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是车辆最主要的噪声源之一,为了满足车辆舒适性越来越高的要求,控制和匹配进气系统的声学性能至关重要.依据三维几何模型建立进气系统的声学模型,其中四分之一波长管的声学模型为参数化模型.基于管道声学理论,研究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仿真方法--无源法,并应用"无源法",进行进气系统管口噪声的模拟仿真.以试验设计分析为基础,研究基于管口噪声的四分之一波长管灵敏度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进行四分之一波长管的各个参数灵敏度分析.在不具备发动机仿真模型的情况下,仍然能进行进气系统管口噪声的模拟仿真,并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四分之一波长管的设计参数.基于管口噪声的四分之一波长管灵敏度分析方法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并为进气系统四分之一波长管的参数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1/4波长管的相关理论及其设计方法;结合实际开发过程中测试进气口噪声所发现的问题,利用添加1/4波长管的手段对噪声峰值进行针对性的削弱,达到了预期的噪声优化效果;在设计1/4波长管的走向时,同时综合考虑了整车的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探讨了管道声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四分之一波长管,并探讨了优化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措施,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某轮式装载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噪声试验、频谱分析,确定装载机液压系统噪声频率;针对泵的基频、噪声频率,制定出5种不同长度的1/4波长旁支管。试验证明:通过在泵的出口增加降噪旁支管可以有效降低液压泵的噪声。该研究成果为装载机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缩短研发周期,节省试验费用。  相似文献   

5.
谐振管是降低汽车转向系统流体脉动噪音的重要部件,如何选择合适长度的谐振管进行降噪测试非常重要.以某轿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转向高压管结构的分析及1/4波长消音管基本参数的计算,制作9种测试样件,采集其频谱噪声数据、油管进出油口压力脉动数据及初选方案的噪音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谐振管的最佳降噪长度介于根据谐振一次频率、二次频率计算的理论长度之间;谐振管长度与噪音值不成线性正比关系,可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制作多种样件进行台架测试选取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6.
国内某地铁线路运营后曲线轨道出现了短波长钢轨波磨现象,通过力锤敲击法对不同扣件轨道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利用ABAQUS建立了轮轨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轮轨耦合模态特性以及白噪声激励时轨道频响特性。结合试验和仿真结果,分析了轮轨结构动态特性与短波长钢轨波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扣件和减振扣件轨道钢轨波磨主波长分别为30~63 mm和40~50 mm;白噪声激励下,两种轨道分别在450~920 Hz和570~720 Hz范围内的敏感共振频率与列车通过钢轨波磨频率(454~954 Hz和572~715 Hz)相吻合;线路轨道短波长波磨的产生主要与轨道结构高频固有特性相关,轨道短波长波磨通过频率与轮轨耦合模态频率相近,其模态振型表现为轮对弯曲扭转的同时,伴随钢轨相对轨道板的垂向弯曲振动,轮轨耦合高频模态特征加剧短波长波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光学仪器》2005,27(1):67-67
来自俄罗斯和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对纳米结构的NbN超导单光子探测器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测试工作是在多种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以及,1.2K的温度下进行的,测试的内容包括量子效率、千兆赫计数速率、跳动和噪声等效功率。测试结果表明,降低工作温度或者增强光子的耦合,同时使用四分之一波谐振器或者背反射镜,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四分之一波长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结构特点,对其机电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纵向振动下换能器的机电等效电路图,给出了频率方程,并设计出一个换能器.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对换能器进行模态分析,结果显示其纵向振动时的同有频率与理论值十分接近,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某变速箱试验时的异常振动和噪声原因。先对一台样机测试其各挡稳定过程的振动和噪声信号,再对测得的信号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之后,运用Pro/Engineer建立了变速箱壳体的实体模型,并用OptiStruct软件进行了壳体前端面加零位移约束的模态分析;计算了各挡齿轮的啮合频率,分析了壳体的模态频率与齿轮啮合频率对振动和噪声信号功率谱中峰值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壳体的改进建议,以达到变速箱减振降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机械传动》2013,(11):54-56
为了对某重型车变速箱噪声导致的整车车外加速噪声超标问题进行控制,通过对该车变速箱关键部位的噪声和振动进行测试与分析,发现了该车变速箱副箱齿轮啮合发射峰值噪声,其主要频率成分与整车车外加速测点噪声峰值频率相同。针对变速箱副箱齿轮啮合噪声偏大问题,对副箱齿轮采用斜齿改造,实现整车车外加速噪声降低3.9 dB(A),使整车车外加速噪声值达到国标限值以下,为对整车降噪和变速箱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控制介质膜光学厚度的各种返转点监控法且指出了它们的缺点,同时介绍了一种新的十分精确地停止光学厚度为四分之一波长整倍数的介质膜层淀积的方法。并用两种方法镀制了窄带干涉滤光片,以峰值波长的重复性,对比了人工操作控制和微处理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源头抑制轨道交通产生的振动噪声,采用力锤激励法实测了扣件 钢轨耦联系统的加速度阻抗,从加速度阻抗曲线上得到了钢轨的振动模态及相应固有频率处的加速度阻抗幅值,通过不平顺波长与激振频率关系推出了不同行车速度下最不利不平顺波长。对钢轨进行了频率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的时频分析,分离出了钢轨振动优势频率,其值与从加速度阻抗曲线识别得到的结果一致,同时还得到了优势频率的振动持续时间。试验说明,优势频率是钢轨振动与辐射噪声的主要频率,只要能控制优势频率的振动,就可以抑制钢轨的全频域振动与噪声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射流峰值压力频率和脉冲射流峰值压力以及自激振荡装置结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流体网络理论建立了自激振荡装置相似网络模型,并完成了单腔室自激振荡脉冲实验。相似网络模型和实验结果表明:脉冲压力峰值频率不仅取决于系统的固有频率,还决定于系统的阻尼比;射流压力峰值频率随腔长的增大而减小,随泵压的升高而增大,存在一个最佳腔长使射流峰值压力最大;自激振荡装置具有低波滤通性,当来流脉动主频与自激振荡装置固有频率相近时,脉冲射流压力峰值最大。  相似文献   

