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发挥新疆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整体效能,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机制,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通过资源整合、统筹共建和必要补充,建设新疆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平台。优化新疆水利信息化资源配置,初步实现基础设施资源、数据资源、应用资源等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应用协同、基础支撑和安全保障,并逐步过渡到集中部署、多级应用的服务模式,形成完备的新疆水利信息化组织保障服务体系,显著提升新疆水利信息化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促进和引领全疆水利事业从"传统水利"向"智慧水利"转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解决对散布在全国各级水利管理部门、涉水机构、科研院所的水利信息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高效共享的问题。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被普遍认为是实现分布式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和高效共享的基础。就水利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围绕核心元数据定义、信息分类、主题词获取和目录服务系统建设等提出可行方案。该研究是推进水利信息化进程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解决对散布在全国各级水利管理部门、涉水机构、科研院所的水利信息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高效共享的问题.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被普遍认为是实现分布式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和高效共享的基础.就水利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围绕核心元数据定义、信息分类、主题词获取和目录服务系统建设等提出可行方案.该研究是推进水利信息化进程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朱永琪  邢波 《山东水利》2009,(3):100-101
水利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程度是衡量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分析了威海市水利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现状,介绍了威海市水利局结合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基础设施集成、信息资源整合以及建立水利数据中心的经验与做法,阐述了基于GIS技术构建的水利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管理平台的实现方式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榆林市水利系统信息不共享,急需要进行信息化的需求,设计开发了榆林市水务局共享信息平台——榆林市水务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建立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水利专题信息与基础地理信息的有效结合,便于本系统共享信息资源,对于进一步推动榆林市水务工作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水利信息化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结合长江委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制约长江委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快制订水利信息化标准规范,积极营造良好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促进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以保障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水利数据中心是落实<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的重大步骤,其目标是要解决当前水利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分散,基础数据存储零乱,标准化差,应用服务适用性单一,难以共享等问题;整合现有数据库和系统资源,深入开发新的数据库;建立和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体系,建立一个集中管理、安全规范、充分共享、全面服务的水利数据中心.它和水利公共信息网络一样,都是水利信息化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构成<规划纲要>中确定的水利信息公共平台.它的建成将对实现水利信息化具有全局意义.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水利信息化是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重要内容,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水利信息化,具体说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率和效能。  相似文献   

9.
《江苏水利》2014,(10):51-51
江苏省水利地理信息系统是我省数字水利、现代水利的基础设施,是现代水利业务应用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基础平台,是水利信息化进程的一项标志性工程。系统充分考虑了江苏省水利管理工作的特点,采用基于服务的体系架构、面向应用的空间分析与图式化表达,实现了水利地理信息跨平台部署、共享与服务,为全省水利系统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统基于全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10.
松辽委农村水利基础查询系统,是按照"松辽委智慧水利"框架和"松辽委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体系开发建设,首次实现流域级农村水利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新技术深度融合的业务应用系统。有效利用现有统一信息化资源运维和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了投入产出比,降低了不可持续风险。基于松辽委水利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和全文数据库检索技术等,实现了多类型信息的一站式检索分析在实际业务工作中的应用,模式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11.
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信息传输、资源共享的基础平台,对增强信息传输效率、扩大信息服务领域、提高水利工作的现代化程度等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回顾了近?20?年来江苏省水利信息网络的建设历程,详细描述了网络现状和现有网络应用,针对近几年来全省水利业务新的信息化应用需求,研究了现有网络在结构、范围、功能、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江苏省水利信息网络系统改扩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并就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利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被认为是对具有存储分散,标准不统一特点的水利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高效共享的基础。元数据是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核心之一。紧密结合水利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研究水利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元数据的定义问题,在充分考虑水利信息资源特点基础上,定义一套支持资源"发布—发现—访问"的元数据标准。在水利数据分中心的应用结果表明,本文定义的元数据在管理水利信息资源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广西完成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情分中心、西江中下游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广西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水文监测站网一期工程、桂江水质预警预报系统、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项目的建设,在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决策等方面实现信息资源管理自动化和共享。详细阐述广西在基础网络,水情、水质、墒情自动测报系统,水情应用等方面的建设,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的努力方向,以期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配置、水质监测评价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以水文信息化带动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重要区域或远程地点的监视和控制,在水库、闸站,以及工地等工作区,视频监控系统能将监控现场的实时图像和数据等信息通过网络准确、清晰、快速地传到控制室监控中心,更加实时有效地管理水库、水利闸站、变电所的运行情况,以及大坝、闸站等周围的现场情况。  相似文献   

15.
信息系统可以分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3个层次,目前编写业务逻辑层服务的技术,有直接连接数据库请求数据,应用Web和WCF服务等。根据水利行业信息系统特点,分析比较水利信息化软件业务逻辑实现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Web或WCF服务适合于在互联网中各个服务器之间相互调用服务,类似ADO.NET,LINQ这种直接连接数据库的轻量型的服务,有利于在水利行业信息系统中实现业务逻辑复杂,并且需要经常改动的系统。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业务逻辑实现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是水利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海委较早的应用3S技术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介绍了水利信息化建设3S技术应用在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防汛抗旱、水利综合应用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在3S集成应用,数学模型和决策分析,三维动态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应水利部门对全国中小型水库基础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的迫切需求,探讨建立基于WebGIS的全国中小型水库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以WebGIS及多维数据库等相关技术作为技术支持,实现中小型水库基础信息的填报、更新、查询、统计和分析等功能,从而为全国中小水库专项规划、工程建设管理、灾情统计分析、防汛调度决策等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灌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灌区信息采集及传输的实际需求,建议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信息点的类别,选择不同的网络传输方式,同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社会或自有通讯资源,以减少通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维护升级费用,有利于灌区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来对水利业务和信息化的研究,针对水利信息化中电子政务与水利工程管理系统2个重要应用,作深入分析与探讨,并通过实例详细描述这2个应用在整个水利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主线作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遵循这2条建设路线,才能让水利信息化在水利工作中起到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系统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开发了防汛抗旱移动办公系统,此系统在3G通信平台上建立,基于TCP/IP协议连接方式,利用服务器转发(同时传送语音及数据信息,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多客户连接,服务器端开发采用.NET平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产品,采用数据整合、跨平台服务、访问安全等技术,有9大功能模块。系统以多种方式为防汛抗旱提供移动的实时信息服务,提高了防汛抗旱工作效率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