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明代砖砌无梁殿是中国特有的建筑遗产类型,也是明清皇家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与结构构造而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本文介绍了明代砖砌无梁殿的源起与发展,以灵谷寺无梁殿、永祚寺无梁殿、开元寺无梁殿和隆昌寺无梁殿这四座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时域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的建筑形制与构造特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明代砖砌无梁殿造型简约质朴、庄重雄伟,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随着年代演进,无梁殿屋顶趋于陡峭,拱券由圆变尖,建筑风格更加精美,复合拱结构科学稳定;明代后期无梁殿建筑具有典型的明清官式木构建筑特征,研究结论可对该类型建筑遗产的加固修缮及其仿古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明代砖砌无梁殿是中国特有的建筑遗产类型,也是明清皇家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与结构构造而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本文介绍了明代砖砌无梁殿的源起与发展,以灵谷寺无梁殿、永祚寺无梁殿、开元寺无梁殿和隆昌寺无梁殿这四座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时域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的建筑形制与构造特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明代砖砌无梁殿造型简约质朴、庄重雄伟,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随着年代演进,无梁殿屋顶趋于陡峭,拱券由圆变尖,建筑风格更加精美,复合拱结构科学稳定;明代后期无梁殿建筑具有典型的明清官式木构建筑特征,研究结论可对该类型建筑遗产的加固修缮及其仿古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梁殿,又称砖殿,这种建筑最 大的特点是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非燃烧材料质地的砖、瓦、石砌成,没有传统的梁、柱、枋、檐等木质构件,故称无梁殿。 据专家考证,无梁殿是我国明朝建筑防火技术的重大突破。是从古代砖墓、砖塔的券顶技术发展而来。我国现存最旱的无梁殿是建于明朝初年的南京灵谷寺。 皇史 在北京天安门东侧,南池子大街路东,有一座无梁殿,叫皇史 ( ,音成,古代藏书的屋子),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是我国最早具有防火功能的皇家档案库。大殿东西长42米,南北进深10多米,面阔9间,从外表看,它是一幢…  相似文献   

4.
(一)藏书楼 最忌火 完无损天一阁 乾隆帝 重天一恩赐书 示褒意 四库书垂久远 仿天一 严格管(二)建筑物 虑防火 无梁殿开先河 智慧海 皇火城灵谷寺 并显通 既防潮又防火 坚而固 存物妥  相似文献   

5.
拱券在门洞、无梁殿、桥涵、地宫等建筑及构筑物中,应用十分普遍。一般筒拱,按照一定的券形曲线支搭券胎,以楔形券砖或券石砌成。近年发现清代北方官式建筑拱券的券形曲线存在着一个普遍规律,即:拱券矢高(F)  相似文献   

6.
砖在明代建筑上开始大量使用,出现了不施木构梁架纯粹用砖砌筑的建筑,俗称为无梁殿。本文以明代无梁殿——峰峰玉皇阁为例,探讨明代无梁殿叠涩做法和形制特征。明代的砖砌无梁殿根据内部空间结构分为拱券型和叠涩型,峰峰玉皇阁为叠涩构造,是北方地区少见的此种形式的实例,其形式和构造特征体现了当时北方中原地区叠涩建筑的营造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和测绘以及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利用数字技术对该建筑的结构、构造、形式及比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其建筑形制特征。期望为研究明代北方无梁殿建筑形制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的形式延续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无梁殿的发展背景及相关理论的阐述,对宝华山隆昌寺无梁殿做了具体的研究,从建筑的周围环境入手,对建筑的形制和结构做出分析,从屋顶结构、墙壁造型以及门窗构件等角度,对建筑的装饰艺术做出评价,从而提出保护策略和思路,以及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无梁殿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拱券在门洞、无梁殿、桥涵、地宫等建筑及构筑物中应用十分普遍。一般筒拱,按照一定的券形曲线支搭券胎,以楔形券砖或券石砌成。近年发现清代北方官式建筑拱券的券形曲线存在着一个普遍规律,即:拱券矢高(F)与拱券半弦长(R)比值为1.1;圆心偏离对称轴的偏心矩(a)为0.105倍半弦长(R)的双心圆,这是清代北方官式建筑拱券结构最通用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9.
自西周以来,"院落式"布置的"木结构"合院式建筑,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主流形式。但因为木结构建筑需要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和大量木材,而且易于遭雷击、火灾而损毁,所以,寻找能够代替木材的,耐火、成本低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成为历代匠师的历史使命。无梁殿,就是在这一历史使命驱使下出现的。顾名思义,无梁殿就是完全没有木构梁架的宫殿建筑。它常常是以砖、石砌筑、发券,为拱券结构,非常坚固。也有人称其为独立式窑洞。因为不需要木材,砖、石材料可以就地取材,所以成本低廉,而且有很强的耐火性能。山西现存较古老的无梁殿,是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的太原清徐县马峪乡东马峪村北的"香岩寺"建筑群。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无量殿"。其主体建筑为石构无梁殿三座,分别为地藏殿、释迦殿、观音殿。这些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依次排开,都是用抹角石梁逐层砌成穹窿藻井(图1),不用木构  相似文献   

