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帅  程龙 《古建园林技术》2010,(1):32-36,I0007
<正>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简称乌拉街镇)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北30km,全镇西临松花江。乌拉街镇"三府"是后人对位于该镇三座清代官员私邸的统称,包括后人简称的"萨府"、"后府"、"魁府"(本文简写为去  相似文献   

2.
崔晋  李力 《建筑与环境》2011,(4):125-126
满族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的瑰宝。随着中国传统民居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认识,少数民族的民居也渐入专家学者的视线。作为文化的载体,满族民居犹如一面镜子回照着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以及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艺术审美等特有的信息。而那种浑然天成的乡土美更体现着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融合之意。  相似文献   

3.
居室建筑风格是—个民族的性格和气韵的突出显现.满族居室的建筑风格之形成,既适应了自然条件,同时又最有很多科学性,为当代黑龙江民族风情环境设计和地方景观设计的发展设想提供可资借鉴和运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王春彧  姜丽芳 《城市建筑》2014,(15):269-269
辽宁满族传统民居经过千百年的摸索与发展,为当今时代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发。本文试图总结辽宁满族传统乡土建筑的建筑元素特色、建筑技术特色与建筑文化特色,深层次剖析其成因,从而启发与指导当代建筑的乡土化回归。  相似文献   

5.
肖辛欣 《城市建筑》2014,(14):10-10
文章主要从项目概况、规划内容、创新特色、实施效果四个方面介绍,本次规划通过多层次、多方法、多策略的技术体系,使乌拉街古城满族文化魅力和精髓得以再现与传承,进而成为了吉林省古城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四川建材》2017,(2):67-68
乌拉街满族镇是东北地区历史城镇的典型代表,城镇历史发展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清顺治时期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这一行政机构的设立,致使乌拉街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到新高度。民国初期(1912~1970年),城镇得到二次发展直至衰落。曾经作为商业中心的十字街,经历了百年的兴衰变故,遗留下来大量的传统建筑,这些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及研究价值,对乌拉街满族镇空间形态演变发展和地域性建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参考资料。本文简明论述乌拉街镇十字街的历史沿革及街区内的建筑现状。  相似文献   

7.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大圩古镇传统汉族民居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与归纳大圩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及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策略,主张通过传统建筑形态的重构与再生、多元化协调发展延续传统汉族民居建筑文化,指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未来发展要坚持多元化与地域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张燕 《浙江建筑》2011,28(3):8-10,16
当今的建筑设计潮流中,表情丰富、内涵深刻的民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以拥有变幻无穷艺术外观的浙江传统民居的立面为对象,从其上所反映的艺术语言来探讨,力图使其以一种崭新的、现代化的面貌蕴涵于各种类型的建筑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岭南文化的核心区——广州市为例,以建筑学的基本要素着手文化区的划分,从文化区划的角度总结广州市的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分布特征和文化景观。本文的目的在于扩展文化地理学的学科领域,并利用其方法为广州逐渐消失的传统村落与民居提供一个新的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以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分析满族的生活发展历程,从民居空间和居民的饮食行为角度入手,以住居学为理论来研究满族传统民居在饮食行为影响下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1.
从民居建筑选址、院落空间布局、建筑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艺术四个方面,解析了河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环境、生态规划、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的构建经验,指出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构建经验对当今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宜居环境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是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现象和文化存在形式。传统民居建筑中包含了大量的地域文化内涵,是我们研究传统建筑的重要渠道。青林口传统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青林口传统民居的环境因素构成、建筑基本特征、建筑形态以及传统民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设想。  相似文献   

13.
湘中地区传统民居受城市化影响,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同质化与损坏。文章以湘中娄底地区的“天井院落式”民居为例,在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背景下,对其民居选址、建筑形体、空间营造、构造装饰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其在选址上追求“形胜”,在形体上讲究“中正”,在空间上注重“等级”,在构造上体现“实用”,在装饰上表现“质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马建惠 《砖瓦》2022,(8):92-94
对寺街民居建筑解析总结传统布局及元素关键点,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结合当地民居案例,结合地域文化及地理因素解析其建筑构造,构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建筑,建筑形态的呈现亦是地域文化的暗喻和象征。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化景观的理论,结合对安徽省三河古镇的实地调查,分析其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其演变特征。在分析影响文化景观演变因素的基础上,以保护文化景观的特性为原则,探索传统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为传统古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古镇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是乡村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有利于维护民族文化多元性,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将景观基因理论引入村落研究,建立景观基因的识别指标与路径,构建系统性、可视化的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图谱,有助于全面系统地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特征。该文以“满族发源地”赫图阿拉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形态分析以及文献资料收集,对景观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构建选址基因、布局基因、建筑基因与文化基因图谱,并分析建筑空间的演进与影响因素,为深化学科研究和保护满族传统村落提供了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卢圆华 《华中建筑》1996,14(4):13-18
该文着重阐述了“实践”的执行过程中,“精神主体”藉着对“物质的关系”所采取的四种不同程度之自我发现和其对应的措施。将建筑态度视为住居文化的中心问题,用以重塑传统民居建筑的实践模式,目的在于了解“实体”之形式意义的作用及其隐伏于“主-匠兴造”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受传统哲学思想支配,体现了传统哲学观念和生态观念的有机联系和统一。本文从阐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基本哲学观念着手,分析了湖南传统民居在村落选址、空间布局、建造技术、建筑装饰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特点。揭示了湖南传统民居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中隐含的中国古代基本的哲学观念和朴素的生态精神。最后指出了传统民居的生态环境在当今和谐社会宜居社区的规划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因素对建筑空间环境有很大影响。该文以徽州民居为例,从“齐家”观念、家庭伦理观念、祭祖观念和礼制观念四方面分析了在徽州地区文化背景下,文化是如何影响建筑空间环境与秩序的。最后找出文化、人与建筑空间环境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7,(4)
徽派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一部分,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挖掘徽派建筑的价值,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也可为现代的城市建设提供服务和指导。在当下找到一条适合徽派民居发展的道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