14.
同轴避雷器     
同轴避雷器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四分之一波长的无损耗短路线并联谐振性质.该避雷器是保护无线通讯设备的一种新型避雷装置.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轮毂电机在负载扭矩作用下的电磁噪声测试方法,对不同转速和负载扭矩下的轮毂电机电磁噪声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转速对电磁噪声影响较大,而负载扭矩对其影响不明显。基于Ansoft建立气隙磁场有限元模型,求解径向力波,并以此为激励力求解电机外转子的受迫振动响应,利用LMS.Virtual.Lab建立轮毂电机电磁噪声边界元模型,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对轮毂电机电磁噪声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产生该试验现象的原因:由于轮毂电机外转子模态频率较高,转速提高导致径向力波频率增大,进而容易引起轮毂电机结构共振,产生较大噪声辐射;而负载扭矩的增加不会影响径向力波的频率,只是使得径向力波的幅值略有增加,因此负载扭矩的增加对轮毂电机的振动状态影响不大,对噪声的影响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某双缸压缩机在匹配空调系统高频运行时,出现不稳定的异常噪声。通过对噪声信号的FFT分析,可初步确定异常噪声的频率范围,结合压缩机单体振动测试可确定该异常噪声是由于压缩机轴向的异常窜动导致。对压缩机轴向窜动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该双缸压缩机的高频异常声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某款轻卡的进气系统共振噪声,通过对噪声的采集,噪声的频谱分析,发现共振来自于空气泵运转时的周期性激励。根据噪声频率特性,设计了1/4波长管,布置在空气泵进气口,解决了共振异响。  相似文献   

18.
在新开发乘用车四缸柴油机过程中,柴油机运行时油轨进油管产生峰值高的低频噪声传到了驾驶室内,降低了驾乘人员的主观舒适度。用声源定位测试分析520Hz附近噪声源为油轨进油管。通过模态计算和试验,油轨进油管固定夹至油轨间管路存在频率520Hz附近一阶模态。由于管路较长,固定位置为塑料进气歧管,导致油管一阶520Hz附近模态被高压燃油脉动激励,振动产生较大噪声。在油管520Hz附近模态振动位移最大处,安装减振橡胶阻尼块以抑制油管振动。通过对方案优化,使整车状态的怠速工况顶部噪声450-550Hz噪声降低5.9dB(A),加速工况520Hz附近共振带消失,主观评价该噪声消除。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近场声全息(NAH)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基于Helmholtz方程最小二乘法(HELS)的声学重构算法。利用基于HELS算法的近场声全息测试系统对某直列四缸汽油机的整车发动机噪声进行测量与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整车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的近场全息图。通过对噪声峰值频率下的声压、声强以及表面粒子速度等声场信息的可视化测量结果进行评价,确定该发动机的主要内部噪声激励源与外部近场噪声辐射特性,实现噪声源识别与定位,为其进一步降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某车型驾驶室轰鸣音,本文从激励源、传递路径、车体响应等三个方面对该车噪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测试分析,发现车体的NTF峰值频率是24.8Hz,这与发动机怠速激振频率为26.7Hz极为接近,造成共振并辐射噪声,低频率噪音产生耳鸣压迫感,产生轰鸣音。通过调整发动机的怠速转速为850rpm,使发动机的怠速激振频率远离车体的NTF峰值频率,最终解决了该车型怠速时驾驶室轰鸣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