10.
孙鹄 《建筑工人》2004,(2):41-42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来,在江南一带传播很快。六朝时期建有很多寺院,以后逐步发展,以南京和苏州所建寺院为最多。从至今保存完好的一些主要佛教建筑来看,其建筑风格和雕塑艺术,属于上乘者仍比比皆是,尤以别具一格的无梁殿,最为脍炙人口。现就江南一带保存完好的三处无梁殿,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 明清以降,砖石结构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砖石拱券在各类拱门、无梁殿或窑洞、桥涵、陵墓地宫等建筑物中应用十分广泛,尤其以筒拱最为普遍,即在两道平行的承重墙即所谓“平水墙”上,按照一定的券形曲线,支搭券胎,以楔形的券砖或券石砌成。  相似文献   

12.
位于镇江宝华山的隆昌寺古建筑群存有明代无梁殿两座,其砖雕纹饰精美,本文根据对该建筑群的详细测绘调查,从其纹样题材的内容和数量方面分析明代寺庙建筑装饰走向世俗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明代砖砌无梁殿是中国特有的建筑遗产类型,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修缮该类型建筑遗产,以明代砖砌无梁殿的典型代表—苏州开元寺无梁殿为例,对该殿进行精确测绘,并对其空间布局、形制构造和结构体系进行分析;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获得砖砌体的材料特性,基于有限元软件建模并计算该建筑遗产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开元寺无梁殿的外观形式基本符合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的形制特征;在静荷载作用下一层楼梯间顶部、各拱窗下槛墙和各拱顶的拉应力已超过砖砌体材料抗拉强度,与现状残损较为吻合。研究结论可为该类型建筑遗产的加固修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拱券结构在西方建筑史中占据重要位置,半圆形的拱券为古罗马建筑的特征,尖形拱券为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伊斯兰建筑的拱券则有尖形、马蹄形等多种。拱券结构在中国形成于西汉前期。曾用于修建墓室,佛塔,拱桥,城门洞,明初出现“无粱殿”。拱券结构的民居主要为北方窑洞,按其结构形式,分为筒拱,丁字拱,十字拱,扶壁拱。本文主要介绍了这四种结构在黄土高原地区民居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张老湾村位于太行山脉之中,村落依山而建呈现条形布局,是水峪寺长老的住所,有着四百年的历史发展。村中传统民居多形成独立的个体,以“一”字型建于山腰之上,结合石和砖建成石砌墙体和砖砌拱券形式民居。建筑尺寸上依据民居类型有所不同,体现山地地区文化和匠人智慧。在拱券的运用中,张老湾村有窑洞式民居和独特的小拱券式屋顶民居,结合拱券在尺寸上的划分,民居存在着单圆心拱券和三圆心拱券,对比其他地区拱券形式和砌筑方法,展现民居营造技艺。  相似文献   

16.
消防三字经     
司火禁掌东厂夜巡火作宜传萦禁城懊灯烛遇冬寒天一阁四库书虑防火灵谷寺存物妥或宫殿多火患件荣景火情杂乡照年各上朝.本者大火姗光绪帝,雨加步兵统难措手城东南困摘幼宜统年满疮疾我故国城端侧千万众百年修.珍宝曾指出纵战火首指数解法外捕贼盗众持工保一方晚而眠亦有禁喊一语常加硫乾隆帝,久远无梁殿并显通修火端或民居强火政胜于昔火灾盛太和殿闻火报皆处斩太和殿甚痛恨祈年殿集军校天津卫保生所两千众火熊熊街与巷地展多烈焰腾同日亡南北园博万物二鸦战图明园大清国有处罚理沟梁注火况宣谕旨早而起大风日莫疏忽藏书楼,天一仿无一开先河…  相似文献   

17.
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是利用灵谷寺旧址所建的大型纪念建筑群,在长达1公里中轴线上,顺山势布局。在巧妙继承、利用原有寺院传统规划空间格局、建筑设计元素甚至直接利用原有建筑(无量殿)基础上,运用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新材料,"中体西用",并通过空间转换、体型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等手法,表达出庄重而又肃穆的氛围,以缅怀先烈。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陵川龙岩寺中央殿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该殿建筑特征与宋代官方建筑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山西地区建造时间早于龙岩寺的同形制建筑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判断中央殿建筑特征的传承情况。  相似文献   

19.
琅玡无梁殿     
琅玡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千米处,是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它以山峰“耸然而特立”,幽谷“窈窕深且藏”而称著,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琅玡山更因有唐建琅玡寺、宋筑醉翁亭等古建筑而传誉古今。一篇《醉翁亭记》使得琅玡山声名曰隆,人们对醉翁亭、车乐亭等早已耳闻目睹,可对山间隐藏的另一座传世古建筑——无梁殿,却不一定知晓许多。  相似文献   

20.
康志涌 《山西建筑》2015,(11):100-101
简述了拱券的技术特点,通过一些简易的计算公式,介绍了双心圆砖石拱券简易起拱法,对拱券砌筑灰缝的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拱券的应用现状,为砖石拱券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