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沁水煤田位于山西省南部,是山西省最大的煤田,老龙湾井田位于该煤田的西南部边缘。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及石炭系太原组,山西组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其中下部发育该区主要的可采煤层3号煤层。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其中下部发育本区内的另一主要可采煤层15号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沁水煤田老龙湾井田煤炭勘探项目"的勘查成果,利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岩相古地理等理论及方法,总结其含煤地质特征及控煤因素,重点剖析了井田内含煤地层的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研究了该区聚煤古地理环境及其对煤层厚度的控制,对山西组3号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对该区煤层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依据土城矿井田范围内生产实见煤层形态和厚度变化情况,探索本区域含煤建造特征和聚煤古地理环境,初步找出了本井田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的成因是原生变化中地壳不均衡沉降、泥炭沼泽基底不平和河流同生冲蚀,后生变化中的构造挤压引起煤层厚度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江边地区的聚煤规律,通过分析区内含煤地层、煤层对比及可采性、煤质等煤层特征,综合研究区内聚煤期前古构造和古地理、聚煤期大地构造以及聚煤期后构造变动等成煤条件,指出区内含煤地层为多期次的沉积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4.
张光超 《陕西煤炭》2012,31(1):1-3,10
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彝良向斜煤矿区宣威组含煤地层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宣威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聚煤作用受古地理、古构造、古植物等因素影响,矿区东部含煤层数多,煤层厚度大;西部含煤层数少,煤层厚度小。富煤层位位于宣威组上段,是煤田勘探的主要目标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永陇矿区丈八井田地质构造、地层、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特征分析,揭示井田地质构造较简单,主要可采的2#、3#煤层均为结构简单、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含煤建造受到特定古地理环境影响,煤层厚度变化有一定规律,可为下一步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都格井田含煤地层研究,探讨了井田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和聚煤规律,井田龙潭组为三角洲与泻湖—潮坪沉积复合体系,其中三角洲发育时期是本区主要的聚煤期,其沉积环境稳定,含煤性较好.煤层层数较多.厚度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乡井田地质特征、太原组含煤地层沉积特征、15号煤岩特征等的综合分析得出,15号煤沉积在障壁-泻湖环境为基础的泥炭沼泽,厚度呈北厚南薄分布趋势,并分析了煤中灰分、硫的来源,从古地理、古植物、古气候和构造方面分析15号煤的控煤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沁水盆地南部赵庄井田3号煤层的含气特征,从煤岩煤质、煤阶、有效地层厚度、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探讨了影响该区煤层含气量的地质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井田内煤层含气量具有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甲烷浓度变化较大、含气饱和度偏低的特点。宏观上,煤层含气量与有效地层厚度、上覆岩层泥岩比例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局部地区含气量受次级构造影响,具有典型的构造控气特征,地下水对煤层气具有封堵作用,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只有在局部构造带水力逸散作用使煤层含气量降低。微观上,煤层含气量随挥发分产率、水分+灰分含量的增加具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煤层含气量与氮气含量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在重烃含量高的地区煤层含气量也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大量钻孔资料,运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财神井田聚煤规律及控煤因素分析,总结出龙潭组和长兴组是主要含煤地层,煤层分布只有18#煤层是全区可采,煤层分布主要受古环境、构造以及古气候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查明任楼井田82煤层构造煤的分布特征及影响构造煤层分布的因素,利用钻孔测井曲线,结合井巷工程揭露情况,对82煤层各钻孔构造煤厚度进行识别、统计,并绘制构造煤层厚度等值线,在此基础上对82煤构造煤层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井田内构造煤普遍发育,井田南部构造区,构造煤较为发育,构造煤在煤体中所占的比例在80%左右;在中部构造区,构造煤厚度分布稳定;在北部构造区内受煤层厚度较薄的影响,构造煤厚度相对较薄。井田构造煤分布受褶曲构造、断裂构造与地应力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鹤岗煤田新华井田概况,含煤地层、煤层顶板、煤层底板、煤层厚度特征、厚度变化规律,煤层厚度是煤田的基本技术资料,是最基础的矿井生产设计资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煤田构造特征、含煤地层、以往施工的钻孔资料及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分析,查明了确山安里井田可采煤层的时代和分布特征、开采条件、地质构造状况,认为安里井田煤层资源丰富、赋存条件较好、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地层与构造情况,分析了黄陵矿区红石岩井田含煤地层构造特点,以及可采煤层2号煤层的煤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阳泉矿区寺家庄井田含煤地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从气测录井检测入手,分析了煤层气即时含量高的含煤地层层位,依据煤岩性质和煤层厚度2个方面对含煤地层具有较高开发潜力的层位进行预测,结果显示8~#煤和15~#煤具有较大的煤层气开发潜力。气体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8~#煤中的气体并不包含来自于下伏煤层的煤层气,15~#煤的气体有向上运移的迹象。研究成果可指导地面煤层气井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龙湾井田位于晋获褶断带的西侧,沁水块坳的南端,析城山坳缘翘起带的北侧。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度为131.86m,共含煤12~15层,煤层平均总厚度为8.74m,含煤系数为6.63%,含可采煤层2层,平均总厚度为4.65m,可采含煤系数为3.53%。根据区内钻孔资料,对区内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位置、特征及煤质、煤层气含量特征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了区内煤层的特征、分类及煤层气含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芭蕉岭井田与安源井田毗邻。在两井田接图时,有两大问题图纸无法衔接和合理解释。一是含煤地层层位问题;二是RF2断层是否应该继续西延并由此对井田构造形态的解释问题。通过两井田含煤地层及煤层特征的对比,地层间不整合或假整合存在的确定以及勘探钻孔的分析,提出了芭蕉岭井田含煤地层的层位应属安源组三丘田段(T3a3)、RF2断层应该向西延伸,将王坑倒转向斜的南翼切割成上下两盘,下盘含煤地层为三丘田段,上盘地层为紫家冲段(T3a3)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博 《山东煤炭科技》2022,(7):186-189+194
为研究永陇矿区含煤特性及控煤因素,以地勘数据为基础,通过地质资料的分析,开展了研究区含煤特性、沉积环境及控煤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为区内含煤地层;延安组煤层总厚度0.20~16.90 m,平均6.03 m,含煤系数0.18%~38.97%,平均12.95%;区内含煤地层的沉积厚度和分布规模受基底古地貌构造控制,煤层是古地貌控煤和古环境控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云南镇雄县牛场、以古煤矿区含煤地层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结构、构造、含煤岩系主要沉积相分析,研究了区内的主要煤层沉积特征,从而进一步对影响区内主要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变化规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贵州省桐梓县大竹坝井田地质概况、构造特征和煤层赋存情况,分析了井田内含煤地层及可采煤层特征,阐述了煤层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可采煤层3层,其中C3为主采煤层,C2、C4零星局部可采。井田内C3煤层厚度变化规律不明显,煤类单一,煤层结构较简单,属于较稳定类型煤层;估计探明煤炭资源量8339万t,为一中型井田;根据煤质化验结果,确定C3煤层煤岩的工业类型为中灰、中高硫、低磷、高热值贫瘦煤。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英格库勒二井田的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概况。着重分析了井田内地层岩性、地层厚度及可采煤层特征,并通过对地层及构造类型的分析,阐述了井田内地层及煤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