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的城市绿地设计品质已经难以满足当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历史文化传承、优质的生态环境、城市特色空间营造要想有所创新和突破,借助园林景观破解发展困境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题文化是城市设计特质性、使用者认同感的重要表现媒介,对城市绿地,尤其是滨水绿地的景观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滨水绿地特征的研究,剖析滨水绿地中文化元素的表达方式,以文化元素景观特色的营造来体现城市的特色、文化及城市精神。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来宾市红水河滨水景观项目为例,以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深入营造城市特色绿地空间,期望对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营造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在生活中也逐渐向往更多、更美的休闲空间。所以对于滨水休闲空间的营造,一定把景观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营造准则,建设休闲空间。本文主要对城市滨水步行系统相关的设计方法进行阐述,以福州白马河滨水步行系统为例对城市滨水休闲空间的营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5)
文本基于对城市滨水景观构成要素、功能划分的研究,以兰州城关区段滨水景观为例,结合现状调查,分析兰州城关区滨水景观建设的优缺点,对城市滨水景观作出合理展望,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打造城市特色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营造宜人环境、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手段。郑州银河湾设计是一次以文化为导向的滨水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践,其特点是突出文化导向在城市滨水地区空间组织布局与功能落实中的联系与纽带作用。本文希望能借助已有的成果总结,对郑州以及其它地区的滨水地区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滨水景观的空间意象进行应用性分析,滨水景观意象的和谐理念和方法,营造更加人性、谐的美好生活。对苏州金鸡湖景观规划设计作典型性研讨,探索现代城市生态的景观形象,使城市居民享受更加科学文明、自然和  相似文献   

6.
滨水空间是城市宝贵的资源,对于黄土沟壑、干旱地区的延安市尤为珍贵。如何挖掘该资源的潜力,通过文化要素的注入强化该空间在城市公共生活组织中的作用,成为人们必须正视的研究课题。文章以延安市方塔水库滨水空间——"知水园"设计实践为例,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手法出发,以本土文化和水文化为主线,通过文化因子梳理、传统空间营造和文化要素的加载,力图打造具有传统意蕴和文化内涵的滨水空间,为滨水文化休闲空间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是城市发展的源泉.作为城市中特定的空间地段,城市滨水空间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与空间构成,承载着旅游休闲、生态保育、居民居住、文化传承、形象展示等功能,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地域文化形象的名片.本项目位于有着"湘鄂川之孔道"的湖南龙山,为了有效解决当前龙山县城区滨水空间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如滨水景观较差、水系污染严重、公共空间缺失等,其在充分了解项目综合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等信息前提下,在规划设计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地域场所精神和人文文化,并基于"人文艺术公共性"设计理念,以水系治理、生态景观打造、公共空间营造、滨水活力激发等为规划目标,对城市原有水系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整合,旨在通过城市滨水空间的再设计,弘扬生态文明,将龙山塑造成湘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空间中人工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交接地带,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和物质文明资源.我国的城市建设给滨水区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建设性的破坏.本文以邯郸市滏阳河多元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邯郸市滏阳河滨水空间的现状,阐述主要滨水空间功能需求,提出滏阳河及两岸多元滨水空间的营造对策,以期为...  相似文献   

9.
滨水城市景观风貌对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起关键作用,其规划策略要注重城市形象的美化和城市文化的延续。本文以富阳市为例。剖析当前城市建设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理想状态下《富春山居图》的深入解读,构建滨水城市整体景观风貌体系.优化自然山水与城市整体风貌协调.提出了滨水城市景观风貌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0.
片区旅游发展对"城中村"的村口、街巷、广场、滨水空间等公共区域的功能与景观赋予更多要求与更深内涵。以后田社区为例,通过公共空间的梳理优化、环境重塑、多功能赋予等更新策略,营造特色景观,改善村镇空间环境,增强旅游服务功能,探索旅游片区内城中村公共空间景观优化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1.
滨水景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对其进行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需充分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要加强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结合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与城市的特色,赋予城市滨水景观以别具一格的风采。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将其与滨水景观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滨水景观的文化特征,充分展示出本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水绿地空间环境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地位正在不断提升和加强。论文以巢湖市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为例,提出对滨水绿地景观的相关改造策略,使其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展示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探索旧城滨水绿地景观的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和感知也在不断提高,良好的城市体验是人们对城市印象最直接的体现,其中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形象最具特色的组成元素之一。城市滨水空间又是人文自然景观和城市风貌集中表现的空间场所,而人们在滨水空间中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空间中植物景观的营造,因此,如何打造出合理、美观的植物景观对于城市滨水空间形象是至关重要的。文章通过对滨水空间植物种类、种植方式、植物搭配、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一些观点,旨在为建设合理、美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滨水区景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滨水湿地景观的营造越来越受到城市人们的重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传统的滨水湿地景观的营造方式已经被淘汰出去了,滨水湿地景观的营造方式和施工工艺不断被完善,将景观营造过程中对滨水湿地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先是对湿地进行了概述,又详细阐述了我国城市滨水湿地景观的设计,最后分析说明了滨水湿地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滨水空间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人们生性爱水的特质。对滨水空间的打造满足了人们感官需要以及对生态功能的要求。根据城市滨水空间的植物景观特点与周边环境特征,可将其分为自然式滨水空间和城市开放滨水空间两大类。 自然式滨水空间植物景观自然式滨水空间通常以自然的植物群落为主,没有过多的人工构筑物,驳岸亦多为模仿自然的生态驳岸。依照植物造景方式,大致分为开敞式、疏林草地式和郁闭式三种植物景观类型。·开敞式滨水植物景观开敞式滨水植物景观多由地被和草坪等低矮植物组成,位于平地或缓坡之上,鲜有乔、灌木,且多为孤植点景。该景观空间通透感较强,视野开阔,可以直接满足游人欣赏、亲近水体的需求,往往成为滨水空间中人们集会、游赏、沐浴阳光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6.
京杭大运河自申遗成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文章以滨水空间为切入点,重点研究运河沿岸滨水空间的利用与更新,通过对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滨水空间发展现状调研,总结出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滨水空间利用与更新的营造目标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滨水区规划的精髓在于提升其空间活力.具有线性文化遗产性质的大运河作为城市重要的功能廊道,提升其沿岸滨水空间品质与活力是城市发展关注的热点.文章以活力为切入点,基于功能、空间及文化多角度考量苏州沧浪新城段大运河滨水空间发展现实,从功能布局、交通梳理、文化挖掘三个维度多层次提升沿岸滨水空间活力,希望为具有相似属性的滨水空间优化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结合居民公众参与数据分析,以邯郸主城区滨水植物景观营造为例,在"城市双修"与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指导下,对滨水植物景观中的地质地貌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建设人文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陈荻  张昱镇 《园林》2023,(4):94-101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原有城市滨水绿色基础设施、景观的服务质量与功能,逐渐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方式和高品质生活环境的需求。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如何打破现有滨水景观空间格局、提升人群参与度成为各地城市更新中必然考虑的实践问题之一。以宜兴双氿三河滨水空间品质提升一期工程为例,针对景观服务提升、区域特色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及挑战,探讨归纳了科学整体规划、工程手段优化、全龄空间营造、文化体系深挖等策略,通过激活人群参与兴趣提升滨水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20.
城市滨水公园建设是城市自然生态恢复与人文景观重塑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渭南市西海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基于自然与人文共融的理念,营造一个自然适宜、生态涵养、砥砺文化、功能完善的城市滨水空间,旨在为同类型公园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