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妫水河流域自1983年开展小流域治理,已经有20多个年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北京面临严重缺水的形势下,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正式启动,妫水河流域形成了自己的"养山保水、进村治水、入川护水"三道水土保持防线。在具体操作上,仍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治理,但又不拘泥于小流域,突破小流域的局限性,树立妫水河流域的整体观,充分完整地考虑妫水河大流域的特点,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水源保护结合起来,使妫水河流域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跃上大流域治理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通过长期搞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凡开始治理的小流域,治理都比较好。然而,随着治理工作的结束,成果的巩固便陆续出现问题。造成治理成果巩固率低的原因,有自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而那些有意识的、成规模的、严重的破坏行为、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总结了隆德县在小流域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示范区综合治理的成效、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以天鹅湖小流域生态治理为例,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生态自然修复区、沟道及周边整治区、生态综合治理区3个治理区,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可为类似工程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正>四湖流域是湖北省最大的内河流域,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跨荆州、荆门、潜江3个地市,因境内原有洪湖、长湖、三湖、白鹭湖4个大型湖泊而得名。现有面积11 547.5km2,人口510多万人,耕地650多万亩(1 hm2=15亩,下同),水域344万亩,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和水产品基地,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莒县芦家河流域生态清洁治理的主要做法,从规划理念、环境综合整治、质量监控体系、涉农资金整合、民营水保等方面,阐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前期规划论证、质量监管、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创新,从促进新农村建设、水系生态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3个方面阐述了芦家河流域生态清洁治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11.
根据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特征,以行政单元为评价分区,建立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和社会2个系统,山区、平原和水域3种流域地貌单元,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节约、水监管和水文化6类人水关系子系统以及25项指标。引入基于AHP法和熵值法的融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评价2017年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二者关联度达0.844,因而呈中下游相对领先、上游略有滞后的空间格局,其中水安全、水环境和水节约是影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因。评价结果可为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大保护”形势下,通过构建有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确保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资源问题一直是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的核心,因此基于水足迹视角,对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流域整体及各个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及标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长江整体流域均为补偿客体应获得补偿;各地区补偿标准额度表现出较大差异性,其中获得补偿标准额度较高的省级行政区普遍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获得补偿额度较少和需要支付补偿额度的地区普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并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调查、评价、规划、治理、监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缺乏系统理论支撑,尤其是欠缺全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生态流域体系,迫切需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高度,科学系统地创建生态流域的理论体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总结我国流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相关生态流域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了生态流域的新概念,阐述了生态流域的定义和内涵,并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管理、水经济8个维度进行顶层设计,初步构建了生态流域的理论体系,并论述了黄河生态流域构建亟待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针对海河流域存在的水生态问题,按照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做好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应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海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剖析京津两市与河北省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尽快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合理调节上下游地区各相关主体间的生态利益关系,对促进海河流域人水和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海河流域近20年实施的多种模式生态补偿所取得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海河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和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