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谢慧  周婕 《华中建筑》2012,(8):123-125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对武汉市低收入阶层住区的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存.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大规模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低收入阶层在选择住房区位过程中的特点和需求,为大城市低收入阶层住区空间发展优化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万录  陆伟  徐洋 《规划师》2011,27(Z1):124-128
同一阶层的聚集及不同阶层间的隔离,引发了居住隔离的现象,从而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隐患.从最初为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到目前为满足高收入阶层的居住需求,大连市郊区出现了差距显著的住区,居住隔离问题日益严重.研究通过对凌水街道地区的居住社区及其居民职业结构、收入水平等分析得出其隔离指数,在此基础上提出组合各类住区用地,...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曹杨新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问卷调研了54个住区中的1012个家庭样本,对住区密度与居住满意度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居住面积对住宅空间满意度、住区环境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套型密度对住区环境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对邻里交往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绿地率对住区环境满意度、邻里交往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容积率对居住满...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产业结构、福利体系、住房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中国城市的阶层分异和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出现了以低收入人群为主体的低价住区。研究采用租金指标反映住宅价格,将低收入住区住宅价格分解为不同住宅特征的特征价格,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各个属性特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价住区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研究同时也反映出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偏好,为低收入人群住房供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侯学英  吴巩胜 《城市规划》2019,43(3):104-111
针对城市低收入人群这一弱势群体,基于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相结合的视角,以低收入住区居民作为低收入人群的代表,揭示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和空间结构重组背景下的低收入群体通勤行为特征、内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昆明市为样本城市,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城中村、保障性住区(包含廉租、公租、经适住区)和衰败工厂家属区三类低收入住区居民的通勤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不仅不同类型住区、不同就业岗位低收入人群的通勤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其通勤行为的影响因素也与一般市民不同。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城市弱势群体的就业障碍和居住空间隔离等问题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快速的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爆炸,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的公共服务都日益紧张,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不易问题是许多城市问题的核心。本文通过对成都市中低收入住区的类型、空间分布、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了解中低收入阶层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为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优化城市结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客观衡量居民日常需求与住区公共资源间的匹配关系,了解封闭式管理期间居民对住区生活的满意度影响要因与需求,是提升住区防灾防控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文章以长春市为例,采用SEM-Logit模型与I-S评价等方法,探讨了封闭式管理期间住区公共资源要素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及其提升策略。结果表明,不同住区类型下居民整体满意度存在分异现象,资源管理水平更能影响新建住区居民的整体评价,而空间环境的条件品质对老旧住区居民的满意度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阶层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人居环境的"人本主义"回归,构建了"居住房屋"、"环境生态"、"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为框架的城市满意度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广州市人居环境满意度总体水平及各要素协调程度进行了评价。运用SPSS和ARCGIS等统计与空间分析软件对阶层满意度的分异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为:收入是影响阶层分化与满意度高低的关键因素;收入及其他社会属性的聚类将样本归并为"年轻打工"、"大众工薪"、"职场白领"以及"高薪高压"四个阶层,其中,"年轻打工"等偏低收入阶层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差,而"职场白领"等偏高收入阶层占据城市的优质资源区域,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城市低收入住区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收入人群在某些城市住区的空间聚集导致城市低收入住区的产生,并引发城市低收入住区发展及其居民生活和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城市低收入住区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中国城市低收入住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主要方向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刊首语     
住区园林作为与居民居住行为密切相关的空间,对居民的日常居住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的影响日趋重要,本期"住区园林"专题关注当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类型学方法研究,并以"滟澜山"、泪珠公园项目为例,阐述不同的设计理念及不一样的城市住区景观,探索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新方法。同时,住区环境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创作,区别于传统雕塑的社会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1.
以杭州城西片区为例,描述了以封闭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居住空间的环境形态,通过调研和问卷,了解并分析了居民属性和环境满意度评价的关系,以"小范围封闭,大环境共享"为目标,提出居住空间公共设施和空间统筹协调的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2.
俞佳俐  李健  盛莹  刘斌 《中国园林》2021,37(7):95-100
城市绿地是人工与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观之一,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的利用是提高居民身心健康及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为验证城市绿地对居民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杭州市主城区内所有大于l hm2的绿地为研究对象,在对665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ArcGIS技术分析杭州主城区绿地空间布局,应用似不相...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水文化遗产"概念及内涵的分析,比较了世界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水管理系统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水文化遗产"概念理解的异同。筛选并分析1978—2019年《世界遗产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与水相关的文化遗产(含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文化景观)项目,将其保护历程归纳为"水利文物保护""水利景观保护""水管理遗产保护""水文化遗产保护"4个阶段。基于《名录》中"水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对其进行分类。最后提出"水文化遗产"的价值识别和评估应构建更加科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吕萌丽 《规划师》2006,22(5):80-84
基于居民环境态度实证研究可知:人均公共绿地与绿地率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最大;绿地率与居民对整体环境、绿地面积的满意度呈非线性相关关系;人均公共绿地与居民对人口密度、建设强度的满意度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人均公共绿地与建筑密度、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呈反"S"形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体验方式,以及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本身时常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特性,决定了在解读建筑与城市时往往有许多不同的视角。本文试图将已有的建筑与城市理论研究分为两种偏向,一种为在横向上与美术、音乐、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相联系的研究方式,另一种为在纵向上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学科相联系的研究方式。文中通过对多部建筑与城市规划理论著作的浅显分析、对比,总结出两种解读方式之间的异同,并探讨了作为建筑师和规划师应采取的研究态度。  相似文献   

16.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国营老厂区居民居住生活现状,用数据展现了城市低收入居民的真实生活状况,总结出城市低收入居民住宅保障范围偏小,住房租赁补贴标准偏低的现实;同时基于对重庆市国营老厂区家庭的调查,作者发现仅依靠租赁补贴难以起到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权益,并由此引出对重庆市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省  周燕  杨倩 《风景园林》2021,28(3):82-87
城市综合公园是承载居民日常游憩的主要空间,确定并度量居民游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公园的游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城市综合公园的游憩特征和影响因素,构建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居民游憩满意度的五大潜变量中,"情感效用感知"和"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