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场、绿地是城市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利用广场、绿地的地下空间 ,是其自身功能完善、拓展的需要 ,也是综合解决城市各种矛盾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广场、绿地地下空间开发的动因、原则 ,提出了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对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实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城市广场、绿地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蔚欣  祝文君 《地下空间》2002,22(3):259-263
广场、绿地是城市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广场、绿地的地下空间,是其自身功能完善、拓展的需要,也是综合解决城市各种矛盾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广场、绿地地下空间开发的动因、原则,提出了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实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对低碳城市发展的作用;研究利用绿地下的地下空间,让与绿地争地的城市设施与功能向绿地下部空间转移,进行地下空间与城市绿地的复合开发,以实现超绿化效益和超地下空间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中心区,大力开发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利用,可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紧缺,为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绿地空间等相互联系和发展。通过太原市目前地下空间的利用形式和利用状态,结合太原市未来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需求,提出了太原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和实践形式,从而将地下空间发展为有机的整体,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城市广场绿地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城市广场绿地。广场绿地服务人群结构复杂、流动性大,使用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文以昆明五华广场和胜利广场为例,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的基本研究方法进行实例研究。了解居民对城市广场绿地空间的使用特征、满意度和需求,并结合调研情况分析了城市休闲广场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地对设计、服务设施提出改善建议,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服务品质,为广场的后期维护及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武游 《重庆建筑》2011,10(11):58-59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随着旧城改建和新区开发的不断开展,一大批城市相继开拓出大量的开放性公共空间,诸如城市广场、道路、步行街、游憩绿地、建筑庭院等。于是,如何以这些公共空间为载体,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营造公共空间的文化精神,赋予公共空间的人文气韵,更好地展示城市风采,成为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1工程背景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社会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上海世博会园区世博轴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西交通广场南北车库与中央轴线公共配套项目的地下空间开发实践,谈谈这些大型公共地下空间的基坑工程和大开洞板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8.
刘金燕 《城市住宅》2021,28(5):89-90
广场能给人们提供休憩、娱乐、交往的公共场所,可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是"城市的客厅",同时也是城市居民开展各种公共活动的室外休闲空间.20世纪末以来,我国以商业和交通为功能的城市中心区广场地下空间开发曾一度掀起高潮,其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对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和开发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经典的城市广场地下空间案例,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提出科学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与现代主义盛行时期对城市公共空间有所忽视的大不相同,从70年代起,与城市未来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引起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重视,城市地下空间通过整合城市街区、广场及外部空间,可以形成充满活力的城市外部公共空间,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分析,和对城市形态与功能的特征分析,从理论上探讨地下公共空间的作用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实现让城市公共生活回归城市新空间,新公共空间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结合广场建设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能够为城市中心的交通和商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文章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对公共活动广场和交通集散广场这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洪小春 《华中建筑》2023,(11):48-53
为改善现阶段城市高密度区域地下公共空间成片开发但整体环境不佳的现状,参照城市设计理论框架提出地下公共空间城市设计思路。首先,明确了随着城市设计发展和城市高密度区域空间立体开发催生的地下公共空间城市设计的现实需求和总体思路;其次,从地下公共空间城市设计的要素构成、尺度与主体、特征与模式、研究思路与框架等4个方面全面系统论述了地下公共空间城市设计的思路;最后,总结了地下公共空间城市设计的研究特色,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一书从社区宜居性的视角,分析了宜居性内涵的升华与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系统地探讨了社区绿地、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宜居性规律,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要存量优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促进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从而拓展公共空间容量是实现城市中心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探明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内涵,剖析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特征,明确轨道交通对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影响的基础上,总结轨道交通促进下的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通用策略;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通过分析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的侧重点,结合轨道交通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并使用空间句法验证策略的合理性。为类似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引和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唐福祥 《山西建筑》2007,33(9):50-52
结合东莞城市发展现状,对东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地下停车场建设、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土地集约度,增加地面绿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各种公共地下商业设施、地下娱乐设施、地下停车场和地铁等交通设施、地下广场等具有聚集性人流的地下公共空间场所。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可能遭受恐怖威胁的内在因素包括地上空间环境复杂和外部安全保障缺失,外在因素包括内部人员密集性、空间的特定功能性和空间自身的脆弱性,面临的恐怖威胁形式主要有爆炸、纵火、暗杀与人质劫持、生化或放射性物质攻击等。反恐预防措施包括地下公共空间的入口控制,引入地下公共空间的情景预防,消除空间的结构性“犯罪死角”以及建立安全疏散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青岛上合广场为例,聚焦“防洪减灾”“技术创新”“韧性低碳”“数字智能”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围绕城市公共地下空间韧性设计中防火、防淹(内涝)、防疫、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韧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力求为构建韧性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助推城市公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防灾广场初探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为人员与活动聚集之所在,一旦发生大规模灾害,常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防灾救灾工作实为地下公共空间规划重要的一环。文章从增强地下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及逃生避难者的角度,通过合理设置地下防灾广场,有效增加人气及应付地下公共空间的紧急灾害,如火灾、毒气、暴乱等,方便人们迅速逃离。研究结果表明,防灾广场的合理设置能保证地下公共空间中灾时人员的有效疏散。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对于主办城市公园、广场和绿地的要求,本文以四个公园为例介绍了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专项行动的公园、广场和绿地的改造效果,并分析总结了北京市景观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改造设计策略。希望对全国各城市推进城市景观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具有带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地下公共空间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 ,本文选择与地下公共空间相关度较高并易于量化的因素进行研究 ,从国家、城市、地区三个不同的范围 ,分析了地下公共空间开发时机、开发量等地下公共空间发展指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零售总额、交通量、容积率、气候等城市活动指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何淼淼 《山西建筑》2011,37(30):21-22
首先指出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常见而又特殊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形成城市意象的重要符号,而且为多种市民生活行为提供了场所,通过广场的尺度、街道与建筑、广场小品、绿地等方面对中欧广场空间特质与市民生活的关系进行解读,试图寻找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并研究优化广场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