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以我国当代新中式建筑设计风格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浅析了当代新中式建筑设计风格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民族特色以及现代设计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融合,尝试探索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建筑特色的新中式建筑风格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2.
对长江流域传统民居文化、人文景观、建筑艺术特征等调查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猇亭旧城区改造项目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为例,探析当代城市规划建设与传统文化、地域人文特征的传承与融合,演绎现代新中式民居设计。  相似文献   

3.
"APEC新中装"给了建筑师在文化传承上的启迪,承载非遗文化的建筑设计有着对传统及现代沿革的逻辑考量,这种考量的源和本如何提取,沿革如何通过建筑手法转化,中国宋锦文化园的建筑设计就是基于此考量进行的一次非遗文化传承的逻辑推演尝试。  相似文献   

4.
王炎松  杜荣  黎洁 《华中建筑》2006,24(3):29-31
校园建筑的品质该如何定位,校园文化的内涵该如何体现,是当代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该文通过对西安外国语学院新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的建筑设计的诠释,把校园建筑的品质与校园文化内涵相结合,紧紧围绕中华古文化神韵的代表——“王帛”文化主题,尝试以现代的建筑语言从总体布局和建筑造型上再现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积极创建富于人文内涵的现代校园建筑设计方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传统格局的书院建筑群落分析比较,从书院建筑的规划布局,空间形态,建筑语汇等方面进行探究,进而分析与研究书院建筑文化及其文化现象在当代校园规划建设和校园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为今后的校园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中华商圣文化园的可行性方案的论证、规划、设计过程,侧重新型文化园的概念,以旅游文化为基调,建设集多种娱乐商业项目于一体的旅游文化商业园地。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又不失为“现代性”,这是困扰中国建筑师及关心中国建筑设计的人的一个“沉重”的课题。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出发,研究了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六安市叶集区东部生态新城文化中心设计为例,从设计构思、总体规划、功能布局、交通、景观、单体建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深入讲述了当代建筑创作思路,并对文化传承和当代建筑设计进行了一定分析,提出一些文化类建筑的设计思路,从集市文化的精髓出发,以回应叶集的历史及传统为契机,试图创造一个现代的文化主题港湾。  相似文献   

9.
随着铁路的建设,站房遍及全国各个地方,站房建筑设计应如何更好地表达文化因素呢。文章从地域文化、儒家文化等方面阐述了文化因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试图找到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当代建筑的结合点,希望能为现代建筑设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绿色发展和文化内涵为焦点,解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长三角地区基于文脉传承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示范工程——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新能源学院楼设计,并从规划布局、空间调适、技术应用、场所体验、文化表达等方面探讨人文和绿色维度在当代校园建筑设计中的有机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养老的传统民居文化、人文景观、建筑艺术特征的研究认知,并以江门市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为实例,浅析当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对传统的养老文化、地域人文特征的传承与融合,演绎现代新中式的养老中心设计。  相似文献   

12.
张帆 《山西建筑》2014,(27):30-32
结合具体实例,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直接应用与间接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寻求一个立足点,能够与先进的国际设计思想与技术相互契合。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11)
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有着显著差别,历史文化符号与当今时代的审美差异、地域文化符号与国际主义设计之间的审美差异,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面临挑战。文章分析采用多样性的设计思维,结合当代的设计形式、设计手法和时代精神,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探索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陕西彬长煤田新办公大楼设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体现手法的一次全新的尝试。通过对项目设计特色的阐释,结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分析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各种方式和手法,对当代建筑设计思路提出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传统风水理论经过历年取精去粕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并大量融入古建筑设计中,为规范建筑设计、提升文化内涵、营造宜居环境等提供了支持,有助于建筑设计语言的创新与应用。以传统风水理论为研究视阙,重点分析了建筑设计、选址、规划、色彩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如何在现代建筑空间与使用需求下对传统中国元素进行重新解读与创新,是我们探索、表现中国建筑文化特性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洛阳上清宫道文化景区规划与主体建筑概念设计为入手点,通过对中国道文化核心思想的解读和高台建筑的现代重构,研究中国元素在当代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全球一体化作为当代文化的重点,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全球各地的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冲击。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面临着逐渐衰落和消亡的危险,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当代建筑文化的使命。本文以关中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等方面剖析,归纳总结了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质,并初步提出现代地域建筑要传承传统建筑特色,为现代地域建筑设计提供有效思路,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8.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是岭南建筑学派大师何镜堂院士提出的具有整体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思想策略,泰州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以此思想为指导。该文以"两观三性"思想为视角,分析泰州中学的规划设计内涵及建筑设计理念,探讨呼应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和谐共生的当代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朱晓虎  庞弘 《四川建筑》2011,31(3):40-41
以上海世博会各国国家馆的建筑设计为契机,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心理,国民的传统思维习惯以及中国当代建筑教育体制的问题出发,探讨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承担者,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及对未来建筑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以符号学理论为视角,研究王家大院中的设计理念,也是从符号学意义的角度对传统建筑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进行阐释。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的符号学理念以及建筑设计特点,也通过对王家大院中建筑元素的分析,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思考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建筑的结合等问题,力图充分将符号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从而寻找一种真正意义上属于中国的当代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