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板坯表面纵裂纹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科 《连铸》2005,(1):37-38
根据济钢第三炼钢厂的连铸生产,分析厚板产生表面纵裂纹的主要原因有钢水成分、结晶器液面状况、钢水过热度、结晶器的冷却效果、拉速和保护渣等.通过采取措施使板坯表面纵裂纹缺陷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以安钢现场生产数据为基础,研究各种工艺参数对板坯表面纵裂纹的影响,并从生产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如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钢水成分、结晶器保护渣、结晶器传热、二冷强度、拉速、钢水过热度等,并介绍了安钢减少表面纵裂废品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明昕  汪洪峰  杨晓江 《连铸》2020,45(2):41-44
连铸坯表面纵裂形成于结晶器内,由于凝固前沿树枝晶间富集液相导致的枝晶间脆性及结晶器中γ晶粒粗大导致的晶界脆性。在结晶器5种复杂应力的作用下,在结晶器内初生坯壳的薄弱处形成纵裂纹。坯壳出结晶器后,二冷段上部过强的冷却或对弧不良等各种应力都会促进纵裂纹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为了防止纵裂纹萌生,首先要控制好结晶器保护渣及结晶器冷却工艺使结晶器传热均匀,防止坯壳凹陷变形;其次尽量降低钢中S、P等杂质元素含量,C含量避开包晶区。  相似文献   

4.
连铸宽板坯表面纵裂纹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津钢铁有限公司4号板坯连铸机出现的表面裂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中厚板产生表面纵裂的主要原因.对于如何预防表面裂纹的形成,从改善冶金工艺和优化连铸工艺参数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表面纵裂纹是异型坯最常见的质量缺陷。以马钢小断面异型坯为研究对象,统计了2019年的生产数据,研究了保护渣黏度、钢水化学成分和保护浇铸对铸坯表面纵裂纹的影响,为现场生产高质量的异型坯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高黏度保护渣和较洁净的钢水可有效减少铸坯表面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凌钢板坯连铸生产的钢种多为碳的质量分数0.08%~0.16%包晶钢,由于高拉速使弯月面热流增加,产生严重的表面裂纹。除优化连铸工艺、设备参数外,通过浸入式水口结构优化设计,并配合优良性能的保护渣,使结晶器流场均匀、温度场均匀、坯壳凝固均匀,使铸坯表面缺陷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7.
李玉娣  张发斌 《连铸》2021,40(2):57-60
在生产Q235B、Q345B等包晶钢时,铸坯表面产生了大量的纵裂纹,通过对该缺陷的宏观形貌、金相组织以及微观形貌分析,证实该类缺陷形成于结晶器内,根本原因在于δ相向γ相转变时体积收缩引起结晶器内初生坯壳生长不均,而保护渣是其关键的影响因素。为减缓铸坯向结晶器的传热,对现有保护渣进行了优化,将保护渣碱度由1.39增加到1.53,提高保护渣结晶性能以强化弯月面钢水的缓冷,同时将熔化温度由1 171降低到1 130 ℃,1 300 ℃时黏度保持在0.08 Pa·s,确保保护渣消耗量以保证对铸坯的润滑。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优化的保护渣后,板坯表面质量明显改善,纵裂纹缺陷发生率由原来的10.58%降低到1.85%。  相似文献   

8.
钢铁产品制造过程中,在线预测铸坯质量缺陷产生位置,并对存在缺陷的铸坯及时下线清理有助于提升连铸连轧生产稳定性,实现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化生产。然而,连铸生产过程具有多变量、时变性和多态性等特点,必须结合设备、钢种、缺陷的特性,定制铸坯质量缺陷预测模型,才能够准确预测铸坯质量缺陷。因此,将数据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C#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等相结合,建立了智能化铸坯质量在线判定系统,研究了铸坯质量预测模型智能化定制方法,并以板坯纵裂纹预测模型为例,介绍模型定制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辅助工艺工程师针对钢种及缺陷智能化定制预测模型,降低模型开发及优化难度,提高铸坯质量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文鹏  何宇明  徐书强 《连铸》2013,32(2):19-22
介绍了重钢炼钢厂板坯表面纵裂产生的原因,通过大量生产实践对比分析,总结出影响纵裂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一定措施,使连铸坯纵裂缺陷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0.
杜德忠 《连铸》2005,(5):18-19
对攀钢2号连铸板坯边部纵裂纹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板坯边部纵裂纹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钢板表面产生的一种搓板状裂纹。对裂纹区域的宏、微观特征和相关的显微组织进行了检验分析,认为这种裂纹的产生与钢板局部板面在奥氏体高温区经历急剧冷却而发生马氏体相变有关,相变后的马氏体自回火组织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和较低的延塑性,在进一步轧制时产生横向拉裂。  相似文献   

