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IT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专业与岗位认知、课程教学、专业竞赛、企业及项目实践、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5个方面,全面阐述如何推进IT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并对"五位一体"IT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等方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的实施,盐城师范学院积极探索"3+1"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尝试有利于"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本文对盐城师范学院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结构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介绍研究生校企合作教育的三种模式,分析和探讨校企合作的途径、教学体系改革的策略以及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如何利用企业的优势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不易找到对口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又招不到合适人才的问题,分析原因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不足,指出要加强对计算机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包括"人机交互"能力和"人人交互"能力,提出通过采用"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群、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等措施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最终达到"四个结合",从而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薪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聚类在合作学习分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构建合作小组也要有科学依据,要合理可行。本文根据聚类的特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分组中,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性别六个特征,利用K-Modes聚类算法的分类特性,将班级学生划分聚类;根据聚类结果,抽取各类中成员,再结合教师的综合决策和学生们自己的认可,最终构建小组成员。本文引入了聚类的概念,应用到合作学习分组中,结果充分体现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