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熊教授,您好,社会各界对本次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十分关注,请您介绍一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和意义. 熊璋:一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信息科技的课程标准,也就是说,信息科技课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课程.但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  相似文献   

2.
“信息素养”这个概念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03年版)》中首次作为课程目标被提出,而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则提出了“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概念。本文通过对“信息素养”“数字素养”的辩析,来明确二者的内涵以及与课程核心素养的关系,以期为正确理解信息科技课程的性质、目标,开展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清除障碍。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阐述了课程目标内容。课程目标中提出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同时要反映信息科技学科的课程理念,并体现课程性质。本文从信息科技教师的视角浅谈对课程育人方向、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解,同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4.
年初,教育部在对政协委员《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的提案》的答复函中表示,教育部启动的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目前基本完成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初步确定"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开设信息科技课程并研制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实施在即,如何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开展教学,是目前广大一线教师关心的突出问题。本文结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评价标准、资源利用七个方面,对如何做好教学设计提出了建议,希望对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新课程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自《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以来,人工智能教育、跨学科综合课程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作者以“开源机器人+图形化编程”的应用为例开展研究,以期能为信息科技和“田园课程”的校本课程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评价内容的理解入手,探讨如何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化评价,以促进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与评价的发展。同时,本文强调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坚持素养导向的多元化评价的基本原则,探索有效的评价路径,促进评价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以期更好地推动信息科技课程评价平稳落地,促进信息科技课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魏宁:汪教授您好,我们都知道,2022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这意味着全新的信息科技课程的诞生。在新课标颁布后,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新课程切实落地生根,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一方面,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以及全新的信息科技课程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明了“怎么教”、怎样将信息科技课程的理念和内容在课堂上完整呈现出来。对于信息科技课程的落地、实施,您是如何看待的?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4月2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这个新课程方案中,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且规定3~8年级独立设课,课时数为总课时数的1%~3%。教育部同步颁布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在义务教育阶段独立开设信息科技课程,是在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做出的适时回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指出信息科技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信息科技课程对学生科学精神、科技伦理、自主可控意识等素养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特点,然后对《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整体框架进行了分析,最后强调信息科技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改进教学实践,并提供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技能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推出,明确了信息科技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以及课程实施要求,使得信息科技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从信息科技六条逻辑主线的角度,深入阐述了“网络”这一概念的内容架构,并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九大模块出发,梳理了“网络”这一概念在四个年段的教学内容。作者认为,网络教学的实施,可以从“融合‘网络’逻辑主线,基于大单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真实情境,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设计多样学生活动,培养‘互联网+’创新精神”“重视实验设施的建设,落实素养培养目标”等四个方面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服务于新时代数字公民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素养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本文主要从信息科技课程目标的理解、实现信息科技课程目标的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线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缺乏专业化培养,教育教学理论认识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本文提出,高等师范院校需要紧跟《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制订职前教师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应以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科大概念为骨架,围绕教师专业性目标和学科性目标,开设多层次的培养课程,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策略,以多元性评价促进职前教师自我反思,使一线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具备开展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有效教学的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核心素养,对标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六条逻辑主线,以安徽省首届中小学信息科技作业设计大赛案例为研究基础,运用可实时收集学生作业的软件,探索中小学信息科技作业特征下的设计理念与实践应用方式,以此来促进一线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与评价,以大单元作业设计为抓手,推动新课标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教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5.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材改革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材出版市场"一纲一本"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各种版本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不仅在数量上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在编写质量上更是有了很大提高,各具特色.根据教育部新印发的<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统计,全国已经有59家出版社参与了义务教育各学科175套不同版别新教材的出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再学习、再思考出发,针对信息科技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提出了课程性质再认识的“三个统一”,针对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过程提出“三个不局限”,并以信息科技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为核心,抓住语言促进思维这个关键,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对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具体内容模块中明确了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通过实践证明,面向自主可控的初中信息科技“共创物联家园”实践项目能提升中学生自主可控意识,让中学生认识到自主可控技术对国家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并将自主可控及科技强国意识根植于心,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算法是信息科技教学过程的思维基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了有关认知能力的具体要求。本文从儿童编程平台中算法教学的实践意义出发,通过多类主题的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堂算法教学的具体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其中,“认识到自主可控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是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构成,因此,作者提出将“自主可控”信息社会责任素养培养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将是教师重要的教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根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之一的信息社会责任,提出信息社会责任之环的基本框架;然后对信息社会责任目标体系进行分类,结合内容要求梳理信息社会责任的主要学习内容;接着从知识分类角度,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最后以案例说明为理解而教、为迁移而学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