12.
中厚板表面裂纹缺陷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乾  朱伏先  崔凤平  房轲 《轧钢》2006,23(2):42-44
通过对中厚板表面纵裂纹、横裂纹、龟裂、微裂纹的形态分析,对中厚板表面裂纹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就如何预防裂纹的形成和减缓裂纹的不良影响,从改善冶金工艺和轧制规程优化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迁钢公司板坯铸机生产中碳高锰钢的生产实践调查影响纵裂的因素,分析了纵裂发生的原因,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中碳高锰钢的纵裂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4.
石向东  李建  成泽伟 《连铸》2011,(1):15-18
针对酒钢CSP生产中碳钢Q235B过程中铸坯表面出现的中心纵向裂纹缺陷,通过理论研究、试验分析和技术攻关措施,分析了中心纵向裂纹分布特点、形貌特点和产生机理,研究了钢中夹杂、钢水硫含量、结晶器锥度、结晶器保护渣和铸机工况参数等因素对中心纵向裂纹的影响,通过调节控制各主要参数,使Q235B纵裂纹发生率由2.89%降低到0.36%左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及金相检验手段,对3Cr13不锈钢传动轴表面细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Cr13不锈钢中严重的带状组织偏析及大块状夹杂物是导致传动轴表面产生细纹的主要原因,同时,调质处理加深了表面细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6.
刁承民  刘建伟  张茂存 《连铸》2010,(6):12-15,34
对DANIELI连铸机投产初期出现的表面大纵裂进行了数据统计及分析,提出了LF精炼工艺、保护渣、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下称SEN)、二冷配水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亮  张彬 《连铸》2011,(2):8-11
通过现场跟踪纵裂坯生产情况,查找铸坯产生纵裂的原因。特别针对包晶钢的特性,分析包晶钢易裂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汽车大梁钢、集装箱等包晶钢的纵裂概率。  相似文献   

18.
王权  关剑侠  黄楠 《物理测试》2012,30(3):42-47
 针对SS400钢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表面纵向裂纹现象进行宏观观察和微观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钢板表面纵向裂纹大部分是以平行束或网状形式集中分布在钢板宽度方向的两个1/4区域内,裂纹的长度一般在0.5~2 m,宽度均小于1 mm,深度为0.1~0.2 mm。无论是纵向裂纹还是横向裂纹,其裂纹沟内均含有由Na、Mg、Al、Si、Cl、K、Ca等元素组成的复合夹杂物相,而在裂纹的内部却只有氧化铁夹杂物。进一步分析后认为,该表面缺陷产生于连铸结晶器内,在随后二冷区的强冷和加热炉的加热过程中,裂纹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相似文献   

19.
黄汝清  隋育栋  蒋业华  李祖来  山泉 《铸造》2012,61(8):890-893
利用负压实型铸渗工艺,通过涂覆预制块法,成功地制备了以高铬钢为基材,WC为增强颗粒的表层复合材料,通过氧化增重法、热震实验法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重点研究了氧化对WC/钢基表层复合材料热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C颗粒在高于600℃时,会氧化成为结构疏松的WO3,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反应的速度加快,而WC的氧化,对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500℃以上的空气环境中,复合材料基体会在裂纹源的尖端处形成氧化物。结合环境中的氧对裂纹扩展影响的分析可知,生成的氧化物为裂纹的扩展提供了途径,并且使复合材料极易在热应力的作用下导致开裂。  相似文献   

20.
针对通钢FTSC(Flexible Thin Slab Caster)薄板坯连铸生产1250 mm×72 mm断面SS400铸坯产生中间裂纹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铸坯金相组织和探讨薄板坯产生中间裂纹的原因,优化扇形段压下终点、扇形段入口出口压下量、二冷水给水模式及更换辊子不转的扇形段、清理氧化铁皮,降低夹持辊扭矩等控制措施,使1250 mm×72 mm断面SS400铸坯产生中间裂纹的缺陷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